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9 毫秒
1.
蒋依依  汲忠娟  谢婷 《资源科学》2019,41(5):943-954
为揭示社区居民旅游支持度及影响机理,本文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了社区依恋、社区关注、旅游获益感知、旅游成本感知和旅游支持度5个要素组成的概念模型,采用现场问卷调查法就台湾地区居民对大陆游客赴台旅游的支持度进行了调研,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341份有效问卷进行了数据分析。研究发现:台湾地区居民的获益感知和成本感知对大陆赴台旅游的支持度会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社区关注不仅直接正向影响居民旅游支持度,同时还会通过获益感知间接正向影响居民旅游支持度;社区依恋会通过获益感知间接负向影响支持度;社区依恋和社区关注之间的交互作用并没有对支持度产生影响。台湾居民与社区的关系对旅游地居民的旅游支持度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旅游地相关政策制定需重视维护居民与社区关系,并积极提高居民在旅游发展中的参与度,通过保障和协调居民—社区关系提高居民对旅游发展的支持度。  相似文献   

2.
《软科学》2018,(5):112-115
基于类社会互动视角,对虚拟代言人感知真实性与消费者品牌依恋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国内200名消费者的抽样问卷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虚拟代言人感知真实性对类社会互动、品牌依恋皆有显著正向影响,类社会互动对品牌依恋有显著正向影响,类社会互动在虚拟代言人感知真实性与品牌依恋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杨锐利 《百科知识》2022,(36):31-34
<正>依恋指婴儿和照顾者之间存在的特殊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产生于婴儿与照顾者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种情感联系和纽带。Bowlby提出,虽然依恋行为在童年早期十分突出,但依恋存在于人的一生中,最初的亲子关系培育的依恋类型和心理过程将内化为内部工作模式。之后,研究者逐渐将重心转移到成人依恋中,国内研究基本多用成人依恋。成人依恋指成人与重要他人(如恋人)形成持久而强烈的情感联结。在以往的研究中,成人依恋分为早期亲子依恋、同伴依恋和婚恋依恋,  相似文献   

4.
李玲玉 《科教文汇》2010,(4):184-186
本研究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问卷(ECR)、自我接纳问卷(SAQ)和情绪智力量表(WLEIS)探讨了大学生依恋与自我接纳、情绪调节和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与自我评价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依恋焦虑与自我接纳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2)大学生依恋与情绪智力多个维度呈负相关。具体为:依恋回避与自我和他人情绪评价、情绪利用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情绪调节呈边缘性负相关显著,依恋焦虑与自我情绪评价、情绪调节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探讨大学生知觉父母婚姻冲突与依恋风格的关系,以及自我价值感在知觉父母婚姻冲突与依恋风格的中介作用,为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价值感,并且能有效的改善父母之间的关系及大学生依恋焦虑与回避。研究得出:自我价值感总分及个人取向、总体自我价值维度与依恋焦虑、冲突解决和依恋总分两两相关;总体自我价值感、个人取向自我价值感在依恋焦虑和冲突解决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警察应激源、应付方式、个性特征、社会支持等因素对身心健康的影响,探讨警察群体的心理应激过程并初步构建警察心理应激模型。该研究结果显示:生活事件既对警察身心健康起直接作用,又通过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介因素间接产生作用,路径分析显示间接作用大于直接作用。此研究为揭示警察身心健康的作用机制,有效开展警察群体的心理卫生工作和更好地维护、增进公安干警身心健康水平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交网站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探索其发展所带来的变化。本文将回顾国外探索依恋关系模式与社交网站使用关系的研究,以了解依恋关系模式对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并指出未来的研究可针对中国国内社交网站使用实际情况,探究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之间的依恋模式与成人依恋模式对社交网站使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网络视角剖析了依恋方式影响领导成长的机制,研究提出,依恋方式通过探索行为和社交技能分别运作于领导的正式和非正式社会网络,继而通过资源获取和经验学习对领导成长起决定性作用.相对于逃避型和焦虑型,安全型依恋方式对社会网络中的信任和多样性水平以及领导成长较为有利.  相似文献   

9.
口碑传播逐渐成为各行业,尤其是服务行业现有或潜在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以268个有效样本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服务失误背景下,服务补救、品牌依恋对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响应速度、道歉、补救主动性及有形补偿对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意愿均有正向影响效应;品牌依恋与消费者正面口碑传播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品牌依恋在响应速度、道歉和有形补偿对正面口碑传播意愿的影响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而对补救主动性的调节作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自我概念一致性为起点,品牌认同、品牌承诺为中介,对网商品牌忠诚的形成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真实自我概念一致性对品牌认同没有显著影响,但理想自我概念一致性不仅对品牌认同有显著影响,而且对情感依恋承诺、社会顺从承诺都有显著影响;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和品牌忠诚都有积极的正向作用,但品牌认同对品牌承诺的关系强度更大;情感依恋承诺只对重复购买意向有显著正向影响,而社会顺从承诺只对正面口碑相传有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1.
信息安全社区对缓解因勒索病毒等信息安全事件给人们带来的负面影响有促进作用,探究信息安全社区社会资本对社会支持的形成机制,对高效提升用户信息安全意识起重要作用.基于社会资本的关系维、认知维和结构维,建立信息安全社区社会支持机制模型.通过信息安全社区成员社会等级的调节作用,采用分层建模考察信息安全社区社会资本对社会支持的形成机制.以卡饭为研究平台,用论坛勒索病毒安全事件作为数据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安全社区的关系维、认知维和结构维社会资本对信息支持有促进作用;信息安全社会等级显著调节社会资本的关系维、认知维和结构维三个维度对情感支持的影响,且正向调节关系维和结构维社会资本对信息支持的影响.在社会资本的关系维、认知维和结构维视角下,厘清了信息安全社区社会支持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12.
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重要方式,会影响到成人以后亲密关系、社交及人格发展等各方面的发展.主要从四个方面介绍了依恋及其研究进展:(1)成人依恋的发展概况,主要就其含义、理论发展和相关研究做了阐述;(2)成人依恋的类型概述;(3)国内外成人依恋的测量方法;(4)目前研究的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3.
刘葵 《科教文汇》2020,(5):153-155,170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等工作的重要骨干力量。随着时代的发展,辅导员承担的工作日趋复杂,特别是受工作性质的影响,他们更容易产生倦怠。通过对辅导员职业倦怠、角色压力与社会支持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系统的考察,为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改善策略提供实证支持,提高高校辅导员职业满意度和自身身心健康水平。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倦怠与角色压力、社会支持相关关系达到非常显著的水平,其中职业倦怠与职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r=0.770,p<0.01),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r=-0.445,p<0.01)。社会支持在角色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β=0.0158,p<0.001)。结论:高校辅导员职业倦怠与角色压力、社会支持三个相关关系达到显著水平。其中职业倦怠与角色压力呈显著正相关,而与社会支持呈显著负相关。高校辅导员社会支持水平在职业倦怠和角色压力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人之初,性本善”。作为时代产物的独生子女,他们良好的道德潜能深藏在每个个体之中。父母对他们的特别关爱以及他们对父母的格外依恋,促使这种潜能更容易受到激发。独生子女道德潜能的激发不仅关系着他们个人的成长与人生幸福,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因此,亟待家庭、学校和社会联合,形成合力,共同发掘、共同引导。  相似文献   

15.
唐雪梅 《大众科技》2013,(3):138-140
选取初一到初三学生600名,采用青少年友谊质量问卷、情绪智力问卷和亲子问卷探讨初中生情绪智力、亲子依恋与友谊质量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初中生友谊质量处于较高水平;初中生友谊质量与情绪智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初中生友谊质量和亲子依恋存在显著正相关;情绪智力对友谊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亲子依恋对友谊质量有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与主观幸福感的现状和特点,进一步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亲密关系体验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生活满意度量表、情感量表对346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平均得分偏低,负性情感显著高于正性情感(P<.01),且大学生依恋类型以惧怕型为主,依恋对象以朋友为主.②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和主观幸福感在生源地和年级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性别和依恋类型上部分差异显著(P<.05).③相关分析表明,依恋焦虑、依恋回避与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F=-.380**,F=-.227**),与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r=.300**,r=.214**);依恋焦虑与负性情感显著正相关(r=.356**);积极应对与生活满意度显著正相关(r=.152*),而消极应对与生活满意度显著负相关(r=-.245**),与负性情感显著正相关(r=.324**).结论:大学生成人依恋、应对方式对主观幸福感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廖惠珍 《内江科技》2011,32(2):50-50,91
为探索中学生社会支持和一般生活满意度的关系,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一般生活满意度量表对福州的部分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中学生的社会支持和一般生活满意度在性别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中学生的一般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及客观支持维度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社会支持的对支持的利用度在年级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学生的一般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三个维度都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其中与主观支持的相关系数最高,其次为对支持的利用度和客观支持。  相似文献   

18.
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通过深入分析概念内涵和相关因素,构建了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双视角组织支持模型,研究了人力资源管理、组织支持和员工反应之间的重要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9.
矛盾型消极依恋的孩子在进入小学阶段,更容易在班级里产生矛盾,分析产生的原因发现和孩子的成长经历密不可分。这类依恋关系在班级中也会形成比较典型的矛盾类型,在此认知的基础上再来寻找解决策略,为化解班级矛盾、促进班级和谐有更针对性的、切实有效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92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病理性网络使用问卷和领悟社会支持问卷考察了青少年病理性网络使用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结果表明:病理性网络使用与社会支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