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国内及国外频发的飞行员遇险丧生事故,设计研发了一款基于北斗定位与通信的搜救终端,具备体积小方便携带、遇险自动报位、接收遥控等功能。飞行员遇险跳伞后可通过机械拉绳、水浸、SOS按键等方式自动开启搜救终端,将飞行员遇险位置及时、准确地上报给搜救指挥中心,为成功救援遇险飞行员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海上作业平台上北斗智能搜救系统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进行通信和定位,应急时船载指挥中心根据落水人员佩带的显示生命体征的终端发射的求救信号、定位信息和生命体征信号对落水人员地点进行范围锁定和生命体征监控,从而能更快地进行搜索和救援。  相似文献   

3.
正为延长北斗救生终端在越野探险、抗震救灾等紧急救援场合下的单次使用时间,提出了从终端的电源管理、处理器工作模式,接口电路设计等软硬件方面降低功耗的方法。工程实践验证,一节1200毫安时的干电池可供终端连续工作84小时,超过黄金救援时间要求,不需要用户更换电池维护,可待机3年以上。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能够提供120个汉字的通信服务,利用北斗系统构建的搜救营救体系已在地震救灾、海上渔业、船舶运输、铁路运输等特定区域环境中得到应用。北斗救生终端作为遇险人员携带的报警  相似文献   

4.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基本导航定位功能,统筹北斗地面应用的密集跟踪站网,融合地面移动通信网、互联网等基础设施,为北斗应用推广与产业化的增强终端研制项目提供完整的应用规范、标准支撑,为北斗终端应用的高端低用思路建立地面基础设施。这不仅有利于对原有CORS系统的升级,和进行北斗/GPS的融合,而且还能提高CORS系统定位精度、可靠性,推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高精度在本地区进行应用,提高国土安全、测绘、管理效率和水平。  相似文献   

5.
文章阐述了一种无人机载嵌入式监控终端设计方案,该终端由3G/4G模块、STM32微处理器以及北斗导航定位通信模块构成。通过硬件组成和软件流程设计,实现无人机位置监控、数据采集等功能。小型化北斗卫星通信监控终端应用范围广、数据采集传输可靠性高,具有很强的市场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以北斗导航系统为基础,利用北斗终端的实时定位功能,设计了一套精确空投系统,类似于美军的"联合精确空投系统(JPADS)"。可用于特定场景下的物资空投任务,尤其在某种客观条件制约下,人员车辆无法到达或GPS中断等情况下,如何避免人道救援空投物资从"天女散花"到"定点投送",精确空投系统成为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7.
四旋翼无人机技术已日益成熟,由于其结构小巧、不载人以及机动能力强的特点,无人机可以进出各种高危空域,进行危险的人员搜救和巡视作业。此外,伴随着图像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沉浸式的三维动态视觉处理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日渐成熟。项目组希望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和四旋翼无人机技术完成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智能巡视无人机的设计,使搜救人员感觉亲临灾害现场,提高搜救的效率和准确性,也可以保护搜救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北斗导航系统高精度时空信息服务已逐步渗透并赋能各行各业和大众民生。用户终端是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卫星导航应用及产业化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现状和北斗卫星通信系统组成,继而对北斗车载用户机的应用特性、技术指标、产品实例和创新应用进行分析,对于展望北斗与新兴技术融合发展趋势,进一步发挥北斗系统强劲的科技支撑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室外定位终端采用GPS定位及单一的通信方式,设计了基于北斗定位的智能监测一体化终端。本设计终端硬件方面以ARM S3C2440处理器为核心,集成了北斗定位模块、通信模块、无线数传模块,并保留多个扩展通信接口以便未来增加通信手段和应用于其他领域;软件方面进行了嵌入式系统和图形界面的移植和开发,开发了定位数据处理、收发通信以及多通道回传切换协议,并为了兼容终端的多通道回传方式,对监控中心数据管理软件进行改进。最后,对终端进行了软硬件的联合调试,并结合车载监控系统对整个终端进行综合性测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正>科维公司成立于2003年,其品牌"Kovan科维"。主要从事车载影音导航系统、北斗—GPS双模车载导航系统、北斗车载3G网络应用(北斗车联网)、北斗车载智能信息终端(行业用车)等汽车电子及汽车多媒体娱乐信息系统等产品开发,是集研发、生产和销售于一体的自主品牌企业。2014年9月12日,历时两天的第三届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年会暨展览会在北京降下帷幕。这次展会的一大亮点是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百  相似文献   

11.
科技短波     
正北斗距全球组网一"星"之遥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工程实现2020年"开门红"。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三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试验卫星已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我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3月30日,我国第22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据悉,未来5年内我国还将发射近40颗北斗卫星,并拉开全球组网序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提供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的定位、导航、授时服务,是一种可供军民用户共享的信息资源。特别是伴随着"北斗"向民用领域的拓展,使得"北斗"正在走向千家万户。  相似文献   

13.
2007年,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继2月3日我国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后,4月14日,我国又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4.
2007年,我国航天事业捷报频传,继2月3日我国将第四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成功送入太空后,4月14日,我国又成功将一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标志着我国自行研制的北斗导航系统进入新的发展建设阶段。  相似文献   

15.
科技动态     
我国成功发射第二颗北斗导航卫星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前,我国于2007年4月14日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  相似文献   

16.
《大众科技》2009,(5):1-1
4月15日零时16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2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此前,我国于2007年4月14日成功发射了第1颗北斗导航卫星。  相似文献   

17.
正进行煤矿井下作业人员定位,能及时掌握人员在井下的分布情况,在事故发生时,能及时搜救井下被困人员,减少人员伤亡,并且能够实现人员考勤、人力调控。为此本文依据煤矿现有的监控系统,合理设计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并采用射频识别技术完成系统中读卡器的设计。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设计了一种支持高并发、大数据的北斗位置服务平台,该平台利用先进的北斗卫星导航技术,为货运车辆、公务车辆、客车、特种车辆、野外作业人员等提供位置服务,为车辆监管、应急救援等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最重要的军民两用设施之一,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代表,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推动作用.江西省成功举办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标志着江西北斗产业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文章通过分析当前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深入剖析江西北斗产业发展现状与问题,提出推进江西北斗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技新时代》2010,(7):15-15
天上的星星朝北斗,地上定位靠北斗导航卫星。2010年6月2日,我应邀自北京飞经成都抵达西昌,实地观看第四颗北斗导航卫星发射。晚上11时53分,火箭点火,随着一声轰鸣,火光冲天。如万道霞光,托着“长征三丙”运载火箭顺利升空,把北斗4号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