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秋时节,青岛海滨。在庆祝袁老师80寿辰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贾志敏四位著名特级教师联袂登台,共同献上了一席语文教学的盛宴。他们以其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把小学语文教学演绎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他们举重若轻,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使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充分领略了教学艺术的无穷魅力。一、幽默睿智的语言———走近童心的“敲门砖”“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是一个平等沟通、真诚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师生双方相互尊重、人格平等、心灵交汇…  相似文献   

2.
在庆祝袁老师80寿辰语文教学观摩活动中,支玉恒、于永正、靳家彦、贾志敏四位著名特级教师联袂登台,共同献上了一席语文教学的盛宴。他们以其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把小学语文教学演绎得出神入化,炉火纯青。他们举重若轻,挥洒自如,游刃有余,使人如沐春风,如饮甘霖,充分领略了教学艺术的无穷魅力。一、幽默睿智的语言,走近童心的“敲门砖”“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教学是一个平等沟通、真诚互动的过程。只有在师生双方相互尊重、人格平等、心灵交汇的时候,平等对话的语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林金榜 《云南教育》2002,(25):26-27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个性显得尤为重要。一、营造氛围,发展个性《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使我们认识到,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间应建立一种平等、民主、亲切、和谐的关系,给学生一种心理安全感,为他们提供一个平等参与学习的机会。老师允许学生插话,允许学生不必先举手就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4.
郝士英 《新疆教育》2013,(7):129-129
《语文课程标准》认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互动合作过程中进行。这种互动合作的教学方式强调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互动探究合作”的过程。教学过程中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动态的、全方位的合作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本文就新课程下的语文互动合作教学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江苏省特级教师薄俊生老师以其独到的教学构思和精湛的教学艺术,在执教《我不是最弱小的》一课时,追求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指导学生学习读书习字,彰显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课程标准》)。  相似文献   

6.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应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与参与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流、积极合作、互助互动的共同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马彦红 《宁夏教育》2012,(10):65-66
《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语文教学要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要遵循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因此,多媒体辅助教学符合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能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充分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多媒体教学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经历识字、朗读、背诵等语言实践,使他们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从而体会学习语文的快乐。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一种“沟通”与“合作”的“互动”.是教师、学生凭借“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只有真正进行师生平等的、全方位的对话.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课堂互动教学.从而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9.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指出:“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语文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探究式学习?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三点体会。一、为学生创设一种民主平等的氛围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教学也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合作平等交流。当然,要…  相似文献   

11.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而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师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和人的关系,教学不再是老师讲学生听,也不再是老师导学生演,而是师生互学互动、平等合作交流。这就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缺乏情感体验、师生奴役于教材的现象,进而开始关注在生长、成长中的人的整个生命感受,使语文课堂教学充满激情、智慧和生命气息。  相似文献   

12.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可见语文教学的过程应是一个“对话”的过程。这就意味着师生的关系应该是互为主体的平等关系,在课堂教学中师生彼此敞开心扉,相互接纳。这时的教师已不再是简单的教学管理者,也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平等中的“首席”。那么,应如何让课堂在平等的对话中精彩无限呢?  相似文献   

13.
董文 《学语文》2008,(5):23-23
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这就意味着对话理念正式引入中学语文教学。那么,什么是“对话”呢?王尚文教授在他的《语文教学对话论》中对其作了精要的阐释:对话“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在彼此平等、彼此倾听、彼此接纳、彼此敞开的基础上达成的双方视野的交融,是一种致力于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激发、共同创造的精神或意识。”而作为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则是和传统教学中的一元独白相对而言的.是师生间借助语言进行信息传递和反馈的手段和方式.是对话主体在心灵上相互回应和融合。这种理念的确立,让对话、交流、沟通成为语文教学的核心,标志着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训诲——驯化型”和“传授——训练型”正逐渐向现代语文教学的“对话——生成型”转变。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要想真正实现对话,笔者以为必须遵循以下三原则。  相似文献   

14.
新课标强调“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平等对话”让许多语文教师不知所措:一问一答死板过时,不问自答必为失败,不问不答绝对不行。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基于这一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大胆地尝试,那么,实际情况如何?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享有“平等对话”的自由呢?下面两个案例给了我许多启示与思考。[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新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充分发挥师生双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时,建议“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为此,笔者仅就如何在课堂提问中营造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略谈浅见。[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郑涛 《陕西教育》2009,(12):10-10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这里,把“阅读教学”定位为一种“对话”.无疑是对传统教学的突破。折射出素质教育的理念之光。这里的“对话”.已经不再是狭义的师生双方语言的交流.它是“互动”的一种外化.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有两个要素:第一,在对文本的解读上,师生是平等的;第二,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文本提供师生对话的资源.学生和教师通过对话.相互交换解读文本的不同体验和方法,相互交流解读文本所获得的信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语文教学的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扉、引导他们打开知识之门的钥匙。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向儿童传道、授业、解惑,巧妙地融入艺术语言,缩短师生间的情感距离,为进一步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19.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谓的平等对话,就是把本该属于孩子的课堂还给孩子,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生与生、师与生融为一体,实现零距离接触,沟通无障碍,有问题随时提出,有想说随时发表,无拘无束交流,课堂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天空。实现了平等对话,语文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学生才能充分享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愉悦的空间里飞扬自主学习的热情,享受自我表现的喜悦,创造五彩缤纷的童年生活。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师生平等对话?在语文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20.
周颖 《教学随笔》2022,(3):17-19
课堂倾听是教师的基本素质,是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教学行为,是形成师生心心相印、民主平等、和谐共生的教学环境的钥匙.语文教师课堂倾听是一种艺术,蕴含着多方面的价值:构建和谐课堂,促进师生平等;掌握真实学情,提供及时帮助;彰显主体价值,实现教学相长.为了体现倾听艺术的价值,高职语文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倾听策略:提高自身倾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