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文章从历史学和社会学视角出发,通过探究明清晋商的行为和态度,剖析明清晋商与地方传统武术之间的关系,分析明清山西武术发展的历史社会原因,探寻社会因素对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力,进而为当代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提供一个有益的思路,使武术在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历史学和社会学视角出发,在探究晋商的性格特质和晋商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把武术发展放入晋商发展特定的生存环境中考察,对明清时期晋商、镖局对三晋地方性武术的贡献作粗浅探讨,以期扩大武术研究的视野,就教于读者,进而为代中国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个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个案分析法,对清代晋商环境下山西形意拳发展的社会动因进行缜密分析,认为:晋商商业经营中对经营安全的需求是山西形意拳发展的社会动因,镖局则是山西形意拳满足晋商需求的载体。山西形意拳、镖局和晋商三者互动发展、互相促进、共同繁荣,实现三赢。对三者互动关系进行剖析可得出如下结论:清代武术的空前繁荣,是由于社会对武术功能的需求和武术通过恰当的载体为需求提供了供给而实现的。希望能对现代社会中武术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推理法从技术哲学视角探讨技术的广泛存在对于明清时期山西形意拳拳理体系建构的影响作用,并作了初步分析。认为明清山西形意拳拳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其所在的特定文化、社会背景。从技术哲学的视角出发,山西形意拳武术化的过程伴随着其社会化的脚步,晋商作为其母体文化、明末清初社会的总体面貌,作为其产生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逻辑分析法等,从经济学、体育学等视角探讨明清晋商对山西形意拳产生与发展的影响,厘清了晋商为何选择形意拳;晋商及其商业发展的产物镖局、镖师对形意拳传人、传承氛围、技术与理论的创新、拳种传承地域与传播效果、拳种风格与特点、传承制度与文化构建等产生的影响,以期促进地域武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武术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武术发展到明清时期,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和统治者的制约,武术逐渐脱离军事舞台,向着健身、养性方向发展。武术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在这一时期基本确立。  相似文献   

7.
社会在不断运动中发展和变迁着,社会发展处在不同时期对中国武术发展的作用机制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当社会处在稳定时期,就会促进武术中非竞技性成分的发展。当社会处在动荡时期,就会促进武术中竞技性成分的发展。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的研究方法,就明清时期社会对武术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8.
李晓博 《灌篮》2021,(2):58-58
中国自古以来在武术方面就有着独特的魅力。文章通过对明清时期武术发展的状况进行深入研究,认为明清时期的武术发展在技术与理论上都有较为完整的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军事武术的实战技法的实用性和民间武术中拳种门派百花齐放、武术著作相继问世。通过借鉴明清时期武术的繁荣发展,探索其对当今武术发展在组织形式、文化传承等方面有何启示,从而加大我国的武术文化传播。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晋商的研究是个热门,然而,对于与晋商密切相关的镖行研究却是个冷门。虽然镖行在整个社会历史上的位置微不足道,史料记载极少,但是,在晋商的老巢——太谷县,谈晋商却不能不提镖行业,而提起镖行,就离不开武术,人们自然而然又会联想到形意拳。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方法,结合武术基础理论,探究明清徽州武术发展的基本特点,探寻明清时期徼州武术和商业的巨大成功之间的互动因素,分析商业因素对武术发展以及武术时徽商兴盛和徽州文化的繁荣所产生的影响力.研究认为:明清时期的微州武术较为发达,它与徽商的兴盛以及经营特点密不可分;徽州武术,不仅为徽商的兴盛提供了条件,同时促进了徽州文化艺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从陕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现状入手,采用文献资料法、特尔菲(DELLPHI)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陕西省武术队伍及训练工作的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现今中国竞技武术套路的技术水平、模式、培养体制的基础上,对陕西省武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陕西省竞技武术套路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明清武术对中国武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是武术发展史一个值得注视的时期,这一时期武术的技术动作、理论研究都呈现出空前发展的局面,各种拳种大量涌现,门派林立,武术渐次成为一个庞大的运动技术体系;大量有关武术的论著相继问世,使武术理论体系逐渐完善;武术开始借鉴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内容,最终成为"中国武术发展史上的鼎盛时期"。究其原因,不仅仅是因为武术的社会价值得到人们的认同,更重要的是中国武术承载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形意拳是中国著名拳术之一,其动作朴实、劲力精巧、体用兼备、内容丰富等特点深受人们喜欢。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社会学视角出发,阐述了山西形意拳的起源与发展,对影响山西形意拳发展的人文社会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了地理环境、晋商、武术结社与山西形意拳的关系,从而为形意拳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章采用问卷方法,对山西省15所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进行调查,力求全面了解和把握山西省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学习武术的运动感知.研究结果显示:学生们学习武术的主要动机是防守自卫和锻炼身体;学生学习武术兴趣度不高主要因为授课环境和对武术内容不感兴趣;对武术的认知基本是通过影视武侠剧和武侠小说.  相似文献   

15.
山西传统武术锦标赛在三晋大地已成功举办了25届,它不仅弘扬了中华传统武术,促进了山西省传统武术对外交流,更为重要的是继承与保护了山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意拳,同时也带动了山西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山西的国际声望。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梳理研究山西传统武术锦标赛的发展,并对其历史与各个层次的功能价值进行总结,旨在正确指导这个赛事继续蓬勃发展,为山西省的经济腾飞,文化保护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6.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武术的成熟期,目前对于这一时期的武术演变历程及特征研究相对薄弱,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近些年关于明清时期武术研究的文章及书籍进行整理分析,以有利于我们把握和理解武术的整体发展面貌.  相似文献   

17.
武术课程已成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一门重要科目,文章通过对山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较全面了解山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现状,对目前山西省普通高校武术教学的内容及方法的现状进行探讨,通过这些工作,提出了改进目前现状的方法及思路,为进一步发挥武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提供有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