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湖南省1979-2021年暖季(5-9月)逐日降水和最高气温站点数据,通过百分位阈值法提取极端高温、极端降水和无降水事件,探讨极端降水与无降水前三天内的高温复合情况,并归类为暖湿事件和暖干事件,结合EOF和copula函数分析两类复合事件时空特征及极端气候因子间的相依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湖南省各站点复合事件都有发生,暖干事件的频数是暖湿事件的20多倍.对于暖湿事件,11.35%的极端降水事件前三天内都会发生极端高温,平均每年经历0.74次,其主要分布在西北山地和南岭山地;对于暖干事件,25.81%的无降水发生前三天内都会发生极端高温,其主要分布在洞庭湖平原地区、湖南东部、雪峰山与武陵山之间山谷地区.时间上,两类复合事件都呈增长趋势且都集中在6、7月份,尤其在2010年以来,增速最快且多出现在人口密集的城市群.(2)两类复合事件的时空异常特征表明:暖湿事件第一模态的空间分布表现为全场一致型,第二模态的空间分布表明湘中与湘北平原、谷地地区呈反相变化形式;暖干事件发生频数的第一模态表明湖南大部分地区和湘南地区呈反相变化形式,第二模态则显示了湘东部分与湘西山地呈反相变化.(3...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内蒙古地区100个实测站点1960-2014年逐日降水数据,分析内蒙古地区降水集中度(PCD)和集中期(PCP)时空分布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内蒙古近55年PCD与PCP的平均值分别是0.68和-0.11,降水年际变化下降发展趋势显著且通过0.05显著性的检验,全年降水空间分配均匀且逐年有提前的趋势。PCD空降水空间的分布结构总体空间上呈现为东高西低,高值的区域分别位于兴安盟和通辽市,低值地区为乌兰察布市及鄂尔多斯市。PCP在总体空间上从东向西递增,最高值的区域位于鄂尔多斯市,低值的区域主要位于呼伦贝尔市,降水年际变化分配空间的格局主要呈东部早于西部的空间变化特征分布。R/S分析表明,PCD与PCP的Hurst指数均小于0.5,与过去55年发展趋势相反,未能在时空上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变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3.
利用1982—2010年洞庭湖流域GIMMS NDVI数据及30个气象站点月降水量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和Arcgis空间插值方法,研究洞庭湖流域NDVI时空分布特征,变化趋势及其与降水之间的联系。结果表明:(1)生长季多年平均NDVI值空间分布特征呈中部低,西、东和南部高的格局,NDVI和降水空间分布总体具有较大一致性,在流域北部、东部、西北部及中部呈正相关,而流域东北和中南部NDVI值的分布受降水影响较小。(2)过去29年流域NDVI呈波动性增长趋势,夏季NDVI值最大,春季值明显小于夏秋季;NDVI与降水量的同期变化相关性不显著,相关系数为-0.15,与滞后3个月的NDVI相关性最好。(3)流域NDVI变化趋势区域差异较小,整体以增长趋势为主,仅洞庭湖区附近出现降低,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分布在流域西部、北部和东北部地区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太原大学学报》2021,(1):15-25
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ESDA)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2011—2017年中部地区6省80个地级市的外资开放度与能源强度的空间分布格局及能源强度对外资开放度的空间响应性。研究发现:(1)中部地区外资开放度呈现"东南高、西北低"的空间格局,能源强度呈现"东南低、西北高"的空间响应格局,2011年以来中部各省外资开放度以波动上升为主,能源强度以持续下降为主。(2)ESDA模型的全局自相关和局部自相关结果显示,2011—2017年间中部地区外资开放度的高-高集聚区域未形成扩散,对能源强度空间集聚格局干预程度有限,2011年以来中部地区能源强度的高-高集聚区始终在山西省境内徘徊。(3)地理探测器定量识别中部地区能源强度对外资开放度的空间响应发现,当外资开放度单独作用时,能源强度的空间响应较弱;而当外资开放度与地区产业结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交互作用时,能源强度的空间响应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中心提供的年度植被指数(NDVI)空间分布数据集,采用莫兰指数、高/低聚类、聚类和异常值和热点分析等方法,对滁州市1999-2018年的NDVI时空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滁州市呈现低值NDVI区域聚类模式,主要分布在女山湖风景区、琅琊山风景区和高邮湖风景区,并且低值地区相连,区域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即在空间位置上表现为相邻);滁州市低值NDVI聚类趋势由女山湖风景区的单一聚类,逐渐演变为三个风景区的聚类,并对区域性经济体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运用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分析技术,将台湾全省划分为23个一级行政单元,并选取县(市)、区(市)、镇(乡)、里四个行政区划等级的559个地名进行重点分析.结果显示:台湾省地名景观反映了台湾省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其中部高大山脉纵贯南北,东西部平原狭窄、河谷纵横的地形地貌和动植物资源丰富的自然生态环境特征,蕴含着台湾省内独特的原住民文化、大陆移民文化、外来文化等方面的信息;在空间上还表现出移民类地名与各类移民的居住区域相重叠,原住民类地名分布与各民族聚居区相关性较强,海岛类地名集中分布在台湾沿海各县市及其离岛等地名空间分布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底蕴深厚、遗址遗迹丰富,探讨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网络关注度和旅游吸引力的动态耦合对推动名城文化赋能和旅游开发有重大意义。通过构建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吸引力指标体系,借助加权TOPSIS法、重心耦合模型、耦合协调模型、空间自相关分析法,探究2011—2020年31省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网络关注度和旅游吸引力的时空动态耦合协调关系和空间关联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研究期内省域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网络关注度和旅游吸引力两大重心均位于河南省境内,二者的重心轨迹不一致,网络关注度重心的偏移速度快于旅游吸引力,“十二五”以来,二者重心渐趋集聚;2.十年间各省域耦合协调度表现为波动上升、保持稳定、缓慢下滑,高度协调及较高协调层级的省份主要分布于巴蜀文化区、齐鲁文化区、吴越文化区;3.研究期内二者耦合协调度呈显著空间邻近性,局部关联来看,沿海省份为高—高集聚区,西北内陆及西藏为低—低集聚区。  相似文献   

8.
数字经济极有潜质成为旅游经济增长的新动能.选取2011—2019年我国30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在对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测度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的动态演进规律,并借助基准回归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探究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旅游经济的影响及空间溢出效应.结论如下:(1)各省份数字经济与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距,但总体均呈现稳步提升态势;区域异质性上,数字经济水平由“中部塌陷”逐渐过渡至“由东至西”逐级递减的空间格局,而旅游经济则由“东—中—西”逐级递减过渡至“中部塌陷”的区域特征.(2)数字经济能显著赋能旅游经济增长.考虑控制变量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每提升1%,它能有效推动旅游经济增长0.670 3%,且该结论在稳健性检验后仍成立.(3)在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对邻近省份具有显著的正向溢出效应;但从不同区域来看,仅东部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能释放出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西部地区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基于云南省2000、2005、2010、2015年的人口与经济指标和云南125个县(市)的空间矢量数据,借助空间分析技术(GeoDa和ArcGIS),运用Moran I指数、Moran I散点图及LISA集聚图,揭示云南各县(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形态、集聚特征以及时空演变规律。结果表明:云南各县(市)人口与经济的空间分布具有较明显的空间自相关性,即存在较强的空间集聚特征。其中,人口空间格局的演变总体上变化不大,滇中地区、滇东北部分地区为高-高型,滇西北、滇西南地区为低-低型;经济空间格局与人口分布大致吻合。基于人口、经济的双变量分析表明,人口与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地域不均衡性,最终以人口、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把云南省划分为高-高型、低-低型、低-高型、高-低型4类,并提出了不同类型区域人口—经济结构形态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10.
《高中生地理》2005,(4):47-48
1.地面气旋一般与锋联系在一起。2.气旋是气流辐合上升系统.再加上锋面上更为强烈的上升气流,水汽急剧冷却凝结形成强烈天气变化。3.气旋的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或顺时针)辐合,冷暖气流相遇形成锋面,进而形成锋面气旋。4.根据某点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确定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再判断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5.气旋前方是宽阔的暖锋云系及连续性降水天气。6.气旋后方是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7.气旋中部是暖气团控制的天气。8.北半球的锋面气旋水平气流呈逆时针辐合。9.南半球的锋面气旋水平气流呈顺时针辐合。  相似文献   

11.
必修3概率部分主要涉及两大概率模型:古典概型和几何概型.有的等可能事件背景材料复杂,应先根据题目所提供的信息,建立起概率模型,然后再转化为简单的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问题.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就是其中两类最基本的、最重要的概率模型.一、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关系1.古典概型与几何概型的共同点是:都具有等可能性,非负性(对任意事件A,有0≤P(A)≤1)、规范性(必然事件概率为1,不可能事件概率为0)  相似文献   

12.
以全国31省区市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指标评价体系,借助熵值法、改进耦合协调度模型、Tobit模型等方法,探究2011—2020年我国各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的时空演变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构建随机效应面板Tobit模型,进一步分析全国及各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各省区市新型城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趋势,而生态环境水平虽总体呈上升趋势,但部分省、自治区生态环境子系统评价指数有所波动;我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且各区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度呈现区域内差异与区域间差异特征;我国各区域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地区间存在动态差异,且新型城镇化滞后型省份与同步发展型省份逐渐减少,生态环境滞后型省份增多,两个子系统的发展并未实现理想的高度耦合协调与同步发展状态,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区域创新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对我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显著影响,而工业化水平具有负向的显著影响,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呈现负向不显著,且各地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大功率调速型液力偶合器流场内部流动规律,建立了偶合器内/外特性同步测试试验台,利用粒子图像测速(PIV)技术对偶合器内流场进行测量,分析流场在不同工况条件下、不同流道区域的速度及涡量场分布,建立内外特性的关联关系。结果表明:额定工况时,偶合器内流场流动平稳,随着转速比的降低,流动逐渐趋于紊乱;过渡工况时,流场出现环流转换的趋势,对应于外特性力矩出现大幅度跌落;制动工况时,流场速度方向变化最为剧烈,涡轮入口处液流不断冲击涡轮叶片压力面,使吸力面附近逐渐出现大面积的低速区,最终在速度梯度较大的涡轮入口流道中部靠近吸力面处形成多处漩涡。  相似文献   

14.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衔接:内涵特性及内蕴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职专科与应用型本科在教育内涵与属性特征上存在共性与关联,包括类型定位的同质性、层次定位的承接性、规格定位的实用性、培养模式的二元性、服务定位的区域性等内在特征,以及两者在区域教育系统和整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共生协调关系。当前,我国高职(专科)教育与应用型本科在纵向上实现办学(学历)层次的衔接,在横向上实现培养目标规格的类型贯通,以形成相对完整的高职教育类型(5B),并与理论型(5A)高等教育并存于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类型结构和高职教育层次结构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师资配置是动态的空间活动,也是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前提条件。通过分析2011—2020年新疆城乡、地州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数据,发现新疆义务教育师资配置水平在不断提升,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学历与职称均得到显著提高,各地州初中生师比历年波动较小,呈现中部高、四周低的负相关态势;小学生师比有一定起伏,呈现南高北低的正相关态势。从空间理论看,义务教育师资配置在外因空间上受到地区的政策、人口、经济影响,在交互空间中受到传统城镇化的城市虹吸效应、新型城镇化城乡统筹发展理念影响,在内因空间里受到师资再生产的空间秩序与内源发展导向的空间修复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师资配置应以空间外生为契机,形成更加精准的师资支持机制;以空间共生为理念,推动地区间优质师资有序流动;以空间内生为指向,持续赋能师资洼地的空间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在几何概型中,事件A的概率计算公式为P(A)=d的测度/D的测度,根据笔者的理解,其中D、d是指空间形式(如线段、射线、直线、角、平面图形、立体图形等)所表示的区域,测度是指度量区域所得到的数量(如长度、角度、面积、体积等).在几何概型中,每个基本事件可以视为从区域内随机取一点,区域内的每一个点被取到的机会都一样.因此D的测度就是所有等可能基本事件相应区域的数量,d的测度就是包含A的等可能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会展业已成为我国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宏观(全国)、中观(区域)和微观(城市)3个空间尺度研究我国展览业空间分布特征,以2013年中国展览数据统计报告为数据基础,研究发现:全国尺度上,全国形成以北京、上海、广州三大会展城市为中心的北、东、南三大展览经济带;区域尺度上,东部展览数远多于中部和西部,展览数量呈现从东部向西部逐渐递减的态势,全国六大区域办展数量、办展面积以及拥有专业展馆数量排名一致,排名为华东、中南、华北、西南、东北、西北;地方尺度上,展览业网点空间分布结构仍以单点结构和单核心结构为主导,全国性展览业的区域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8.
基于2013—2020年中国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了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测算五个维度及综合发展指数并揭示其区域分布特征,采用全局莫兰指数和局部莫兰指数分析了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结果显示: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呈现“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格局;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呈现正相关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效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逐渐减弱;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未发生较大规模的空间演变,虽总体发展水平稳中有升,但各地区物流业集聚效应不够显著,全国范围内地区物流交流和联系不够紧密,尚未形成高质量的物流业发展联动机制。为此,要强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物流基础革新、构建区域物流协同发展机制,为促进“十四五”时期中国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依据和精准路径。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主成分分析(PCA)和局部线性嵌入降维方法(LLE)组合的优化RBF神经网络降水预测模型,首先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局部线性嵌入降维方法(LLE)组合对众多气象物理因子降维提取有效因子,再将这些综合有效因子组成的特征空间矩阵作为优化的RBF神经网络的输入矩阵,从而建立网络模型.以此对广西5月三个不同区域平均日降水量进行预报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收敛效果和泛化能力,在预报性能上明显优于同期的T213降水预报、PCA预报、LLE预报,预报稳定性好,预报准确率较高,具有一定的普遍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用三条等压面分别表示出低、中、高三个不同高度气压分布f如图1)。当受热不均时,热的地方空气膨胀上升.冷的地方空气冷却下沉,产生垂直运动;与此同时,上升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高空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下沉的地方近地面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如图2)。由于高低压产生,使得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进而产生气压梯度力,促使空气由高压向低压的水平运动,遂形成闭合的大气环流——热力环流(如图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