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通过对34所"985工程"高校党委书记个人特征的相关统计数据研究发现:84.85%的为男性,15.15%的为女性;主要来自东部发达地区;平均任职年龄是53岁;79.8%的名牌大学党委书记具有研究生学历;9.1%有在国外取得学位的教育背景;具有文史哲背景的比例为48.1%;40.63%具有至少一个本校的学位;平均任职年限为5.6年;绝大多数党委书记具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经历,且现有行政级别为副部级。通过对名牌大学党委书记个人特征与国内外名牌大学校长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一些颇有价值的规律,这对促进我国高水平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有重要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建设好高校领导班子,关键就在于作为党委书记的“班长”,其素养问题至关重要。围绕这个课题,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新时期高校党委书记工作与党委书记素养要求,研究新时期高校党委书记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研究新时期高校党委书记素养培育和养成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林坤  胡天佑 《贵州教育》2013,(12):44-48
高校党委书记是党在高等教育阵地政治权力的核心,具有多维使命,从文化层面看,应担负起文化传承、发展、引领与创新的使命。现阶段高校党委书记的文化使命主要表现为:凝聚高等教育强国共识,澄清大学愿景,提升大学文化力;致力建设学习型高校党委,引领先进校园文化前进方向;践行现代高等教育文化使命,塑造大学文化品格;因应全球化时代挑战,继承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4.
为贯彻落实江主席关于军事人才培养要走军队院校教育和依托国民教育并举的指示精神,海军党委决定招收部分地方高校毕业生入相关院校培训一年后赴部队任职。大连舰院作为培养初级指挥人才、政治学院作为培养政工人才的试点单位,今年首招65名地方大学生到院学习。为搞好该班次的教学工作,两学院有关部门针对地方大学毕业生文化基础好、层次高,但  相似文献   

5.
党委书记是大学的政治核心,是大学的主要领导。但在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中,大学党委书记却是一个长期被忽略的群体。笔者以34所首批进入985工程大学的现任党委书记为样本,通过对其学历、学科背景、学术经历、工作经历、发表的高等教育研究论文数量、任职年限等几个指标的调查,分析了我国985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现状及存在的缺失,并对如何提高我国大学党委书记的素质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6.
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的过程中,探索与行业企业合作共赢的互动机制、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增强地方高校与社会政治经济协调发展的能力,最根本的就是探索行业企业参与的新型治理结构。行业企业与地方高校在管理中的权力分配问题、尺度问题、权力制衡问题等是当前地方高校转型治理结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地方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应设立由行业企业等组成的高校董事会、专业指导委员会、监察委员会,建立健全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参与地方高校管理的机制,确立和完善"企业参与、党委领导、校长管理、教授治学、群众监督"的新型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7.
袁红 《文教资料》2013,(12):139-141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多年管理体制发展经验的科学总结,确立了高校党委的领导核心地位。文章提出从高校党委如何把握大局推动改革、完善制度建设、构建得力的领导班子、协调各方力量促发展等四个方面着手,阐述高校党委领导核心作用的体现和发挥。  相似文献   

8.
学科建设的水平直接决定了高校的办学层次和质量。本文针对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地方高校学科建设的问题,分析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是地方高校的必然选择;并从调整学科布局、强化特色学科、进行学科创新、引进学科人才、增进校企交流等方面探讨了地方高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时学科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学习力是建设社会主义学习型社会与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性能力,对实现我国人才强国发展战略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自上而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检验发现,学习动机与态度、学习认知能力、学习调节能力与学习创新能力是构成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力的四大要素,并且学习动机与态度发展水平最高,学习创新能力发展最为滞后,成为制约我国地方高校大学生学习力整体发展水平的重要短板。而大学生的性别、年级、城乡来源、就读高校层次等因素从不同层面对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学习力发挥着积极抑或消极的影响。基于此,地方高校应加快教育改革进程,着力提高大学生学习创新力的发展水平;关注大学生学习力的动态变化,持续激发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立足大学生的性别差异,帮助男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与态度;与基础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城乡大学生学习力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一般地方高校科研定位原则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高校科研定位对学校发展战略的实现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一般地方高校普遍存在效率不高,原创性不强等问题。从这类高校所处的层次和特点来看,一般地方高校的科研定位原则应从区域性、特色性、现实性、前沿性、可能性等方面考虑,同时注意发挥资源优势和学科交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肩负着重大的政治责任。随着时代的发展,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逐渐加强,高校党支部书记的队伍构成、素质要求和提升也随之发生了改变。高校学生党支部书记的队伍构成由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素质要求由重知识向重能力转变,素质提升由重理论学习向积极实践转变。  相似文献   

12.
大学章程是大学治理的基础,从《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到《国立北京大学组织大纲》,从《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到《北京大学章程》起草、从宋代的书院规程到20世纪前半叶的现代中国大学章程以及20世纪后半叶以来的大学立法和章程建设、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区大学的章程及大学治理等,中国两岸四地的大学从其章程建设的历程来看,尽管才百余年的现代发展史,却浓缩了古今中外大学治理的思想和机制,呈现出不同的结构形态,不但为中国的大学治理提供了中国自己的道路和经验,还对大学治理的依据、长期发展的基础、世界水准大学的建设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院系作为高校最活跃的基层组织形态,其治理水平和办学质量直接影响高校各项核心功能的实现。随着高校管理重心下移,加强院系自我约束成为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扩大院系自主权的现实需要。然而在实践中,院系自我约束存在着战略目标模糊、基础制度缺失、权责配置失衡、主体意识弱化等现实问题。为此,要将目标约束、制度约束、权责约束、程序约束作为突破点,加强院系自我约束, 着力构建权责利相统一、资源配置合理、机制运行畅通、民主监督有力的院系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分层随机抽样法对4所高校493名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探讨了高校组织文化对其知识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1)高校组织文化整体水平及各因子得分高于中等水平;(2)高校知识管理整体水平及各因子得分均高于中等水平;(3)高校组织文化对知识管理影响显著,且为正向高相关影响;(4)高校组织文化各因子对知识管理的影响力不同,参与性影响力最大,其余依次为适应性、使命性、一致性。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复杂的非营利性专业组织,也是需要不断进行治理的高度制度化组织,其内部治理结构的持续完善是回归大学自由本质的核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推进已经成为当下大学发展的战略性选择。在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制度引领下,完善制度保障体系、规范行政权利机构、配置权利制衡机制,构建科学、完善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我国大学发展的实践旨归。  相似文献   

16.
大学之于高新知识生产及其生产力转化、知识创新型人才及其高新技术研发人才的培养具有引领性、主导性、基础性及由此带来的垄断性,决定了大学已经成为国家经济起飞、社会进步及其稳定、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具有动力价值的生产力要素。在国家现代化及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我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对高新知识和高新技术及其创新具有决定性的高等教育承担者大学及其治理能力的率先现代化,大学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必须通过大学领导力提升这一途径。在讨论"大学治理能力现代化何以如此重要"及厘清"大学领导力与大学治理能力的关系"基础上,从"思想力""组织力""决策力""制度力""资源力""文化力"及"校长力"7个方面构建并解读了大学领导力要素模型。  相似文献   

17.
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当前高等教育的改革重点。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既是保障大学办学自主权的需要,也是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战略性架构来推动。近期的工作重点是构建新型学者共同体实现模式、界定"党委领导、校长负责"的分工机制、剥离非学术型行政岗位负责人的职称头衔、改革大学校长的遴选制度等,以此推进高校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8.
从竞争到合作:C9联盟组织场域的建构(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大学之间选择建立联盟。大学联盟实质上是三所以上的大学出于共同的目标自愿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治理结构,对成员实施规范制约。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落实,中国大学开始组建大学联盟。联盟的创建实质上是场域层面的制度建构。通过考察C9联盟建构组织场域的过程,我们发现:C9联盟的参与者,持续地建立了一系列的新制度,创造了一种新的激励结构,促使高等教育系统从竞争向合作的转变。C9联盟走向成熟的标志是由利益共同体走向价值共同体,当务之急是硬化某些规则和程序;创造行动仪式、符号和意识形态;强化价值认同,形成统一目标;把组织嵌入社会背景中,实现制度的扩散。  相似文献   

19.
为了避免过度竞争,大学之间选择建立联盟。大学联盟实质上是3所以上的大学出于共同的目标自愿联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治理结构,对成员实施规范制约。随着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和落实,中国大学开始组建大学联盟。联盟的创建实质上是场域层面的制度建构。通过考察C9联盟如何建构组织场域的过程,我们发现:C9联盟的参与者,持续地建立了一系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