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了.他们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时代仅存的硕臬.大师的远去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的事实:我国的所有大师都是外国和旧中国培养的,这是让人们尴尬的事实.  相似文献   

2.
中国的大学非常重视"大师"的培养。为了培养优秀的"大师",除提供研究条件以外,还给以更高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利益上的重奖,这种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取向成了培养大师的基本路径。培养少数个体大师并不难,难的是个体大师背后缺少团队大师的支撑,以及团队大师背后的制度体系及其文化与精神,这些才是制约中国大学难以产生大师的根源。  相似文献   

3.
基础教育阶段是否需要精英教育?我认为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国与国的竞争,主要是体现在人才竞争上,尤其体现在高端人才的竞争上.中国未来能否保持良好的发展状态,与我们高端人才的培养分不开.大家知道著名的“钱学森之间”.民国时期基础教育阶段的精英学校实际上很少,却培养了大量的大师.改革开放几十年,我们有65万所基础学校,却培养不出大师,这值得探究.  相似文献   

4.
大师与大学     
随着诺贝尔历史奖的颁布,更随着温家宝总理与六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对谈如何在大学中培养大师话题的热播,培养大师的问题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无论人们怎样焦虑与不安、关注与期待、讨论与辩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本土成长起来的大师仍可以说寥寥无几。对大师的渴求似乎成为大学挥之不去的梦,培养大师甚至成为大学教育改革的重要导向,但所有这些努力都没有得到相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南方周末》曾经刊登了一篇对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院士的专访,题为"朱清时:中国大学就培养不出大师"。读后,深为朱校长对当今高校时弊的洞察力所折服。作为在大学里栖身的人,在很多方面与他有同样的感受,但对该文认为中国大学就培养不出大师稍有不同看法。实际上,不是中国的大学培养不出大师,如今的西方大学同样也培养不出大师。这样说并不是否定西方大学的成功,他们的确在各个领域培养出了比我们更多的专家,更多的有  相似文献   

6.
华罗庚既是中外著名的数学大师,又是一位数学教育家,他不仅关心高等教育,也非常热心于青少年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高职院校之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其核心要素是提升育人质量,培养技术大师,凝练办学特色;需要从做实战略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科技引领等方面进行推进.  相似文献   

8.
正技能大师是技能操作人员队伍中的拔尖人才,具有以下基本特点:一是技能大师成长通常具有较长的周期,对他们的培养必须是长期持续、层次性、递进式的,不存在一蹴而就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技能大师的成才与培养离不开生产实践,必须是现场——课堂结合式的,实战性培养应占技能  相似文献   

9.
大学和大师是一对相互依存、相互成就的客体,在国内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讨论中,可能更多的人在关注大师对于大学的重要性,而忽视了大学在培养和成就大师过程中的重要性。在现有世界高等教育格局下,我国大学在吸引大师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但如果能够在培养优秀学生和青年教师方面有所突破,则可能是我们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真正突破。  相似文献   

10.
创建研究型大学是把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把国家建设成创新型国家的有效途径.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前提是明确其特征,研究型大学应有独特的办学特色,一流的学术大师,大量的优秀学生和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我国要建设研究型大学,必须努力创建高水平的学科,加强学术大师梯队建设,大力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推进首创性科研成果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学大师是高师院校迎接未来挑战的需要。教学大师的素质结构中,专业化素质是基础,能力素质是核心,师德素质是关键。当前的宏观社会环境和微观组织环境都为教学大师的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可能。实施名师工程,稳定和吸收高层以次人才,推行导师制,实行重奖制和倾斜政策是培养教学大师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大师走了,是的,一个真正的大师走了。但大师最后的嘱托与愿望却是:大学要有创新精神,希望大学、社会、国家能够多培养出一些创新型人才,一些真正的大师,一批顶尖的领军帅才。  相似文献   

13.
美国高中质量极性追求不仅指合格和优异间的差异,还指个性化差异,并从考试内容与方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形成了为研究型人才奠基和培养大批合格劳动力的教育模式.从而为大学造就大科学家和人文大师打下了良好基础,也为培养大批合格劳动力做出了直接贡献.我国高中则紧紧围绕书本知识开展教学和考试,在应试环境下演化为毕业会考合格和高考分数优异的极性追求.在这种学究式和标准化质量观指导下,中国高中办学模式单一,课程设置单调.这样的教育模式,没有为造就大科学家和人文大师做好准备,在培养学生劳动技能方面也极其欠缺.  相似文献   

14.
马孝民 《河南教育》2013,(11):20-21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渭也。”梅贻琦先生的这句话可谓是近年人们谈论大学之道时引用最多的一句话。他说这句话时是1931年年底,那时的清华大学与现在的大多数高校有些相似,大楼已成,静等大师。引进大师,这是很多重点大学正存做的事情,也是很多地方大学努力的方向。只是,高校多,大师少,所以雌请。更多的高校还得把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小先生”身上,培养他们成长为大师,培养学生成长为大师。  相似文献   

15.
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了。他们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时代仅存的硕果。大师的远去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的事实:我国的所有大师都是外国和旧中国培养的,这是让人们尴尬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王步高 《教师》2010,(22):5-7
任继愈、季羡林两位大师相继去世了。他们是20世纪20、30年代大师辈出时代仅存的硕果。大师的远去使我们不得不承认以下的事实:我国的所有大师都是外国和旧中国培养的,这是让人们尴尬的事实。  相似文献   

17.
随着历年诺贝尔奖的颁布,更随着温家宝总理与六位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对谈如何在大学中培养大师话题的热播,培养大师的问题再度进入人们的视野。但无论人们怎样焦虑与不安、关注与期待、  相似文献   

18.
品德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学科,它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根本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可见,导行是品德教学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阜新市人社局认真贯彻辽宁省人社厅发布的《关于在全省开展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工作的通知》(辽人社[2012]158号)精神,围绕市十大产业,依托企业推动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目前,已建成省级技能大师工作站5家,每家获得省财政建站补助10万元;市级技能大师工作站15家,每家获得市财政建站补助5万元。技能大师工作站建设的开展,极大地调动了企业培养技能人才的积极性,激发了技能人才爱岗位、比本领、学技能的热情。三年来,辽宁省、市技能大师工作站累计培养高技能人才260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出发 ,讨论物理教学与美育的关系 ,阐述物理世界形形色色的美和物理大师对美的执着追求 .提出物理工作者应重视审美教育 ,为培养出具有较高审美修养的一代新人而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