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省六部制在西汉以后形成并长期发展,至隋朝时期得以确立,到唐朝时进一步得到完善。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将这一机构设立的制度称“三省六部制”。  相似文献   

2.
"三省六部制"作为隋唐时期重要的中枢体制,一直都是政治史教学与考查的重点内容。关于此制度的经典讲解方式是呈现"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如下):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三省六部各自的职能、三省的运行程序,理解由于相权一分为三而使皇权加强等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形成这样的历史认识:隋唐的中枢机构是三省六部制,而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  相似文献   

3.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伟大创造,影响深远。然而之后三省职权不断分化演变,原有的三省制逐渐遭到破坏,本文从唐朝三省制的历史沿革、演变过程及对三省制的评析三个方面做一浅析,以求较为全面地还原唐朝三省制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课堂观察和试题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学和考试都比较重视唐代三省六部制与皇权这一问题。从内容和表述看,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从史学研究的角度分析与解读历史,认为唐代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皇权不断加强这个总趋势下的一个特例,即唐代皇权并非绝对权威,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笔者参与过许多新课程历史的听课和评课活动,感触颇多。教师对历史课标的理解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对于基本的历史事实比较模糊,甚至知之甚少,面对学生的质疑提问手足无措,甚至闹出笑话。下面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目同课异构活动中,关于唐三省六部制度的有关史实做一些交流。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举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得以完善,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准确理解和把握三省六部制对于落实课程要求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6.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关于三省六部制有这样一段表述:“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相似文献   

7.
唐代"寓直"制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寓直”制度有一个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其寓直人员多为三省六部的郎官等各级官员。寓直一次为五夜,三旬为一个轮次,其住所在直庐内。  相似文献   

8.
钱仪婷 《文教资料》2014,(31):96-98
侍郎产生于西汉时期,消亡于清代,前后历经数千年,是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官职之一。侍郎一职在各个朝代散见于众多机构,大体上可将其一分为二:一是盛行于两汉,隶属三署郎的侍郎一职;另一为发源于尚书郎,魏晋以后存在于中央机构三省六部中的侍郎一职。其中,中书侍郎与黄门侍郎在众官职中独具特色,因而单列讲述。最后,本文对侍郎这一官职的总体特点和基本职能进行了小结。  相似文献   

9.
“角的度量的弧度制”一向是三角教学中的一个难点。不少学生因为对建立弧度制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弧度制单位的规定感到不实在,有的甚至以为这只是一种近似的做法,也有的认为弧度制就是“π制”见到π就是弧度制,见不到π就不是。例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践探索了基于概念本质的“形成弧度制概念”学习路径,即在“如何用长度度量角的大小”这一关键问题的驱动下,经历“走向等半径”“走向弦长与垂线段长”“走向单位圆”“走向弧长”“走向比值”“回归单位圆”六个阶段,形成弧度制概念。该学习路径凸显了弧度制引入的必要性,突出了弧度制概念的本质。提出以下建议:教材编写可以参考该路径;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用长度度量角大小的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弧度制引入的必要性、感悟弧度制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的演变是高中历史教材的重点内容。人教版旧教材是按时间顺序叙述的,对秦朝的三公九卿制及隋唐的三省六部制都先后作了重点介绍,但并没有交代二者之间的演变关系。新课标教材是按专题模式叙述的,四套教材(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都按课标的要求,将相关内容放在模块一的第一单元集中讲述,并对二者之间的演变关系作了简明的交代。如人教版说:秦朝在战国的基础上建立起了三公九卿制。  相似文献   

12.
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趋于成熟的标志,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的表现。高中新课标人民版教科书说:"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  相似文献   

13.
[教学设计] 本课的重点是大运河的开通及隋朝灭亡的原因。因此,在这两处设计学生活动比较多,其他地方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谈话法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关于隋朝建立和统一南北的过程,因为不是重点,对学生而言又是完全的新知识,所以教师讲述,简单交代即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教师必须讲清这两项制度的开创性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隋朝经济成就教材讲得比较空泛,教师要补充一些史料,使学生自己得出隋朝经济繁荣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唐朝名相     
秦朝统一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出现了丞相这一官职,随着官僚制度的演变,隋唐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原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职被三省的升官所取代。  相似文献   

15.
人文视野     
7号情报“政府"一词由何来政府,是国家机构的组成部分,指的是国家行政机关。但“政府”一词本义并非如此。唐朝时,确立了负责中枢政务的“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决策机关的中书省,负责审议的门下省,具体执行的尚书省。“三省”长官共同行使宰相职权,负责处理国家政务。这些长官们日常办公的地方叫“政事堂”,号称“政府”。“府”是官署的通称,即百官会集之处。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说:“李林甫领吏部尚书,日在政府。”胡三省注云:“政府”即知事堂。这大概是“政府”的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代史●三省六部制【概念解析】三省六部制始于隋朝,隋文帝建国后,综合汉魏、两晋和南朝中央职官的设置,建三省六部,以加强中央集权。三省指内史省(唐时改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史省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并颁发诏令,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 72页讲述《辛丑条约》时有这样一句话 :“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位居六部之首。”笔者认为此句不妥 ,它会使人尤其使学生误解外务部为六部之一 ,而且是六部中的第一个部。笔者建议将句中的“首”字改为“前” ,这是因为条约的原文为“班列六部之前”。另外 ,高校的教材也都是这样表述的。这样改动 ,既可以消除误解 ,又可以使学生更清楚地理解西方列强的用心六部之“首”当为“前”$河北省乐亭一中@王春晖  相似文献   

18.
天京事变后,太平天国在前期六官丞相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六部制,处理具体的朝政.在设立六部的过程中,太平天国没有军师,并不存在剥夺军师权力分归六部的问题.在制度设计上,有六部则例,而在具体的管理上,有部官领袖制、部僚制和部僚领袖制,从而建立起管理六部的体制.在这个体制中,洪仁玕为最高领导.在洪秀全迷恋于建构洪氏家天下的趋势之下,虽然六部官员的职爵在不断提高,但六部的地位在不断下降;虽然六部各有具体的职能,但其作用有限,不能改变太平天国最终的命运.  相似文献   

19.
“小先生制”下伙伴学习是新时代背景下对新型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与尝试。学生以伙伴小组为单位,在“小先生”的带领下开展学习活动,互帮互助。通过多样化的目标及活动、组内互为“小先生”的角色扮演,伙伴小组共享组间伙伴学习的成果以及整体评价,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变“课堂”为“学堂”,变“学生”为“先生”,促进伙伴间的共生共长。本文以译林版英语六年级下册Unit 8 Our dreams为例阐述该模式下的英语课堂实践,通过分析课例探索“小先生制”伙伴学习在英语课堂中实施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教学设计]本课的重点是大运河的开通及隋朝灭亡的原因。因此,在这两处设计学生活动比较多,其他地方还是以教师讲解为主,采用谈话法的方式,启发学生的思考。关于隋朝建立和统一南北的过程,因为不是重点,对学生而言又是完全的新知识,所以教师讲述,简单交代即可。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教师必须讲清这两项制度的开创性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隋朝经济成就教材讲得比较空泛,教师要补充一些史料,使学生自己得出隋朝经济繁荣的结论。大运河是本课的重点。除了要让学生掌握大运河的基本情况之外,必须让其明白大运河在中国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