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省六部制"作为隋唐时期重要的中枢体制,一直都是政治史教学与考查的重点内容。关于此制度的经典讲解方式是呈现"三省六部制示意图"(如下):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明确三省六部各自的职能、三省的运行程序,理解由于相权一分为三而使皇权加强等影响。在此基础上学生形成这样的历史认识:隋唐的中枢机构是三省六部制,而三省六部制的运行程序...  相似文献   

2.
在讲述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时,不少学生对三省六部制的由来,三省六部制与三公九卿制有何关系产生疑问,很多朝代中经常既提到“三公”又提到“三省”,一些历史现象感到无法解释,甚至对各朝代的中央体制到底是什么感到茫然。课本中对此讲述较少,而这一变化却直接体现着皇权的强化,理清这一过程对学生加强理解将大有裨益,现将这一过程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3.
三省六部制在西汉以后形成并长期发展,至隋朝时期得以确立,到唐朝时进一步得到完善。三省为中央最高政府机构。在唐代的中枢机构中,真正握有实权的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是执行机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门下省是审议机构。因尚书省下设有六部,故将这一机构设立的制度称“三省六部制”。  相似文献   

4.
唐朝前期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中国古代官僚制度趋于成熟的标志,也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完善的表现。高中新课标人民版教科书说:"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唐初,三省的最高  相似文献   

5.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伟大创造,影响深远。然而之后三省职权不断分化演变,原有的三省制逐渐遭到破坏,本文从唐朝三省制的历史沿革、演变过程及对三省制的评析三个方面做一浅析,以求较为全面地还原唐朝三省制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史●三省六部制【概念解析】三省六部制始于隋朝,隋文帝建国后,综合汉魏、两晋和南朝中央职官的设置,建三省六部,以加强中央集权。三省指内史省(唐时改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内史省秉承皇帝的旨意起草并颁发诏令,是决策机构;门下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  相似文献   

7.
“三公”的称谓始于商代。经过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长期演化,秦时,“三公制”正式确立,西汉时逐渐完备,东汉时走向衰落。魏晋南北朝时期,“三公制”逐渐被“三省六部制”所取代。“三公”从此主要成为有功大臣的荣誉虚衔,直至中国封建社会的终结才彻底消亡。“三公制”的形成、成熟和消亡是中国古代社会加强王权或皇权的需要,是集权政治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战国萌芽: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商鞅变法初步建立。②秦朝创立: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皇权至上,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③西汉巩固:汉承秦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④隋唐完善: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⑤北宋加强:剥夺大将兵权,削弱和分解地方军政财权。⑥元朝新发展:实行行省制度。⑦明清极端强化:明朝废丞相设六部.地方设三司.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清朝设置军机处。其他重要社会制度:分封制、编户制度、刺史制、察举制、科举制、府兵制、募兵制、蕃汉分治制、猛安谋克制、八旗制度、改土归流,等等。  相似文献   

9.
正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以来,笔者参与过许多新课程历史的听课和评课活动,感触颇多。教师对历史课标的理解到了一定的程度,但是对于基本的历史事实比较模糊,甚至知之甚少,面对学生的质疑提问手足无措,甚至闹出笑话。下面就《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一目同课异构活动中,关于唐三省六部制度的有关史实做一些交流。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举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由此得以完善,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准确理解和把握三省六部制对于落实课程要求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相似文献   

10.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一单元关于三省六部制有这样一段表述:“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相似文献   

11.
唐朝名相     
秦朝统一设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出现了丞相这一官职,随着官僚制度的演变,隋唐开创了三省六部制,原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一职被三省的升官所取代。  相似文献   

12.
唐代中央政府的机枢权力核心经历了由中书舍人到翰林学士和知制诰,至出令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的演变.在这演变的过程中,皇帝与朝臣间不断斗争,动摇了隋及唐初确立的三省六部的政体架构,使得中书、门下二省从原来的机枢决策机构日趋向事务性机关转化.  相似文献   

13.
三省同为隋唐时期的最高政务机构,最高统治者为了强化专制主义皇权对构成皇权最大威胁的尚书省之长尚书令多旷而不置或为虚衔,使得以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为法定的宰相的体制发生了变化。虽然仆射在一定时期内总制尚书省事,但并不能完全取代尚书令负责中枢政务,所行使的相权也绝不是具有独立意义的执行性质的相权,而是侍中、中书令相权的延伸。三省中仅有中书令、侍中及其所代表的二省行使其权力,三省宰相制实际为“二省制”。  相似文献   

14.
唐代制举的常科化及其政治意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举与常科同为唐代科举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有不同的职权归属,其一般规制为:皇帝主制举,政府主常科。考察唐代制举的实际运行情况,作者发现,这个制度呈现了常科化的发展趋向。唐代制举的常科化,说明皇帝通过制举的扩张,来压缩常科的领地;与此同步发生的是,皇帝通过各种途径干涉常科考试,渐渐把常科变成了制科。制举的常科化与常科的制科化,具有同样的政治背景,即皇权对行政权力的侵夺。  相似文献   

15.
先看一道2007年全国文综Ⅱ试题。(2007全国文综Ⅱ、14)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唐初三省的职能是A.尚书省和中书省决策,门下省执行B.中书省决策,尚书省和门下省执行c.门下省决策,中书省和尚书省执行D.中书省和门下省决策,尚书省执行  相似文献   

16.
唐代"寓直"制漫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寓直”制度有一个不断补充、完善的过程,其寓直人员多为三省六部的郎官等各级官员。寓直一次为五夜,三旬为一个轮次,其住所在直庐内。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课本在谈及中国封建时代中央政府的官僚机构问题时,曾涉及到“三公九卿”、“三省六部”、“二府”、“内阁”及“军机处”等官僚体制,这些机构是怎样确立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又是怎样发展演变的?本文结合中学课本,进行一些分析、综述。 公元前221年,秦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封建割据状态,第一次走向统一,新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也随之在全国范围里得以确立和推行。它的主要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在皇帝统辖下实行中央、地方两级制。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地方实行郡县制。 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职。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朱子彦先生致力于中国古代皇权政治研究。继推出《中国皇帝制度》、《皇权的异化——垂帘听政》、《帝国九重天——中国后宫制度变迁》等力作后,最近又出版了潜心研究的新著——《多维视角下的皇权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以下简称《皇权》)。该书三十八万余言.除“绪言”外,共分六章,即“易代鼎革:九锡与禅让制度”、“皇权与朋党”、“强化皇权的工具:铁券与赐死制度”、“两重君主观与典型人物的忠奸辨”、  相似文献   

19.
王远洋 《历史学习》2009,(12):26-27
最近,在整理资料的时候遇到这样一道试题:我国古代宰相的地位是不断变化的,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中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汉代宰相位高权重B.唐代宰相权力下降C.宰相数量逐渐增加D.皇权不断加强  相似文献   

20.
铨选制的渊源至少可上溯到汉成帝时置尚书分曹治事,其中以二千石曹尚书典选举。汉光武时改常侍曹尚书为吏曹尚书。此后,历经魏晋南北朝,官制虽多有变更,但随着三省六部制的逐渐形成,吏部主选始终未变,只是选权的大小、外延内涵有所不同。隋朝强化中央集权,“一命之官悉归之吏部”,为铨选制的最终确立铺平了道路。铨选制作为唐代选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关键环节,作为中央集权下的官僚体系制度化、严密化的标准之一,一方面它的逐步完善是与官僚制度的逐步完善同步的,它所奠定的选官格局和选官原则为后世仿效;另一方面,它所产生的积弊,亦是中央集权无法克服的矛盾之一,并为后世所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