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7世纪是英国第一帝国大厦构建时期,此间清教徒的作用相当突出。清教徒的作用源于清教主义思想的推动和指引,正是清教主义所鼓吹的宗教殖民思想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扩张和建立帝国提供了宗教上的"合法依据"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2.
16世纪初,英国国王名义上是爱尔兰的最大领主,但是实际控制区域却在不断萎缩。都铎王朝建立之初,仅仅有五个郡宣誓效忠英国王室。这一区域被英国国王以特许令状的方式定性为英国在爱尔兰的直辖区。直辖区在16世纪初对英国的各项政策采取无条件支持的态度,但是随着在爱尔兰殖民的深入,英国政府对直辖区的剥削不断加重,引发了直辖区的反叛。至此,直辖区在英爱关系中的特殊地位不复存在。英属直辖区的兴衰见证了英国16世纪殖民爱尔兰的政策的演变。  相似文献   

3.
阿芙拉·班恩是英国第一位职业女性作家,其散文小说《奥鲁诺克》是较早反映英国殖民活动的文学作品。通过对异域空间殖民活动的描写,班恩向我们展现了17世纪英国在非洲和苏里南的空间殖民,对不同种族的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描绘,体现了殖民者在新地理空间中的现代奴隶制经济学实践,同时隐约流露出班恩希望改良殖民统治的"乌托邦"幻想。  相似文献   

4.
:1 9世纪 ,英国建立了牢固的世界霸权。在世界舞台上 ,英国成为政治、经济殖民活动的主角。这个时期 ,英国的霸权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即经济霸权、殖民霸权、海上霸权和东方霸权  相似文献   

5.
一、选择题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18世纪法国大革命,以及美国独立战争,因发生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历史上通常称为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据此回答1~5题: 1.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三大杠杆是A.重商主义、圈地运动、海外殖民B.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C.殖民机构、海外贸易、手工工场D.中央集权、圈地运动、殖民战争  相似文献   

6.
把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动力归结为资本主义的提法是片面的。在英国持续近两个世纪的早期殖民扩张中,代表商业资本主义的商业力量和集中代表国家的政府力量以及移民力量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合力,这种合力构成了英国早期殖民扩张的基本动力。  相似文献   

7.
塞西尔·罗得斯是英国19世纪中后期在南部非洲和中部非洲地区推行殖民扩张的主要策划者和行动者之一。在殖民活动中,他对于南非早期经济现代化进程,诸如钻石和黄金等工矿产业的奠基与发展,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与科学管理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行为符合马克思"双重使命"理论对于近代殖民主义作用的科学论断。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最后30年,新兴的美国与德国迅速走上了海外殖民扩张的道路,与老牌殖民帝国英国在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上展开了一场争夺。这场争夺经历了三个阶段。1899年,三国签订协约,群岛由美、德永久性瓜分。这场争端不仅对美国在远东和太平洋的扩张政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而且还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此后美国与英德两国的外交关系。  相似文献   

9.
热带病是近代英帝国向热带地区扩张面临的主要自然障碍之一。19世纪,由于西非地区白人殖民者的极高疾病死亡率,该地也被英国人冠以“白人坟墓”的称谓。起初,英国医学界奉行一种“适应病”理论来应对上述问题。然而,通过一系列的医学研究和医疗实践,英国医学界逐渐认为白人在体质上无法适应“不健康”的西非热带环境,而西非黑人则对热带环境具有某种“种族免疫力”,他们不易患上那些对白人而言十分致命的热带病。在一定程度上,这种医学认识从殖民观念和殖民策略等层面影响了英帝国在西非的扩张,促使英国殖民者由以白人为主导的直接殖民模式,逐步转向依靠“土著代理人”的间接殖民模式,并塑造了最终形成的英属西非殖民地的种族结构和权力关系。此外,这种医学认识也将西非黑人对某些疾病的免疫力视为其生理和精神“缺陷”的副产品。这同样是一种对黑人身心特质的歧视性构建,是一种为英帝国扩张树立“合法性”的“权力叙事”。  相似文献   

10.
自从 19世纪英国占领我国香港后的 10 0多年中 ,在香港实行了一整套的殖民制度和政策 ,完全剥夺香港人民的政治权力。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港督杨慕琦突然抛出一个政改方案 ,声称要给香港人民以民主权力。然而这个方案未及实施便夭折了 ,这充分反映了英国殖民当局将没落的殖民制度在香港继续下去的企图和虚伪  相似文献   

11.
在近代中西贸易中,英国东印度公司来华的大班是公司的商业代理人,是公司对华贸易的直接操作者。英国东印度公司是近代史上英国殖民扩张的机器,它通过军事和商业贸易的方式从东方获取巨大的财富,为英国从商业资本主义向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也为英国从民族国家走向世界殖民性帝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就是人。这些在17世纪到19世纪上半叶最具世界影响性的商业殖民机构里工作的人群的工作方式、人事管理、薪酬制度,对公司的发展壮大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学界很少关注《一粒麦种》中"森林"这个象征意象,也忽视了它深刻的象征意义以及英国对肯尼亚的殖民统治问题。本文将"森林"作为切入点,将其置于英国殖民肯尼亚这一历史语境中,解读其深刻的象征意义,森林不仅象征爱情、同时也象征自由与希望,同时揭露英国在肯尼亚殖民的历史真相以及殖民对肯尼亚人民的迫害,分析肯尼亚人民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肯尼亚的未来抱有的殷切的希望。  相似文献   

13.
文化是一种软权力,在国家与国家、国家与地区之间的关系中有着特殊的意义。日据时期,日本在台湾实行了文化上怀柔、同化的政策,其巅峰期是20世纪40年代的"皇民化运动",这一政策产生了复杂而深远的后果。它促进了台湾意识的形成,促使岛内产生了"日本情结",也开启了日台特殊关系的滥觞;同时,由于日本殖民政府在文化上的一系列去中国化措施,对两岸关系带来了长远的负面影响。该文旨在从文化的视角解读日本殖民时期的对台政策,以及这一政策对日台、中日、两岸关系产生的复杂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初年出任美国总统的西奥多·罗斯福曾表示,“我希望在我60岁以前看到……英国的旗帜在北美地图上消失!”此语被时人斥责为疯话。其实,他的先辈们在争取独立时即提出过这样的要求,并采取了不少行动,只是一切努力均付诸东流。在美国摆脱英国的控制而独立建国之后,其北邻却仍旧留在英国殖民体系内。美国与加拿大在独立问题上的这种鲜明差异,对后来这两个地区的历史发展道路产生了强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亚非拉独立的民族国家体系的世界地位纵观世界近现代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几乎所有亚非拉国家都经历过殖民化和非殖民化这两大历史进程。其结果,形成了两种经济体系,前者形成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后者形成民族独立国家体系。殖民化的进程是从16世纪开始的。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亚非拉和大洋洲地区进行了长达400多年的野蛮侵略、掠夺和瓜分,直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使这一辽阔地区沦为殖民地和附属国,形成了在政治、经济上从属于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然而,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帝国主义殖民体系形成之日。就是亚非拉民族觉醒之时。早在1905年,列宁就  相似文献   

16.
李琼 《历史学习》2001,(4):14-14
17世纪后半期,英国在殖民扩张中,首先打败了荷兰,接着,为了争夺世界殖民霸权,与法国进行了长期的殖民战争。从1688年“光荣革命”后,到1763年七年战争结束,英法共进行了四次重要的殖民战争,结果英国打败了法国,夺取了世界殖民霸权,成为“日不落”的殖民帝国。那么,英国打败法国的原因是什么呢?对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7.
Dream 《宁夏教育》2012,(3):41-I0001
从历史根源上说,世界上出现若干个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与早期英国殖民主义的扩张有关。当时(16世纪)英国人向海外殖民,建立了若干个殖民地。  相似文献   

18.
黄春兰 《中学文科》2006,(11):88-88
在高中世界近代史上册教材中,有两幅地图涉及到佛罗里达的归属问题。一幅在31页“欧洲国家殖民扩张”中,图上标注1763年(英法七年战争后)英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该地区;另一幅在80页“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中,图上标注1810—1819年美国从西班牙手中夺取了该地区。为什么两次都是从西班牙手中夺取的呢?  相似文献   

19.
毛晓华 《新高考》2004,(1):85-87
18世纪中期,在已成为世界上最大殖民国家的英国首先发生了工业革命。从18世纪末开始,工业革命逐渐扩展到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方式的变革,引发了社会的剧烈震荡。19世纪中期,为建立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为反抗阶级压迫而兴起的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为反抗侵略而兴起的民  相似文献   

20.
英国把香港一步一步变为它的殖民地的过程,也是香港人民反抗其侵略和殖民压迫的过程。从19世纪40年代英国侵略香港岛开始,英国对香港的侵略每扩大一步,都遭到香港人民英勇顽强、不屈不挠的反抗,其间尤其是香港工人阶级的斗争,在香港和中国革命史上都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