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民族性格是一个民族长期形成并比较稳定地保持着的一种共有的(普遍存在的)思想特征和传统。民族性格的形成与其产生的文化背景紧密相连。中西文化中民族性格差异表现在各自的文化理念、文化习俗、伦理道德等方面。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要加强各民族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虚心学习、取长补短,求同存异、避免冲突,敢于创新、融合共进。  相似文献   

2.
曹越 《林区教学》2013,(3):46-48
中国与俄罗斯作为近邻,两个民族性格的差异可谓相去甚远。对于性格的影响因素有很多,其中地理环境这个因素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此,主要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角度谈中俄民族的性格差异。民族性格不仅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价值观念,而且也能彰显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当今,作为睦邻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两国,对比他们的性格差异于今后两国的发展与合作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田超然在《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1期《论建筑的文化性在城市发展中的价值体现》一文中指出,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文化性格单纯模仿别人就是削弱了自己的凝聚力。东西方由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同,各自的民族在哲学观念、文化传统、性格气质等诸多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反映到建筑艺术上也是风格迥异。中国建筑文化源远流长,有丰富深远的文化哲理,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相似文献   

4.
中国民族传统性格的原生特征是稳健和内敛,然而在魏晋人士的畅游中我们却发现了中国民族传统旅游性格所具有的另一风景画卷,它向我们昭示了旅游文化独具特色、又最为迷人的文化情怀。  相似文献   

5.
陈娟 《华章》2007,(11):46
各民族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文化传统不同,在审美趣味上有很大的差异.审美趣味的差异,其实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中美作为东西方的两大代表国家,在民族性格上,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迥然有异,一个主动,一个主静.对待自然,一个认为天人合一,一个认为人定胜天.由此让我们看到了两大文明的碰撞与冲突.  相似文献   

6.
性格决定命运。民族性格决定民族的兴衰成败。我们必须客观地认识并不断培育和完善我们的民族性格。为此,我们除了应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性格,摒弃那些落后的民族性格外,文化教育部门用优秀的刚性文化来教育和影响国民是培育和完善民族性格的根本,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则是捷径。  相似文献   

7.
一、中华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的精神支柱1.中华民族精神是传统文化延续繁荣的基本条件,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文化建设必不可少的力量。独具特色和风格的民族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水乳交融的。民族精神居于传统文化结构的深层,是一个民族思想文化传统的核心和精华。民族精神作为中华民族性格的集中表现,它制约着民族文化的创造、积累、选择、吸收和发展。但是民族文化的不断发展又以强大的潜在力,渗透于人们的思想意识中,积淀于中华民  相似文献   

8.
儒家思想与民族性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在其影响下形成了中国人所特有的民族性格。所谓民族性格是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里某一群体的稳定的、共同的性格。因此社会文化是影响民族性格的主要因素。儒家思想是构成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内容,显示了对中国民族性格的巨大影响力,中华民族的性格也成为中国儒家思想的精神表现。  相似文献   

9.
伍丹琼 《考试周刊》2009,(6):188-189
针对跨文化交际中一些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本文从东西方民族文化差异探讨民族性格差异,主要是对中、关两国的文化、民族性格差异作一些对比研究。认为民族文化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着民族性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造化了万千炎黄子孙。一个国家生命力的彰显自然离不开他的文化,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液与骨头,是一个国家的性格和民族灵魂的徽章。现代网络信息的发达让我们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文化,但只有中华文化才是我们的血与肉,才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民族兴旺与发达的冲锋号。学习中华文化应该从小抓起,将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初中课堂,融入青少年的心中,伴随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培育造化了万千炎黄子孙。一个国家生命力的彰显自然离不开他的文化,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血液与骨头,是一个国家的性格和民族灵魂的徽章。现代网络信息的发达让我们接触了形形色色的文化,但只有中华文化才是我们的血与肉,才是我们的根,是我们民族兴旺与发达的冲锋号。学习中华文化应该从小抓起,将优秀传统文化融进初中课堂,融入青少年的心中,伴随他们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2.
《大连大学学报》2017,(4):102-105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独特性格的精华所在,而文化自信则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高度赞赏和认同,两者浑然一体、密不可分。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既是民族精神的继承者,又是民族精神的弘扬者,更需要加强民族精神的培育,坚定文化自信,以文化自信滋养民族精神,激发民族精神的生命力、凝聚力和感召力,将民族精神内化于其心,外化于其行。  相似文献   

13.
中国智慧之断想●卓新平一个民族、一个国度的整体智慧往往与这一民族或国度之民众的共同性格及文化传统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的智慧亦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性格,反映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文化传统。中国智慧集中表现在中国人对自我及其世界的体认和适应上,它与中国人长期形...  相似文献   

14.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当我们思考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前景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重要的传承渠道——学校体育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5.
在一定的生产方式基础上产生,并由特定时空中的历史主体所具体操持的思维方式,不仅是一个民族特殊性格和精神的直接表征,而且是一个民族文化特质赖以形成的深层次原因。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既是中国古代封闭的小农经济和大一统的宗法社会的必然产物,又积淀在人们的心理结构之中,参与并熔铸了我们民族的独特性格和独特的文化意识。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作为中国古代文化一个有机构成部分,它的理论形态和理论特质的形成,虽然从对象性上说,是由中国古代特殊的文学实践所制约的,但若从其理论自身的逻辑必然性上分析却又直接导源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特殊机制。  相似文献   

16.
民族文化根植于相应民族的文化背景、社会心理、民族性格中,具有强烈的本民族意识性。民族传统体育精神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将映射出该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征。中华民族文化中,孔孟儒学是其主流,对民族行为影响深远,然而,独尊儒术的教育不足以发展民族体育,培养民族体育精神,必须在挖掘中国传统儒家内核的同时,融合各民族文化特质,并在协调传统与现实间达成统一。  相似文献   

17.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体体现.当我们思考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前景的时候.我们不能忽略重要的传承渠道--学校体育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8.
民族性格决定着国民的精神状态和基本素质,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对民族性格的形成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必须认真审视我们国家民族性格中存在的缺憾和问题,深入剖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历史文化因素和现实因素,从传统儒学思想中汲取营养,对儒家文化进行符合国情实际的现代化改造。  相似文献   

19.
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而舞蹈尤为能够展现这一民族群体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民族性格。在文化全球化所引发的民族文化自觉运动的背景下,传统的民间艺术逐步融入了现代艺术概念下,成为现代大众娱乐精神的一种载体。也正因此,哈萨克舞蹈作为一种教学示范而愈发融入现代大众体育舞蹈和休闲项目之中。本文重点论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跨文化交往已然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跨文化交往活动有时会发生交际者始料未及的交际障碍,小至误会,大至冲突.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即为“文化空缺”,反映了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质以及文化差异.因此,语言文化的差异是其产生的基础,“文化空缺”是语言文化异质性的集中体现.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空缺有几种类别:语言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包括能够反映文化内涵差别的词汇;交际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能够反映出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在文化结构特征方面的差异,如民族性格、思维方式、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语篇层面的文化空缺,主要指不同文化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的语篇组织结构方面的不对应.造成文化空缺的原因有:民族性格、情感等的差异,价值观与思维模式的差异,礼仪禁忌的差异,典籍、典故以及宗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