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方国家推崇公民的言论自由,媒体报道的自由度也比较大,政府通常要发出自己的声音控制各执己见的媒体报道的舆论导向,遏制媒体多元报道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文章通过对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四国媒体对骚乱报道的个案分析,研究西方国家媒体报道社会骚乱的特点和政府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报纸到电视、从广播到网络,新闻娱乐化现象日趋严重,"娱乐"成为新时代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各大媒体从报道对象的选择到报道内容的侧重,无一不体现出新闻报道的娱乐化倾向。当今社会,如何正确选择报道对象,从而发挥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是值得我们探求的重要问题。媒体报道对象选择上存在的问题媒体跟风现象严重。作为社会舆论引导的主流媒体,传  相似文献   

3.
北京冬奥会从2月4日开幕,于2月20日闭幕。在此期间,各媒体推出大量新闻报道,以起到传播信息、宣扬文化等作用。本文以冬奥报道的主要特色作为切入点,从宏观到微观的角度,明晰媒体从报道生态、报道思维的特色到报道题材、报道技巧的特色,并探究媒体报道冬奥的传播效果。本文对冬奥报道的主要特色的分析,可以总结冬奥会时期冬奥媒体的新闻实践优秀之处,为后冬奥时期媒体的新闻报道起到学习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广电媒体最重要的政治责任。多年来,各地广播电视播出机构,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工作中,可以说是从上到下怀揣着一颗悬着的心,张绷着一根紧紧的弦。按照我们习惯的媒体报道要求,正确的舆论导向原则是坚持了,舆论导向也是基本正确的。比如,当地领导人的活动及时报道了,会议的政策解读了,有损当地脸面的所谓负面新闻或者被封堵了,或者被内参了等等。  相似文献   

5.
媒体是危机传播过程中的议题设置者,起着引导舆论导向的作用。媒体用议程设置控制报道的内容和角度,进而影响着公众对危机事件的评判。尤其在公共危机事件中,政府需要媒体,公众更需要媒体。媒体的危机报道对于疏导公众心理和塑造国家形象、化解社会危机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体作为党和政府的舌喉,反映着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要求,实现社会公众和政府的有效沟通。新闻媒体在不同政策的引导下,报道角度各有不同,所产生的舆论引导作用不尽相同,如何发挥新闻媒体正确舆论导向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是以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为切入点,从新闻媒体报道的角度,分析了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发布之后的舆论特征,从而对政策舆论进行最优化的引导,确保新闻媒体舆论的正确引导性。  相似文献   

7.
马媛 《东南传播》2011,(1):62-64
在传媒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由大众传媒引导的"媒体造星"运动愈演愈烈。本文首先阐释了"媒体造星"现象的概念及研究现状,并综述了对此类现象不同角度的各种研究报道。其次,通过列举大量时下广泛流行的"造星"现象,总结"造星"现象的特点及对受众的影响。最后,本文从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媒体造星"运动,从大众媒介自身出发,讨论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起因及结果,并联系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初步分析了"媒体造星"的发展趋势与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突发性灾难报道将如何走出煽情或悲情思维的怪圈?此次媒体关于玉树大地震的报道突破了这一传统的报道怪圈,树立了客观、全面、公正、理性报道的典范。本文将以媒体关于玉树大地震的新闻报道为视点,从分析灾情报道内容、外媒采访政策、捐款报道的舆论导向入手,来探讨媒体理性化新闻报道的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9.
张珊 《采.写.编》2022,(12):39-41
大国崛起需要媒体力量参与其中,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便是传播价值的深度挖掘,对扩大媒体音量和传播覆盖面具有积极作用。在全媒体时代,新闻报道与时代同频共振是传播学层面上的老课题和新探究,对讲好中国故事和传播中国声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从人文和技术两个层面论证了全媒体报道的重要性,提出了把握新时代主题策划“全系列”报道,体现新时代精神谱写“新典型”故事,增强新时代舆论导向“深互动”传播,丰富新时代视域打造“沉浸式”体验等建议。旨在发挥全媒体报道资源优势,为传播好中国声音贡献媒体力量。  相似文献   

10.
略论“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中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借助非典、禽流感等疫情的报道经验,我国媒体在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报道中因其更为成熟的表现广受褒扬;但综观前一时期的媒体报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因此,本文从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媒体报道和产生的传播效果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前一时间段内的媒体报道进行反思,找出问题所在,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此后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的媒体行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伦理新闻事件在新闻报道中因其本质属性而备受关注。有些新闻媒体在对待此类事件时因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往往致社会效益于不顾,从而出现舆论导向的偏差。因此,无论从新闻宗旨还是从媒介工作者职业操守上都有对伦理新闻事件进行规范和研究的必要。文章针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伦理新闻及媒体报道案例,深入剖析媒体在伦理新闻事件报道中所应当遵循的不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2.
新闻媒体是文明的传播者,在我国建设和完善民主法治的进程中,新闻媒体起着重要的传播和推动作用,对群众有着深刻的引导和教育作用。这就要求广大新闻媒体从业者,在从事法制报道工作的时候,更多地从受众角度出发,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改进和提高法制报道的水平。本文作者从媒体报道的实例出发,阐述了当前地方媒体在法制报道上存在的不足,以及提高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3.
伦理新闻事件在新闻报道中因其本质属性而备受关注。有些新闻媒体在对待此类事件时因追求利益最大化原则,往往致社会效益于不顾,从而出现舆论导向的偏差。因此,无论从新闻宗旨还是从媒介工作者职业操守上都有对伦理新闻事件进行规范和研究的必要。文章针对近期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伦理新闻及媒体报道案例,深入剖析媒体在伦理新闻事件报道中所应当遵循的不同价值选择。  相似文献   

14.
刘欣冉 《新闻世界》2011,(3):142-143
富士康跳楼事件,许多媒体都进行了报道,有些报道起到了正面作用但也要看到不少媒体的报道存在缺陷。本文主要从富士康跳楼事件媒体报道的缺陷以及解决方法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媒体报道动向是新闻实践努力的集中体现,观察研究媒体报道动向,不仅为新闻研究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各媒体正确把握舆论导向,适应媒体竞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和借鉴。从本期起,本刊约请专职调研队伍开辟“媒体报道观察”专栏,作为本刊提高质量、改进服务的措施之一。欢迎读者来信来电提出要求、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媒体合理的报道无疑将推动司法公正进程,但不当媒体报道同样会带来巨大破坏作用,尤其对刑事案件来说更是如此. 不当媒体报道的类型分析 刑事实践中常见的不当媒体报道主要有以下类型:第一,判前歧视性报道.即在判决作出前,媒体在报道中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描述为罪犯,形成对其不利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西 部地区自然资源极为丰富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推进 ,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西部人及西部媒体关注的重点。媒体对于生态环境的报道一定要从全局的角度 ,周密地考虑 ,既要从经济价值角度又要从自然、社会价值角度 ,综合比较评价新闻的价值 ,有选择、有取舍地进行报道。对于生态环境的报道 ,媒体如果报道角度不当 ,效果将适得其反。1995年至1998年 ,某西部地方媒体报道 :一位农民开辟新财源———种植椴木香菇发了财。这篇报道没有注意这一致富途径必须以砍树———椴木及大量的杂木为代价。报道发表后 ,许多农民效而仿之 ,结果不…  相似文献   

18.
朱清河  林燕 《当代传播》2011,(4):104-107
典型人物报道属于中国媒体特有的报道形式,回溯典型人物报道发展历程,经历萌芽、繁荣、畸变、回归阶段,如今又进入革新阶段,依然具有蓬勃生机.本文以历史演变为纬度,以典型人物报道发轫以来的中国社会变迁为背景,对媒体不同时期推出的典型人物报道特征进行分析,探究报道文本与媒介生态的相关度,典型人物报道与中国媒体报道之间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王婧 《新闻世界》2013,(9):231-233
2011年,“寒门难出责子”上榜年度教育热词,媒体在这场“大讨论”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本文从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时间段内选取了58个新闻报道样本,尝试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分析媒体报道内容、报道媒体及媒体态度等方面的特点,并将之与公众的反应作比较,得出媒介报道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为媒体对其他社会性话题报道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新闻媒体作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不仅仅关心媒体报道的内容,也关注媒体报道的现实影响。因此,一些因新闻报道而产生的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媒体的报道失误,导致报道客体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本文从新闻伦理角度出发,论述新闻伤害产生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一些减少新闻伤害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