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老年的健康和机体的衰退,随年龄的增高与长年过着静态生活方式更呈显著。老年人的肌力、有氧能力和抵抗力比年青人衰退得快。相形之下他们的日常生活品质亦随着下降。慢性疾病与退化性疾病也很频繁。老人在参与运动或作身体活动前,必须经医师作整体健康检查后,才能为他们规划运动处方。他们所需的体能测试项目,应与成年人或青少年不同。主要在评估他们的上肢肌力与肌耐力,再者是他们的整体腹肌力与平衡力。老年人的体能测试项目包括:(1)20秒腿的屈伸测试(耐力);(2)坐姿瞬间起立2(3)坐姿直肘挺身(上肢耐力);(4)开眼及闭…  相似文献   

2.
用CYbexⅡ+等动测力系统对13名女子柔道运动员上肢肘关节屈伸肌群分别进行最大等长测试(肘关节90(°)屈位、60(°)/s慢速测试、120(°)/s、240(°)/s快速测试及耐力测试。结果发现,最大等长力量屈肌大于伸肌(P<0.05)。随测试速度增加屈伸肌力量下降,并且快速力量下降幅度较大。不同速度下屈伸肌表现出的最大力量相差不大(P>0.05),屈伸肌力比基本平衡。屈伸肌耐力存在较大差别,伸肌耐力明显高于屈肌(P<0.001)。伸肌产生最大肌力时的肘关节角度受环节速度的影响,随速度加快其最大肌力出现在收缩过程的后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快速降体重量对肌肉功能的影响;方法:以12名健康男生为实验对象,测定脱水前(0%bw l)、桑拿脱水快速降体重2%(2%bw l)、桑拿脱水快速降体重4%(4%bw l)这3种不同体重状态下最大等速肌力、等速肌耐力与无氧作功能力;在测定无氧作功能力时,结合运用主观用力程度等级评价量表(RPE),对肌肉功能进行系统评价;结果:1)2%bw l和4%bw l对肌肉的最大等速力量均没有削弱作用;2%bw l后,屈肘肌群的最大等速肌力反而增大。2)2%bw l对屈、伸肘肌群以及屈、伸膝肌群的等速肌耐力均没有影响;4%bw l后,屈肘肌群与屈、伸膝肌群的等速肌耐力不变,而伸肘肌群的等速肌耐力显著性下降。3)2%bw l和4%bw l对下肢的无氧耐力没有削弱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德国ISOMED 2000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里约奥运会场地自行车冠军宫金杰下肢髋、膝、踝三关节、屈伸两过程的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肌肉耐力进行测试与分析,以此了解女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下肢力量训练的效果,旨在为我国女子场地自行车科学化训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宫金杰髋、膝、踝等速肌力测试结果与其他自行车运动员对比存在差异,宫金杰右髋、左膝、左踝等速肌力数据表现出更合理的肌力特征;三关节的肌肉耐力较差;关节发力角度不在专项角度内。结论:宫金杰下肢三关节屈曲肌群、左髋及右膝伸展肌群、右踝跖屈肌群为薄弱肌群;肌肉耐力较差导致后程降速明显;关节发力角度与场地自行车专项技术动作角度相差较大。  相似文献   

5.
踢毽对中老年人下肢肌肉力量和伸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华丽 《体育学刊》2005,12(4):66-67
采用CybexⅡ^ 等速肌力测试系统对持续踢毽锻炼2年的广州市128名中老年人的膝关节屈、伸肌群力量进行标准化、定量化测量,结果表明:男、女屈、伸膝肌群耐力(ER)、爆发力(TAE)自身前后对照各项肌力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运动对妇女骨质密度及妇女疏松症的影响方面进行文献评述,并提出了运动促进妇女骨质疏松症康复研究新建议,以期为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下腰痛患者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活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男 《体育科研》2014,(2):42-47
下腰痛(Low Back Pain,LBP)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有60%-80%的成年人生活中有LBP发作的经历,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活动不平衡现象常常存在于LBP患者中,被认为同LBP的产生以及LBP的反复发作相关.研究目的:探讨LBP患者中出现的肌肉力量和神经肌肉活动的异常改变,并初步探讨其同LBP发作之间的关系.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法,对近年来国内外对LBP患者中肌肉力量、神经肌肉控制和与其它运动环节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1)多数研究表明慢性LBP患者存在背伸肌力的下降、屈伸峰力矩(F/E)比值的上升、背伸肌耐力下降等现象.结果反应了LBP患者肌力平衡受到了破坏,可能是引起LBP反复发作的原因.而躯干旋转力量不平衡同LBP发作的关联则尚无定论. (2)通过表面肌电图技术观察LBP患者腰背神经肌肉活动的异常.研究发现,LBP患者存在腰背肌静止状态下激活增强、椎旁肌活动不对称、屈曲放松反应(Flexion-Relaxtion ratio,FRR)缺失、腰背肌肉耐力下降等肌电的异常现象.(3) LBP不仅仅会引起腰背肌力和神经肌肉活动的改变,也会引起相关运动环节的异常. 已有研究证实臀肌肌电活动异常、腹肌激活模式改变、下肢肌肉活动异常同LBP发作相关联.结论:肌肉力量及激活的异常,躯干屈/伸比值的改变,背伸肌肌肉耐力下降,椎旁肌激活不对称性,伸肌容易疲劳以及屈曲松弛,臀肌、腹肌、下肢肌肉激活的异常等都同LBP存在一定的关联.这些因素,在康复训练过程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8.
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监测等速肌力测试过程中肌氧饱和度的变化特征,以期探讨肌氧饱和度与局部肌肉耐力之间的关系。采用等速肌力测试,以北京国安三线10名足球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20次240°/s的膝关节屈伸运动方案,同时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实时、连续监测运动中股外肌的氧饱和度变化。结果:肌氧饱和度下降幅度与做功下降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湖北体育科技》2017,(12):1062-1066
目的探讨跳水项目运动员的力量素质特征,以期更好的完成力量训练。方法通过对广东优秀跳水运动员下肢膝、踝关节及躯干屈伸肌群等速肌力测试及三维测力台SJ、CMJ测试,测定跳水运动员各肌群肌力水平。结果跳板运动员与跳台运动员在年龄、身高、体重方面有着显著性差异,其基本规律为男板>女板>男台>女台(P<0.05);跳板运动员与跳台运动员在关节等速肌力水平、三维测力台SJ、CMJ测试结果上有着显著性差异,其基本规律为男板>女板>男台>女台(P<0.05);膝关节的屈伸快速力量比例在0.60左右,踝关节则在0.40左右,低于世界标准;相对于体能项目,跳水运动员受到年龄、体重等因素影响,力量水平一般,快速条件下膝、踝关节耐力水平一般,躯干耐力水平较好。结论跳水运动员下肢薄弱肌群为膝关节屈肌、踝关节伸肌、躯干伸肌,同时膝、踝关节屈伸比值过低,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浅析健美操对健康体适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健康体适能是健身的一项重要目标。包含心肺耐力适能、肌力适能、肌耐力适能、柔软适能和适当的脂肪百分比5项基本要素。在分析健美操运动特点和对健康影响的基础上,就健美操练习,对提高人体健康体适能提出一些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1.
评价游泳运动员力量素质新手段初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CYBEX60 0 0等动肌力测试系统对辽宁省游泳运动员膝、肩关节和躯干部屈伸肌群进行等动肌力测试评定 ,分析各肌群的力量素质特点 ,为其制定科学的力量训练计划提供依据。结果表明 ,男子游泳运动员膝、肩关节和躯干部肌群的力量和爆发力优于女子游泳运动员 ,但肌肉耐力和关节稳定性较弱  相似文献   

12.
从贵州省少数民族中学生中抽取900名布依族、苗族、侗族中学生,对他们的身体质量指数、身体柔韧度、肌力(瞬间爆发力)、肌耐力、心肺耐力进行测试和统计对比。结果表明,三个民族的体适能各有优势又各有劣势,状况各不相同。建议应按照各民族学生的体适能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手段,加强少数民族中学生的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生由于个体差异的原因,在耐力素质上会表现出不同的能力水平。教学中如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与练习标准往往会产生“吃不了”与“吃不饱”现象,同时成绩差的学生会因达不到要求或跟不上同学而放弃继续努力,而成绩好的学生会较容易地达到标准而无法得到更为深层次的成功体验。为解决上  相似文献   

14.
采用振动台力量训练法 (VSM )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 (TM )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跳远专修学生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 ,振动台的刺激频率为 2 0~ 2 5Hz,加速度为 15~ 2 0m/s2 ,经过8周系统的力量训练 ,利用B在 6 0°/s和 30 0°/s测试条件下对髋关节屈伸肌的等速力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VSM比TM训练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屈伸肌群的快慢速肌力 ,使屈伸肌群的快慢速肌力得到同时协调的发展。但VSM法对肌肉耐力的作用效果不是很理想 ,所以在采用VSM力量训练方法的时候要加强对肌肉耐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分析了拉丁舞对人体的心肺功能、体脂成分、肌力、肌耐力和柔软性的影响,提出拉丁舞对健康体适能具有促进作用,旨在为指导科学健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页码31钓40 38 4 4 55招盯38肌貂韶肠28 28 2940肋3 3 4 4 4 45 题日 生理生化苏联举行“肌肉活动生理适应机制”会议第酮对肌肉体积并无影响脊髓横切能改变肌纤维类型水球运动员的血压普遍较高潜水能减慢心肺功能的节奏低肌温能抑制肌乳酸向血液的弥散负氧离子和音乐能消除机体疲劳的作用运动与骨骼肌的肌红蛋白果糖与葡萄糖在高强度耐力练习中的作用CK与短跑运动员机能评定肌纤维动用方式取决J:运动速度闭经与骨质疏松症有关游泳和跑步的作用毕木相同碳酸氛纳能提高无氧耐力在耐力测试中女于胜过男子优秀划船运动员心朋几形态的超声心动…  相似文献   

17.
雌雄SD大鼠54只分组进行6周耐力性或高强度间歇性游泳训练后,测定其伸趾长肌(EDL)内的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证实耐力训练对快肌的无氧功能也有某种程度的促进作用,而强度过大的间歇训练可能损害肌肉的无氧能力。大鼠快肌LDH活性在训练后的变化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8.
振动刺激力量训练对踝关节肌群肌力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振动台力量训练法(VSM)和传统力量训练方法(TM)对上海体育学院体育系跳远专修的学生进行下肢肌肉力量训练,振动台的刺激频率为20~25HZ,加速度为15~20m/s2经过八周系统的力量训练,利用测力台和Biodex分别对下肢最大蹬伸力量和踝关节屈伸肌的等速力量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VSM比TM训练法能更有效地提高屈伸肌群的快慢速肌力,使屈伸肌群的快慢速肌力得到同时协调的发展.但实验结果还表明VSM对肌肉耐力的作用效果不是很理想,所以在采用VSM力量训练方法的时候要加强对肌肉耐力的训练.  相似文献   

19.
男子跳高一二级运动员髋关节肌力特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速测力实验等研究方法,对男子跳高一二级运动员髋关节肌力进行测试分析。发现两者表现出以下肌力平衡特征:一级运动员髋关节的肌力特征与跳高起跳技术用力特点相一致,即摆动腿髋关节屈肌力显著大于起跳腿,屈肌缺失值和伸肌缺失值较大;摆动腿髋关节屈伸比大、起跳腿小。而二级运动员髋关节肌力矩未表现出此特征。  相似文献   

20.
袁春 《中华武术》2013,(12):48-49
耐力跑由于其内容枯燥、单一,且运动量较大,学生们普遍没有兴趣,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常规训练法,如绕圈跑、折返跑等,枯燥乏味容易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产生恐跑心理。耐力跑俨然成了体育课中学生们的"负担"。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发现不是因为学生不喜欢耐力跑的练习,而是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太过单一,使得耐力跑不够趣味因此变得没有吸引力。作为体育工作者,应不断摸索和实践让耐力跑变得趣味丛生、引人入胜,进而达到良好的效果。一、耐力跑游戏化体育游戏往往是小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练习内容。耐力跑游戏化,就是把耐力跑用游戏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激发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让其摆脱恐惧心理,在没有负担的情况下积极主动地参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