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三个代表”思想揭示了党的性质、任务、宗旨,全面体现了党的先进性,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必然要求,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创党建工作的新局面,是当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
“三个代表”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也是新时期对高校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对加强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 具有根本指导意义。新时期高校党的建设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坚定不移地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武装全体党员;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建设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加强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相似文献   

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依据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总结国际共运和我党的历史经验,提出和解决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党的重大问题,是我党在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指针。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江泽民把这三条加以强调,并作为一个整体提出来,意义十分重大,我们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等方面入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时新的伟大工程。  相似文献   

5.
“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在国际、国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必须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的作风建设。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提出的“三个代表”是对我党近80年奋斗史的科学总结,它回答了面向21世纪我们“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时代课题,指明了新时期党的建设总目标、标准和途径,是新世纪中国共产党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  相似文献   

7.
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抓党的建设,同新时期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总目标总要求是一致的。推进党的思想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都应贯穿“三个代表”的要求。各级党委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抓住用  相似文献   

8.
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必须切实做好基层党支部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群众基础,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明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高校党史部建设的重要意义,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加强党支部队伍建设,创新党走部建设形式,建立健全支部工作制度,把党支部建设成战斗堡垒。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党员领导干部能否切实身体力行“三个代表”,其领导楷模作用发挥如何,影响着其他众多党员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及行动。为此,本文试就实践“三个代表”与党员领导干部修养这一问题进行精浅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政治学、哲学和经济学三个角度谈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联系实际,阐明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加强党的建设,指导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从1921年到1927年,是中国共产党从"精英党"向"群众党"发展的重要时期。其间,陈独秀作为党的最高领导人制定、签发了一系列吸纳党员的决议。在"大革命"的特殊时期,陈独秀采取简化程序、缩短候补期等变通方式最大限度吸纳工人党员以壮大中共力量以抗衡国民党日益显露的威胁;但又从阶级属性出发,对知识分子入党心存戒备。在吸纳党员上,陈独秀看重成分、轻视信仰、急功近利、歧视知识分子的思想与实践不足为训。  相似文献   

12.
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积极探索研究,凝聚"双高"党员在服务人才培养工作方面起促进作用,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融入到"双高"党员教育教学的岗位职责中,落实学院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良好格局,建设优良院风、教风、学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从根本上回答了新时期我们应当建设一个什么样的政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历史课题,形成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建党学说新的理论基础,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学说和马列主义的建党理论。“三个代表”是中国共产党立党的三个坚实基础,即物质基础、精神基础、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14.
周莲 《科教导刊》2019,(7):109-110,131
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教育结合不够、党员的继续教育力度不够、基层党支部作用发挥不够、对学生党建新问题认识不够等问题,"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高校大学生党员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考,它强调了"学"与"做"相结合、强调了日常学习教育常态化、强调了党支部的主体作用、强调了学习的创新方式。高校大学生党员的培养要探索"党建+"模式的培养方式,将党建与团学活动、志愿服务、创新创业等相结合,提升教育效果;要探索"党支部+"模式的建设方式,将学生党支部建设与专业建设,与教工党支部建设,与党员个人成长相结合,发挥支部作用;要探索"新媒体+"模式的宣传方式,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将其与主题党课、专题培训、学习讨论等相结合,优化学习渠道。  相似文献   

15.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是我党领导人民取得胜利的“三个法宝”,建党八十年之际,江泽民又开创性地总结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通过“三个法宝”和“三个代表”的比较,说明二具有同质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论述针对"指尖党建"工作中的微信、微博平台建设为研究对象,重点阐述"两微"党建工作的背景,以及"指尖党建"工作中取得的"微"成效,并提出了增强"指尖党建"工作中的"微"距离的有效措施,目前"两微"信息平台党建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十分显著,为此,必须不断的加强"指尖党建"工作,缩短群众距离感,以推动"指尖党建"的工作进程。  相似文献   

17.
“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根本指针,它既是党的建设的重大理论课题,更是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和作风建设的实践课题,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致为民。  相似文献   

18.
“金谷之会”曾是影响极大的盛事。但在历史尘埃中已尘封千余年之久。重新审视这一历史个案。考察其在文学发展中的作用,可以发现,与邺下集团的西园之会相比,金谷之会可说是我国第一次真正的文人聚会与集体创作活动。与建安年间曹氏的文学观念相较,石崇的文学思想首次体现了文人意识与纯文学创作观念的觉醒,突破了传统的三不朽藩篱。再从“二十四友”的创作实绩看,它对西晋文学的繁荣功不可设,对后代文人创作的影响也是深远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试图通过论述党的历史与"三个代表"的关系,加深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的理解,同时说明党的历史具有重要的资政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十七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极为丰富,包括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概念、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意义、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核心关于学习的论述、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学习的具体内容和学习方法与学习对象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