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正>在原始氏族社会,自从产生灵异崇拜和鬼怪观念以后,人们便相信冥冥中有精灵鬼怪的存在,并且会威胁和影响人间的幸福,从而出现专门探索和释鬼怪活动的人物,这便是巫师.人们认为,巫师熟悉人间的疾苦,也了解冥冥中神鬼活动的情况,他们可以运用奇异的法术传递人鬼间的信息,可以祷告善鬼降福人类;可以用祭品贿赂恶鬼远走,使其不危害人类.巫师由此而获得民众的敬畏.  相似文献   

2.
匈奴拜天地日月,祭祀祖先,敬畏鬼神,为多种崇拜。匈奴有巫师,行军作战,必先占卜吉凶,并作巫术,驱邪避恶,加害仇敌。匈奴神化王权,宣称单于为天神之子,匈奴宗教虽较原始,却已成为匈奴游牧帝国专制王权的精神支柱。  相似文献   

3.
大禹诸种身份中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身份——巫师。大禹作为巫师是原始宗教环境下的必然可能;大禹神巫合一为诸侯对他的绝对服从和信赖提供了基础;禹步作为巫师必行的巫术提供了实证依据;在信仰团体内部拥有一套严格的规范和惩戒制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魂灵、鬼神、巫术等诸多方面的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尽管哲学的产生是后来的事情,但哲学的元素已经在这些早期的信仰或宗教生活中开始积累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已经慢慢形成了.以后更为一般和抽象的观念或思想应当得益于此,奠基于此.与此同时,对中国而言,信仰连同在其基础上形成的思维与观念也会被打上鲜明的烙印,贴上自己独具特色的标签,或者说有了自己得以自立门户的姓氏.而这又导致后来中国人独特的哲学问题,导致鲜明的哲学兴趣与走向.  相似文献   

5.
原始中国人的神灵观念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早期灵魂观念的形成,其遗存最早可以追溯到北京山顶洞人和江西仙人洞遗址;(2)图腾:这经历了从动物崇拜到灵物崇拜的过程,而灵物崇拜在很大程度上已具有民族信仰的意义;(3)后世的祖先崇拜在原始社会也有了一定的雏型,并且越来越小家庭化;(4)以太阳为主的天体或天神崇拜与农耕和畜牧活动密切相关,它应是后来商周时期"帝"和"天"观念的前身;(5)原始社会早中期祭祀与生产生活以及祖先崇拜有关,已经出现了祭坛等形式;(6)与青铜时代接壤的祭祀可视作原始社会时期晚期祭祀,以良渚文化和三星堆文化最为典型.通过对这些观念的考察,我们可以发现,它们实际上就是以后中国宗教信仰中神灵观念的基本形态.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一部古老的卜筮书。但仅仅把它视为巫术,是极片面的。《周易》是巫术,更是科学;不仅有科学理论,而且有系统的科学认识方法。通过着重考察《周易》的科学认识方法,可以认识《周易》的科学理论是其科学认识方法的产物和确证,《周易》系统地运用了科学认识方法,其科学思想和认识方法与原始宗教观念和原始巫术杂然并存、相互渗透。这是中国古代原始明向理性明发展的历史产物。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8,(66):5-6
巫就是人们凭借着虚构的幻想而产生的超自然力量或神鬼之力或靠着巫师的一些特异功能和本领,总之,是通过超过平常人的神奇之力对客体加以影响和控制而达到一定的心理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活动和法术。巫起源于蒙昧时代晚期和母系氏族公社早期产生的万物有灵,到了阶级社会,巫师专门化,巫术也为奴隶主贵族及巫师集团所垄断,战国及其以后,巫师失去了政治地位,巫术活动流落民间。时至今日,社会上仍有人相信巫师,巫之所以至今流传是因为它是人类学、民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滥觞和开端,也是因为它体现了人性及其复杂的心理活动,对人的精神上、心理上仍有一定的预期作用、排忧解难作用和慰藉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世界范围的岩画中,动物图象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即使我们把原始猎牧业文明中的巫术划分为狩猎巫术和丰产巫术,其主要对象仍然是动物,而且往往是以图象或图形的形态出现的动物。在一定意义上,我们说原始猎牧业文明中人与动物的关系是双向性的,狩猎是人向动物传递巫术效力或能量的一种巫术操作形式,而生殖巫术则是动物向人传递生殖力的巫术操作形式,动物形象在远古文化和艺术中的显赫地位不仅来源于它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更重要的根源在于动物是生殖巫术的操作对象。现有的资料和研究成果已经证明:远古人类曾经  相似文献   

9.
法国人一向自以为是讲究条理和逻辑的民族,十几岁的孩子就在学校接受逻辑学和哲学的教育。在电视屏幕上,充满哲理的谈话节目几乎与全国性的体育比赛一样多。但是,最近的民意测验表明,如今相信魔鬼的法国人比10年前增加了很多。越来越多的法国人求教于占卦算命。身怀巫术“绝技”的人们生意空前兴隆,整天忙于用占卜杖寻找地下水,以祈祷或魔术等方式替人治病,或者通过解释笔迹预测吉凶等等。巫师安热·多尔门特说:“这是异乎寻常的,但很显然,我们制造的机器越多,就越是不懂得如何生活,就越是要寻找什么。”法国政府也有证据证明,巫术在法国的…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远古神话、巫术、占卜、祭祀与古典哲学往往是通过与水的关联而展开的,水铸造了中国文明。通过对水的原型之考察,可望追解人类生命与文明之谜。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民间有正月初一为鸡日,初二为狗日,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初六为马日,初七为人日的说法,特别是初七"人日"在各地还有很多民间俗信活动。有学者认为这源于中国古代的创世传说,也有人认为是古代占卜活动的遗留。我们结合放马滩秦简《矦(候)岁》篇的相关记述,认为以目前的材料看,这是从原始占卜发展来的民间俗信。  相似文献   

12.
我国古代内蒙古地区、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各少数民族的原始信仰,基本上属于萨满教。信仰山、水、火、日月星辰等自然物,也崇拜灵魂、祖先和困腾。我国古代南方众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各有自己的原始信仰和祭祀活动、宗教仪式。我国少数民族的原始宗教和反映原始宗教的宗教节日、习俗、巫术、占卜以及禁忌等原始文化,由于国内各民族间的相互影响、交流、吸收和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原始宗教和文化。  相似文献   

13.
欧洲化国际化全球化 -高等学校何处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欧洲高等教育的讨论中 ,欧洲化、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概念看似接近 ,但各有所侧重 ,这些概念背后的观念甚至有很大的不同。本文透过令人眼花缭乱的讨论 ,对这些概念的内涵及其潜在的追求 ,以及相互之间的差别进行了分析 ,指出全球化的说法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反映出高等教育发展的真实走向  相似文献   

14.
历史专业学生在《中国古代史》学习中要转变理念和角色,主动适应研究性学习。要达到《中国古代史》学习的新境界,必须具有良好的历史感和史学功底,必须强化知识的把握能力和提升问题的提出能力,必须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又高度强调师生结合。  相似文献   

15.
古人在创制文字和阐发字义时,往往先从视觉思维出发,然后逐步抽象化,但是抽象出来的意义仍和字的本义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对"经"字意义流变的考察,我们可以知道,传统的"经典"中凝聚了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的智慧。  相似文献   

16.
“模仿”与“灵感”是西方元典诗学中两个极为重要的概念。在古希腊,它们共同被用来说明诗的创作现象,其间并无障碍。可是在我国,人们长期以来习惯于把希腊诗学中的“模仿”说与“灵感”说视为不同范畴的问题,认为柏拉图关于诗的言说充满了矛盾,因而忽视或放弃了对这组概念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究。本文从概念的古代真义和历史沿革以及柏拉图思想自身的复杂性等角度,对两者之间互有关联的、悬而未决的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思考和分析。  相似文献   

17.
语义功能语法与现代汉语语法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功能语法和现代汉语语法史都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并且各自都有了相当的研究实绩,二在研究实践中的结合,将会对各自的研究都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本从可能性、必要性及意义等方面对二的结合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8.
一般认为,《三国演义》中不少人物均是神机妙算、足智多谋的智者.然而,亦有不少人认为他们只是一般巫师术士,称不上是智慧的化身.事实上,许多《三国演义》人物皆有巫师的影子,尽管他们缺少了与神相通、驱邪治病的能力,但仍能通过观天象测吉凶、观人相测前途,可见他们之熟谙巫术.虽然神化色彩不及远古巫术般浓烈,但在《三国演义》里仍可体现一种神秘无形的互渗关系,其中占星、通天便最能代表人物之巫术形象.通过分析《三国演义》数个代表人物之巫术形象,可让学界了解到《三国演义》中较少人讨论的人物巫术形象,以及其文学功能和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谶纬之学兴起于两汉时期,谶纬文献在这一时期也已经形成,且成系统。谶纬文献既是中国古代文献的组成部分,也是研究两汉时期的思想、学术、文化等方面不可或缺的史料。相对而言,谶纬文献数量不多,内容却十分庞杂。由于谶纬书籍的增益造饰较多,难以对谶纬文献所包含的具体篇目进行定论。鉴于此,结合史籍资料,对谶纬文献的形成和分类篇目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