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9 毫秒
1.
《王伯沆先生借存书目》(下称《借存书目》),是近代著名国学家王瀣先生的遗书目录。这份私家藏书目录不仅是整理王氏遗书的重要资料,而且对王氏学术思想以及文献学、文化史、文物史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大凡有成就的学者,都得益于书目的指导。我国著名的史学家陈垣教授十三岁读《书目答问》。后来他在给学生谈他的读书治学经验时还谈到《书目答问》,说:“我一看,觉得是个门路,就渐渐学会按着目录买自己需要的书看。”余嘉锡先生作学问也是从《书目答问》入手的。他指导他的学生来新夏以《书目答问补正》作为目录学的入门读物。曾国藩读书也非常讲究择书。他在《圣哲画像记》中说:“书籍浩浩,著述者之众若江海然,非一人之腹所能尽饮也,要在慎择焉而已。”历史和事实证明,利用书目选择阅读是最便利、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实际统计,得出《四库全收》收录书籍3431种,《续修四库全书总目》著录书目9976种。  相似文献   

4.
史学名著《资治通鉴》乃熔铸大量史料而成,关于司马光所引据的书目,许多学者都进行过研究。去年,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为纪念《资治通鉴》成书九百周年而编辑的《资治通鉴丛论》载有陈光崇、高振铎先生的考证文章,可说是这方面的最新成果。陈光崇《张氏〈通鉴学〉所列〈通鉴〉引用书目补正》统计为三  相似文献   

5.
黎锦熙先生用张之洞名著《书目答问》一书作教材给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一年级学生讲述“要籍目录”课程的情况是:一、将重点书籍四部分类法号码换为图书十进分类法号码,以明古今分类法之不同。二、从《书目答问》的著录中选介学生应购、应读、应看之典籍,并予以评论。三、将选介典籍分为三等,各以符号标记之。四、补充张著未著录之重要典籍。  相似文献   

6.
张之洞在任四川学政时撰有《輶轩语》和《书目答问》二书,此二书为姊妹篇。《輶轩语》重在讲读书治学之方法,《书目答问》则重在讲治学之门径。《书目答问》的问世,为我国目录著作开了一新领域,时至今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对我们如何选择中国的古籍,研究图书的目录和学术渊源,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乡人著述书目或称乡贤著述书目,常为地方志中艺文志的一个独立类目或附录部分。也有附于介绍地方情况的撰述(如游览志)中,作为一个门类的,又有单独成册称为书征或文献书目的,如《大清畿辅书征》《辽海书征》《安徽文献书目》等。此种书目,有时又附有  相似文献   

8.
宋代私人藏书丰富,且名家辈出。藏书家们对其书籍的思想内容,版刻情况,作者居里、掌故,以及相关的学术渊源、流变的特点等,多有著录和整理。但宋代私家书志目录,大都均已散失。今仅存晁公武《郡斋读书志》、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和尤袤的《遂初堂书目》。本文就三书在目录学上的特点作简单总结。《吸目方书  相似文献   

9.
《中学教育》2007,(2):33-34
“最低限度书目”的胡梁之争 1923年,胡适应清华学校学生之请,开出了《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收书共190种。梁启超认为,胡适本人正在敞中国哲学史、中国学史,这个书目所表示的,只是他自己思想的路径和所凭藉的资料,并不适合一般青年测读。不列《史记》、《汉书》,《资治通鉴》,反而列入白话通俗小说《九命奇鬼》、《三觖五义》等,更让他不能容忍。他说:“若说不读《三侠五义》、《九命奇冤》便够不上国学最低限度,不瞒胡君说,区区小子便是没有读过这两部书的人。我虽自知学问浅陋,说我连国学最低限度都没有,我却不服。”同年梁启超应《清华周刊》记之请,用3天时间开出了含有160种图书的《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后来他又为“校课既繁”、“所治专门”的青年学生精简成了《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包括《四书》、《易经》、《楚辞》、《选》、《李太白集》等二十余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文中就宋朝官藏书目《崇文书目》、《秘书总目》,以及晁公武、尤袤、陈振孙等人的私藏书目《郡斋读书志》、《遂初堂书目》、《直斋书目题解》的作者、成书年代、以及书目的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介绍,使读者对宋朝的文化及宋朝藏书文化和宋朝官、私藏书目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本从应用目录学原则出发,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四库全书》从征集到编纂,乃至后人修补,续补研究《四库》所形成的各种有关目录,并客观地介绍了各类书目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各种书目尽可能给出解题。  相似文献   

12.
陈玉堂的《中国文学史书目提要》具有较高学术价值,是研究1949年以前“中国文学史”著作源流最重要的参考书之一。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此书所收集的部分书籍存在错误、遗漏以及编次失误等问题。为此,希望通过订正补遗为此书的再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一、本书目著录的是在中国古代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蒙学教材——《三字经》及其注释本、订补本和仿作本,以求为中国古代文化史、思想史和教育史的研究,整理一份较为系统的专题书目资料。二、本书目主要依据国内各大图书馆实际馆藏编成,并参考了《中国丛书综录·子部儒家类》、张志公《传统语文教育初探·蒙学书目稿》、徐梓  相似文献   

14.
简述专题书目的发展,以《妈祖文献书目》编制为例,探讨专题书目编制成功的要件,归纳目前编制过程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四库全书初次进呈存目》、《四库全书荟要总目》、《四库全书总目》,在经部的类目设置、类目名称、类目顺序方面均存在有差异。这些书目的差异是由于四库馆臣在《四库全书》编纂的不同时期对图书性质理解的差异,或因图书使用的差异而形成的。通过分类差异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看到四库图书分类在不断进行调整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袁行霈主编的《中国文学史(第2版).研读书目》仍然存在的"选本不善、表述不清","著录粗疏、排校错误"等问题,也存在入选书籍时代分布不均衡、基本的研究著作缺失等缺点。  相似文献   

17.
《(光绪)江西通志·艺文略》在江西古代文献书目中质量最好的一部,是研究江西地域文化重要的参考资料。由于编纂条件和编纂方法所限,也存在书籍漏收、著录内容有误、相关信息不详的缺失。《(光绪)江西通志·艺文略》的得失及原因对编纂新的江西古代文献书目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充分利用目前目录学研究成果仍是编纂新书目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8.
鲁迅与书目     
高中语文课本第六册录入陈宏天同志的《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一一书目》一文,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不少目录学知识,其中曾提到鲁迅,说“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善于利用各种书目,还编过多种书目。许寿裳的儿子许世瑛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请鲁迅指导读书,鲁迅给他开了一个书单。”鲁迅与书目的关系,他这里讲得很扼要。现在我们略为具体地介绍一下。  相似文献   

19.
8月26日,北京市教委首次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网站上公示了全市中小学教学书目,包括《2004年春季北京市普通中小学教学用书目录》和《2004年春季北京市普通中小学自编及实验教学用书目录》在内的所有书目。家长可直  相似文献   

20.
因读者的要求,我们在下面提供一份中国古代史的基本书目。需要稍加说明的是: 一、本书目主要对象为正在自修、函授中国古代史的读者,但也适当考虑到了中学历史教师教学参考的需要,选用的范围略有扩大。二、本书目考虑到目前书籍出版情况和一般读者的图书资料条件,尽量优先选用读者现在容易买到的新版、重版(印)书,有些较早版本的书虽目前并无重版,确属重要与必读的,也列入备考。三、为便于读者选购,本书目分别注明编者、作者及出版社。鉴于掌握的出版信息有一定局限,很可能会遗漏重要的新版书,尚望读者指正。四、本书目仅限于已出版的书籍,报刊论文一律不选。为便于读者选读论文,在工具书一类中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