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强  曙光 《老年教育》2013,(12):21-21
人生是个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不管顺逆、丰俭、急促、从容,每个人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着历史与时代设定的某种角色。  相似文献   

2.
第l卷《选择厄,共21分)一、《‘分.每小瓜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一2题。:中国戏剧,可用三句话概括出其特点,即:动作舞用化,语首音乐化,布景图案化。此三者’之配合,可谓是人生之艺术化。戏剧不求将人生扭上舞台,但专假戏真做与真戏假做之别。世界即舞台,人生即戏剧,但若把真实人生摄上舞台去演.则为真戏假做。但京剧则是把人生艺术化了而在舞台上去演,因此是假戏真做。也可说中国京剧宁之人生比真实人生更有惫义了。主民维《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不应有隔。但从电国戏剧来说,正是相反。中国戏剧之长处.正在其与文实人生之…  相似文献   

3.
人生像一场戏,这个世界是一个不落幕的舞台,我们则是穿梭其间的演员;有的人演配角,有的人演主角,台上不可能老是我们在演;有时我们可  相似文献   

4.
当代社会学理论已经向我们揭示:社会好比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是其中的演员;每个演员总是处在特定的场景中,并承担着特定的舞台角色;角色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是彼此制约、互相影响的。一个家庭也是一个舞台,父母和孩子都是其中的演员。他们之间除了那种不变的血缘关系之外,还存在着一种变动着的互相影响的舞台角色关系。血缘关系只是静态地明确了你作为“父(母)亲”的地位和身份,而舞台角色关系则在动态中告诉你:如何在  相似文献   

5.
吴益 《海南教育》2013,(11):26-26
有一个比喻,人生大舞台。人生舞台上,每一个人,不管你是不是愿意、自觉或不自觉,你都是一个"角"。在这个舞台上,有的人大红大紫,有的人默默无闻。大红大紫很少人,默默无闻千千万,这符合社会组织的金字塔结构。没有千千万万默默无闻的人做支撑,大红大紫则无法持久风光。满台都是梅兰芳,戏就无法唱;如果没有梅兰芳,那也难得高票房。如何演好自己这个"角"?大致有这么几种态度:或顺其自然,或无奈而为,或规规矩矩,或不照常理恶  相似文献   

6.
舞台是让我展示自己的地方,戏剧舞台是我的一块土地.舞台、大屏幕,电影等在这一系列迅猛的视觉冲击下,如果演员在台上的表演无法让他们信服,那么也许剧院将会再一次地被观众遗弃.所以在新形势下要做到与生活逻辑相近,要做到使现代观众信服,除了要改变演剧形式外,演员在舞台上是否进行着有机互动自然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茶馆》是老舍先生戏剧创作的巅峰之作,不管是在语言艺术上,还是在思想高度上都堪称中国戏剧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英若诚先生的英译版《茶馆》是为舞台表演而创作,对英译《茶馆》的语言口语性、语言动作性以及语言人物性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从舞台表演性视角下探讨语言的直接效果在英译《茶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8.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舞台”指演员表演的台子,我们每个人都是演员,都在人生的大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因为我们要追求卓越,所以我们不免要触摸痛苦!心有多远,路就有多远;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奋斗可以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  相似文献   

9.
家有升学女     
在人生的舞台上,我们每个人都在忙忙碌碌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比真的演员还忙,退场的时间更少。父亲、孩子在不同的旅途上扮着各自的角色,真实、有情,但总给人一种沉重感,一种紧张感。真正打动人的感情总是朴实无华的,它不出声,不张扬。埋得很深。  相似文献   

10.
裁判亮分     
这是三篇优秀的作文,这可能得益于这个好题目,台上的辉煌,台下的寂寞,台上的虚伪,台下的真实,这其中就有无尽的故事和话题。就如严翩同学将笔触往返于历史和现实之间,告诉我们台上的失意也可以是另一个不平凡人生的开始;郑轶帅同学以一颗达观的心去理解台上看似辉煌却充满了压力的人生;卢舒莹同学抒写不得不分饰台上台下两种角色的无奈。我觉得这三篇作文在立意上难分高下,语言上严翩最好,卢舒莹最为真实和富有生活气息,郑轶帅则以辩证的思考见长,要打分的话,我给严翩95分,郑轶帅94分,卢舒莹93分。裁判亮分@黄曼君  相似文献   

11.
戏剧表演艺术是演员在剧作家所创造出来的文学形象的基础上,在创造出有血有肉、活生生的舞台人物形象的艺术.而这种舞台人物形象,是由演员在扮演角色时创造出舞台行动的过程来完成的.这种舞台人物形象的创造是否能够称之为艺术,不仅在于他(她)应该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更主要的还取决于演员所塑造出来的人物形象是否具有审美价值.因为演员塑造舞台人物形象的目的不是为创造而创造,而是要通过自己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来反映生活,评价生活;尽可能地去揭示人生的意义和生活的哲理,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观众从中领会生活的真谛;并且它还应该以优美的艺术形象表现出来.话剧表演艺术让观众从演员所创造出来的舞台人物形象中获得对于人生有益的启示,在艺术修养上有所提高,最终能获得审美上的满足.  相似文献   

12.
角色     
人生是一个大舞台,我们每个人都在这样的舞台上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人会因出色的表演而赢得鲜花和掌声,也有人会因默默无闻而在镁光灯后长吁短叹……生活既然赋予了我们每个人不同的角色,我们就要用心去诠释。不管这个角色扮演得成功还是失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的人像小水滴,有的人像涓涓细  相似文献   

13.
舞台上的演员,有主角和配角之分。主角最能吸引观众的眼球,他说得多,唱得多,表演得多,配角则是绿叶,是陪衬。在课堂这个舞台上,谁该是主角,谁又该是配角呢?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得到落实和凸现,是“新课标”对我们的要求,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  相似文献   

14.
舞台节奏是戏剧表演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舞台节奏的把握和运用,也是舞台演员所要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在舞台上,演员要想演好自己的角色,就需要从内在的心理与外在的表现上把握好相应的节奏,这就需要演员不断的学习与练习,尤其是在艺术教育阶段,就要提高演员在形体上、表情上、心理上等各方面的专业素养,从而从整体上提高演员的舞台节奏把握与表现,让演员提升戏剧表演的专业性,进而提升我国职业院校对艺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与专业程度。  相似文献   

15.
“个性”一词源于拉丁语Persona,一方面,原指演员在舞台上所戴的面具.后引申为一个人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指能独立思考、具有独特行为特征的人。然而,每个个体对客观世界的事物都有自己的倾向,有不同的需要、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更有不同的动机。每个个体是不同的,能否以同样的标准来引导学生学习呢?能否以有限的个性需要和动机引导学生达到一定层次呢?  相似文献   

16.
黄娅 《快乐阅读》2012,(18):120-122
长期以来,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异同就已成为学术界以及诸多热爱戏剧影视表演的朋友们争论和研讨的话题。有很多人认为它们二者完全不能等同,或是一部分人只认可影视而摒弃了戏剧,还有的人认为舞台演员去演电影电视永远都是"虚假、夸张、造作"的,其实不然,大家的认为都较片面,它们除了"差异"还具有彼此的"结合点",两次获得男主角奥斯卡金像奖的达斯廷?霍夫曼说:"演员长期离开舞台,就会失去营养,在舞台上与观众活的交流,是演员的营养剂。"优秀的话剧表演"养育"了影视表演,影视表演与戏剧表演的亲缘关系是割不断的,也无须去割断它。因此就这个问题,本文我将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帮助更多的同仁们更加深入全面的了解戏剧影视这两种像姐妹一样的表演形式。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说     
《台上台下》是一道开放性较大的作文题,这个“台”既可是演出的“舞台”,也可是人生的“舞台”,也可以指某种特殊的“位置”。台上台下是否风景别样?台上台下折射出怎样的人生?在大量应征稿件中,我们选取以下三篇呈献给大家。出任本期裁判的是著名文学史家、博士生导师黄曼君教授。下期赛题:《与狗有关的故事》。主持人说@加农  相似文献   

18.
赵瑾 《家长》2023,(22):15-16
<正>无论处在人生哪个阶段,人在特定的情境下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情绪,可见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但与之相伴的情绪感知力却是可以在后天培养的。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能看到如下场景:婴儿因为妈妈不在身边而哭闹不止,小学生因为一次考试没发挥好而难过落泪、初中生因为即将参加演讲比赛而紧张到夜不能寐……无论处在人生哪个阶段,人在特定的情境下都会产生与之相对应的情绪,可见情绪是与生俱来的,但与之相伴的情绪感知力却是可以在后天培养的。  相似文献   

19.
浅议历史教师的角色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纷繁复杂的人生社会大舞台上 ,每人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 ,即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居于一定的地位 ,具有相当的身份。而教师在学校教育这个人类亚系统中 ,也占有重要的位置 ,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角色作用。教学活动 ,主要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过程中开展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成为教师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并直接关系到教师基本素养的优劣。角色本是一个戏剧用语 ,原指演员在舞台上依据剧本情节而扮演的某一特定的人物 ,如京剧中的生、末、净、旦、丑等戏剧角色 ,后被人们引入社会学、心理学…  相似文献   

20.
在对表演艺术的研究中,对于演员在表演中个性放射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魅力的展现之研究至关重要。每个人的个性当中,都或隐或现地透露出一种文化的信息和因子。所有的电影、电视剧都是戏剧艺术在银幕与荧屏上的延伸,其演员之间的个体差异,主要地、更多地表现在其不同的艺术知觉上。演员是不可复制的,因为他们具有“特别吸引人的力量”。演员的个性和气质是可以通过训练逐步养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