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师性格的基本特征教师的性格是指教师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态度特征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属于教师具有的非智力因素,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因素,是其它因素所无法取代的。大多数教师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就是教师的基本性格特征,根据心理学从结构上对性格特点的分析,教师性格的特征可分为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性格的基本特征教师的性格是指教师在教育和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而稳定的态度特征及行为方式的总和。它属于教师具有的非智力因素,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因素,是其它因素所无法取代的。大多数教师在日常的学校教育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就是教师的基本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3.
性格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心理现象。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学校教育中教师的教育态度、学生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师生关系、教师的性格等因素都影响着学生性格的形成。  相似文献   

4.
所谓性格特征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根据性格表现形式,认为性格由以下几个特点组成:1.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方面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2.性格情绪特征。指人对情绪的控制所表现的某种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强度、稳定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3.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4.性格的道德特征。指反映在对现实的态度上的特点,主要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对人…  相似文献   

5.
所谓性格特征指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我国大多数心理学家根据性格表现形式,认为性格由以下几个特点组成:1.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认知方面的认知活动特点与风格。2.性格情绪特征。指人对情绪的控制所表现的某种稳定的、经常表现的特点,主要表现为情绪的强度、稳定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3.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一个人在自觉调节自己的行为方式和水平上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4.性格的道德特征。指反映在对现实的态度上的特点,主要是处理各种社会关系方面的性格特征,如对人对事的态度等。良好性格特征与语文学习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语文教学中的良好性格培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6.
凌曼 《班主任之友》2004,(10):12-13
性格一词源于希腊语,原意为“标记”、“特征”等。在现代心理学中,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固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是人格的一个方面。单亲家庭学生由于其家庭环境、社会背景、心理素质的不同而导致他们在性格上有着不同于双亲家庭学生的特殊性。研究、了解单亲家庭学生的性格特征,便于教师和家庭选择教育策略,有利于单亲家庭学生的全面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性格的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的过程,必须经历几个顺序不变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一个由生物学的成熟与社会文化环境、社会期望之间的冲突和矛盾所…  相似文献   

7.
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李菱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2,18(11):F003-F003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我在教学中发现 ,有的幼儿胆子小 ,他们胆怯的性格很容易通过其言行表现出来。我根据幼儿的表现 ,针对各自的特点进行培养、教育 ,幼儿胆怯的性格逐步得到转化 ,他们在与同伴谈话、游戏时 ,在集体活动时不再像以前那样胆小 ,幼儿自己从中感受了快乐 ,而家长看到孩子的进步也很满意。一、幼儿胆怯的表现幼儿年龄小 ,内心世界常常毫无掩饰地流露于外。胆怯的幼儿常常通过自己的言行表现出来 ,教师要善于发现 ,善于总结 ,及时纠正 ,这样才有利于幼儿…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是当代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从对教师的性格特征进行分析入手。探讨了教师性格的态度特征、情绪特征、意志特征对学生心理健康产生的影响,从而初步构建起一个优秀教师胜任模型。该模型的建立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知识、智力及专业教育能力,是教师素质的认识因素或智力因素,而教师的性格则是教师素质的非智力因素,这两类因素对教师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的。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共同合作。这是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说,教师在教育中实现了主导作用,学生的身心才能朝着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而这种主导作用要依赖教师自身的性格优劣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性格作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核心因素,是人们在态度和行为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它渗透于人的全部心理过程。探视一下教师的性格类型,那是千姿百态各有特点的。有人热情温和,有人严肃冷静;有人开朗坦率,有人郁闷拘禁;有人活泼好动,有人沉着稳定;有人急躁粗狂,有人细腻迟缓……显然,教室性格丰富多样,是我们培养性格优良的学生可靠的前提。本文着重阐述了理想的教师性格特征和加强教师性格修养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从观察幼儿(大中小各一个班)跨越障碍物时的态度和表现入手,对幼儿性格特征中“勇敢”特征的差异与性别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得出如下初步结论: 1.勇敢这种性格特征在幼儿期存在个体差异,但没有明显的性别差异。因此,那种认为女孩天生怯懦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2.男女角色化是影响幼儿勇敢特征的一个重要因素。家长、教师对女孩的“安分”教育是造成一些女孩不勇敢以至于在后来生活中形成懦弱、胆小性格的主要原因。因此,家长、教师不要过早进行角色化教  相似文献   

13.
性格是人在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幼儿时期是性格发展与形成的奠基时期,也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性格品质的最佳阶段。如何培养幼儿的良好性格呢?  相似文献   

14.
林青 《文教资料》2006,(5):26-28
本文以常人的角度来看待萨克雷(W.M.Thack-eray)的《名利场》(VanityFair)中女主人公利蓓加·夏泼(Re-beccaSharp),并试从这部现实主义作品中较真实、较客观的人物外在细节描写及内心活动描写中分析其性格特征以及从现实主义作品所强调的环境制约作用中简略分析其形成原因。本文分析了其性格的态度特征:自私冷漠、虚伪虚荣、不择手段同时又自信、有同情心;意志特征:目标明确、坚忍不拔同时又会盲目、改变初衷;情绪特征:情绪稳定、善于调节情绪、乐观同时又会情绪波动、萎靡不振;及理智特征:在感知方面表现为主动观察,在想象方力表现为大胆想象,在思维方面表现为独立思考的独创性。文章还略分析了其成因。我们不应简单地评论利蓓加·夏泼是“好人”还是“坏人”,她是一个复杂的艺术形象,所分析的性格特征对认识自我及他人有所帮助,她性格中积极的方面对我们也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薛满祥 《成才之路》2012,(14):62-62
正一个人的体育性格,按心理学中性格结构的分析方法,从性格的不同特征进行分析,性格的心理构成也是十分复杂的。体育教师的性格,对学生也会产生诸多深远的影响。一、教师性格的态度对教学的影响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体育教学的时候,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如诚实或虚伪、谦逊或骄  相似文献   

16.
以男性性格为本体,渗进某些女性行为特征和性格因素,从而了贾宝玉男女双性化性格类型的特殊存在。其双性化性格的形成有着深远的文化根源,中国传统的阴柔型文化因素为其提供了深层的文化基础,明清时期人启蒙思潮为其提供了现实的文化氛围。 宝玉双性化的性格特征显示了文化转型期个体性格特征规范的偏转。此外,曹雪芹对女性文化的崇拜和对男性文化的批判也是塑这一形象的直接的思想动因。  相似文献   

17.
浅析教师的性格特征对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生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表现在生活旨趣 ,认知风格 ,情绪特征 ,意志特征和态度倾向几方面的性格特征与构建良好师生关系有着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知识、智力及专业教育能力,是教师素质的认识因素或智力因素,而教师的性格则是教师素质的非智力因素,这两类因素对教师成功地完成教育任务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的。教师的性格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明显的,师生间的良好关系和良好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在学习上共同合作,是学生取得更好成绩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风格是一个人在为人行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行为特征或行为倾向性。幼儿园园长的管理风格则是指其在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带有明显个性特征的行为方式或态度。园长管理风格的形成深受园长的性格特征、知识经验、职权范围以及他人管理风格的影响,其中最根本的影响因素还是园长本人的性格特征。因为园长的性格不仅会影响园长对幼儿园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发现与分析,而且还会影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中国学生性格量表(11~18岁)》对初中二年级学生的性格特征与学业成就的相互关系所做的研究表明,有7种特质与其总的学业成就具有显著或非常显著的相关;同时也发现,一些性格因素对不同学科的学业成就具有共同影响,而另一些性格因素只对部分学科的学业成就有影响,提示不同性质的学科对学生的性格特征具有不同的要求,文章结合关于这个问题的一些其他研究,针对非智力因素概念的缺陷引出的具体研究上的困难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在学校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性格教育,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