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9 毫秒
1.
<正>一、组建学校突发灾难应急体系的必要性我国位于全球两大地震带之间,东临环太平洋地震带,西南为地中海-喜玛拉雅地震带,不仅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而且也是世  相似文献   

2.
裴斯泰洛齐是19世纪瑞士著名教育家,他的教育理论在经历了中国化的传播与发展之后,对我国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对我国学校体育产生的影响还未能很好地揭示。文章对裴斯泰洛齐有关学校体育观表述如下:儿童体育教育是实施儿童德、智、体、劳和谐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儿童体育教育应符合儿童自然的运动天性;儿童体育教育应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家庭是儿童体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根据以上观点,提出了在未来中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中值得借鉴的几个方面:(1)进一步加强体育的育人功能,强化体育与德育、智育的联接,以提升学校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2)重视家庭教育和幼儿教育,开发婴幼儿体育,加强婴幼儿的身体锻炼,打好婴幼儿健康身体的基础;(3)儿童的体育教育必须符合儿童运动的天性,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按难易、分级分阶段进行,符合儿童学生成长特点;(4)重视体育教学的直观教学法,提高儿童体育教学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大型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和大型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的诱发因素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对大型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干预,必需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机制:建立信息交流及安全系统、建设专业的防爆队伍、以及加大教育和宣传对突发出共事件的正确认识,提高公众的危机心理等措施.  相似文献   

4.
普及和发展农村学校体育教育的对策研究陈雪良,吴全泉,金钦昌(海盐县教育局)(嘉兴市教委)(杭州大学)农村学校体育是整个学校体育的重要部分,农村学校体育的普及和发展必将带动整个学校体育的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各省经济、文化、教育等发展很不平衡。如何根据各...  相似文献   

5.
魏磊 《体育科研》2016,(1):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育实习研究综述彭贻海(湖北大学体育系武汉430062)姚满红(湖北省税务学校武汉430060)教育实习是学校教育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践、检查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工作能力的有效措施。我国高校体育系科教育实习的现状如何,国内外体育教育...  相似文献   

7.
魏磊 《体育科研》2016,(2):78-81
学校体育运动竞赛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方式,以上海市学校体育竞赛为例,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学校体育竞赛进行分析,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体育竞赛是指在学校范畴内学生参加的体育竞赛活动,按照组织单位可以分为校际体育竞赛、校内体育竞赛、学生自发组织的体育竞赛;(2)我国学校体育竞赛目前存在着竞赛及参与人数少、与体育教学相脱节、竞赛文化不浓厚等问题;(3)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导向不明以及安全顾虑等是影响其开展的主要原因;(4)应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积极引导、丰富竞赛项目、完善评价制度、加强学校体育竞赛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8.
刘春阳 《体育教学》2008,(12):46-46
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问题,已成为社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关心的热点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家长和学校却只重视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缺乏对孩子有效的安全教育,以致他们缺乏安全知识、防范意识、救护常识以及逃生自救和应急救人的技巧方法。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它各种因素,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高校安全教育进行实证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在高校开设安全教育与自卫防身课、利用大学生体育社团开展安全教育竞赛、军训中增加安全教育科目、院系之间举行生存技能比赛等课内外一体化的安全教育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危险防范意识,提高大学生面对危险和灾难时的自救能力,实现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上知和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学校发生的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给学校的公共安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安全也是学校教课和活动中考虑的首要因素,然而体育活动的本质又决定着意外发生的风险性,具有不可预测性和迅速扩散性,具有潜在的威胁性和严重后果等特征。学校体育活动中,因为存在多种因素,为了防止意外伤害的恶性循环,让校园体育活动往健康有益方面发展,应建立管理制度,按照以人为本、预防和应急并重,遵循教育和管理结合的原则,校园的公共安全加强法律的支撑以及对学生体育知识和安全知识的教育,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从体育的本质功能角度阐述通过学校体育教学使灾难教育形象化,提高可操作性,使灾难教育通过体育教学——拓展训练的模式从宣传教育转向实践演练,从而提高学生的防灾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12.
安全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抓好学校体育课中的安全教育是我们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调查学生体育教育的安全教育现状,并就学校小学生安全教育问题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把安全教育纳入正常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宣传安全教育与培训;改善小学的办学条件;安全教育内容设置分低段和高段。  相似文献   

13.
学校安全教育是办好让人民满意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当前,我国学校安全教育还存在安全意识淡薄、专业师资短缺、课程建设体系不完善、资源保障不充分、推进机制不健全等问题。提升学校安全教育高质量发展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找准中小学校安全教育人才培养的专业载体,加强中小学校安全教育顶层设计和课程体系建设,提升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硬件设施的规划布局,构建中小学校安全教育的“六动六全”机制。  相似文献   

14.
大型体育活动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干预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勇  徐小峰  宋桂梅 《体育与科学》2006,27(3):17-20,12
研究目的:大型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的干预与对策。研究方法:采用查阅资料,分析和研究大型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阐述了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分类,分析大型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的诱发因素。研究结果与结论:对大型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进行更完善的干预,需要在健全法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预警体系、信息交流系统建立、专业队伍建设、建立应对大型体育活动突发公共事件的预案,以及对教育大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正确认识上进行建设和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体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教育思想受社会政治、经济状况制约。本文试图通过回顾我国近现代各个时期的社会特征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总结研究学校体育教育思想的发展规律 ,探讨新世纪符合社会发展及体育自身特征的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一、我国近现代社会各阶段特征对学校体育教育思想发展的影响(一)辛亥革命前后军国民主义的体育教育思想辛亥革命前后军国民教育占据学校体育教育思想主导地位。军国民教育是清末从日本传进来的 ,清朝政府用它对国民进行军事强制训练 ,把兵式体操列为学校必修课 ,以巩固自己…  相似文献   

16.
通过层次分析等方法,进行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内容的筛选和结构体系的构建。我国学校体育生命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逃生技能教育、珍爱生命教育、生活安全教育和运动安全教育4个1级指标和越障逃生、生命意识、安全救护、保护技能等18个2级指标结构体系主要包括组织体系、课程体系和评价体系3个方面。其中,评价体系主要包括了逃生技能、运动安全技能、救护技能、安全教育理论知识、生活安全等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17.
刘丹宁  倪仲贤 《精武》2013,(17):44-45,47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以及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以学校体育课程教育为切入点,从当前我国校园突发性事件频发及相应伤亡数字骤升的现实出发,用述了学校应急生存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得出造成当前学校应急生存教育瓶颈的主要因素在于缺乏一个行之有效的主渠道。基于此,探索性提出以体育课程实施应急生存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教育要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教育必须面向现代化,而且通过改革教育思想、体制、学制、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来为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要现代化,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体育也必须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学校体育是一个多功能、多目标的系统,要面向现代化就得进行整体改革。所谓学校体育的整体改革就是对学校体育进行总体设计,使之各组成部分形成一个最佳组合。下面谈谈学校体育整体改革的一孔之见。一、体育教育观要现代化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全面发展的四化建设合格人才的重任;所  相似文献   

19.
王春芳 《体育师友》2010,33(3):61-62
近期多家媒体报道了"山东学生冻死事件"和"湖南校园集体踩踏事件",一时间,安全问题再一次成为家长和社会关注的焦点,因为导致上述事件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安全意识和逃生技能,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安全教育仍是当前学校工作的盲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整体、联系的大历史观,以标志性历史事件或重要时间节点为依据,从纵向上将我国体育体制的嬗变历程划分为源头、过渡、形成、定型、发展、调整、完善和趋向八个阶段。在总结分析不同时期管理特点的基础上,从宏观上将我国体育体制归纳为军事动员型、党政军融合型、职能衍射型、部门全能普化型、部门间有限分工型、契约法治型、非常规任务驱动型和生态系统治理型八种组织模式。结合体育发展目标,阐述了每个历史阶段体育体制改革的核心议题:(1)"国家建构"的历史使命;(2)"新体育"的任务目标;(3)"普及和经常化"的指导方针;(4)"举国体制"的制度安排;(5)"体育社会化"的发展导向;(6)"六化六转变"的改革目标;(7)"办好奥运会"的中心任务;(8)"建设体育强国"的战略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