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学生"如何学"是教师"怎样教"的前提,而学生的认知风格则直接影响学生"如何学"。文章以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这一对较稳定的认知风格为切入点,探讨汉语课堂中常见的四种汉字教学方法如何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进行可行性调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学生"如何学"是教师"怎样教"的前提,而学生的认知风格则直接影响学生"如何学"。文章以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这一对较稳定的认知风格为切入点,探讨汉语课堂中常见的四种汉字教学方法如何针对不同认知风格的学习者进行可行性调整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学生生命场域"是指在教育参与者相互之间所形成的一种以知识的生产、传承、传播和消费为中介,以学生生命自由张扬与完满发展为旨归的客观关系网络。学生生命场域作为教育场域的子场域,具有区别于其他场域、其他视角的特征,即社会性、相对客观性、角色多样性、主体间性以及对话性。同时,学生生命场域不仅是一种本体论的承诺,更是一种研究视角,隐含着丰富的教育意蕴。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大量的阅读可以使学生巩固、扩大词汇量,拓展语言、文化知识,增强英语语感和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听、说、写、译等其他语言技能的提高。因此,长期以来,阅读已经成为英语教学和研究的核心和重点。那么,学习者的认知风格不同,就会对同样的知识,从不同角度进行编码,形成不同的认知图示,进一步影响其阅读信息接收速度和准确程度。同时,不同的认知方式必然使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倾向采用不同的策略,从而产生不同的阅读效果。本文根据场依存和场独立型认知方式的定义及其基本特点、场依存-独立型学生学习行为的差异、以及场依存或场独立认知风格与语言学习的关系,探讨了场依存—独立型认知方式与学生阅读的关系,并从三个方面提出了英语阅读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5.
好的语文教学应该构建一些生机盎然的场域,比如点燃童心的"磁力场",情感熏陶的发现场,余音袅袅的延伸场。只要你想,只要你大胆,只要你创新,教师尽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摇曳生姿的"语文场"。但愿在这样的场域中,孩子们能够尽情亲近语文,发现语文,享受语文。  相似文献   

6.
许子柱 《考试周刊》2015,(9):187-188
本文借鉴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班级环境中的学生心理、行为方式及形成原因,通过对"班级场域"、"资本"、"惯习"等概念的梳理,初步阐述三者的关系,并针对班级场域中改造学生惯习提出应对策略:以文化资本积累为中心,构建学生发展目标体系,催生学生的学习惯习;以制度建设为保障,营造和谐的学习场,强化学生的学习惯习;以教师的各种资本为资源,创造成长机会,增强中等及后进学生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7.
"情意气氛浓郁,教材—教师—学生—学生间信息交流频繁,相互激发,学生读写听说思活动展开充分,学习状态积极"这样一种成功的课堂教学不正像一个"场"吗?在这样的教学"场"中,每个学生都仿佛是一个带电"粒子",接受"场"的作用,并且作为"场"组成的一分子,发挥自身能量,产生交互作用。在这样的"场"作用下,教学主体可实现能量升级——思想、情感、意志等人格因素和语文能力得到整体提高。我把这种理想的课堂效应,称之为语文课堂教学"场效应"。  相似文献   

8.
学习者的词汇习得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认知风格是最为受到关注的因素之一。本研究发现,场独立型的学生更倾向于习得词汇的方式去学习,而场依存的学生们相反。因此,在外语教学中,针对不同的认知风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促进二语学习。  相似文献   

9.
试论教学场域中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教学是各种权力较量的社会场域。其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因拥有不同的资本而分别处于不同的地位,形成权力的"差序格局":教师具有绝对权威,学生则分别拥有不同的社会地位。然而,教师的权力膨胀是一种假象,其深层原因在于教师的课程权力被剥夺。在教学场域中,教师只是虚假的权力主体,进而导致学生话语权力的丧失。  相似文献   

10.
英语专业学生场独立/场依存的认知方式与学习策略选择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场独立的学生较多地选择形式操练策略更有利于英语的学习,而场依存的学生较多地选择功能操练策略更有利于英语的学习。因此,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认知方式的学生,引导其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其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中小学教师应如何使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进行科研,并认为行动研究可以加速教育科研“产业化”。行动研究以合作的定性研究为主,实地研究和反思是行动研究的关键,日记是重要的环节。本文以笔者正在研究的一个课题为例对行动研究的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2.
学分制语境中以人为本的教材建设与管理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指教育者要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满足学生的学习、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为学生的个性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学校的教材建设和教材管理也应以人为本,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尊重学生个性的理念和服从学生市场选择的理念。  相似文献   

13.
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文章通过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尤其是2003年6月24日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的学习,对我国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田径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对改善当前田径教学现状的几点建议,供高校体育管理者及体育教师参考:1,明确为《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服务的指导思想;2.正确对待快乐体育教学,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3.田径理论课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4.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和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5,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是全面推进田径教学的基本保证。  相似文献   

14.
论“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工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人为本”教育理念,适应了时代要求和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创新和发展。“以人为本”教育理念,要求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必须转变传统的管理思想,进行教育管理制度的创新,确立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管理理念,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材,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学生工作师生"双向互动",推进大学生"三自"管理,是当前创新学生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本文从当前我院学生工作管理现状出发,认为要创新学生管理模式,必须确立学生政工干部与学生双向互动的教育管理思想,通过在实践中推进"三自"管理,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潜能,做好学生工作,培养出更多适应社会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测试与建档系统存在使用广度不够、教育功能不强、互动功能较差、学生信息的动态管理缺乏等问题.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设想把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设计在系统中,并从建构模式方面进行积极思考,以增强大学生心理测试与建档系统的教育功能、互动功能和实现学生信息的动态管理等为目的,且可与Internet网络进行链接,扩大教育受益面.从而构建出一种新型的"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索出一条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深入教育现场考察学生的“经济生活”,可以重新认识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教育生存。作为“经济人”,学生所体验的独特而广泛的“经济生活”,具有深刻的本体价值、学科增长价值和自我建构价值,推动我们把握学生的全面本质、推进经济教育。从经济关系考察进入教育场域中的“经济资本”审视,学生的“经济生活”呈现出客观的权力图式。“经济资本”的领导者确定不同资本类型的“兑换比率”、等级序列,获取“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逐步实现资本的累积、越界与延伸。以此建立起来的经济团体具有学习意义、知识生产意义、主体性意义,产生了迥异于学校教学的自我学习模式、民间知识生产、自我经济成长的教育方式。但是,资本数量差异形成的“区隔”造就了“资本弱者”,使每一个人都成了资本的“片面拥有者”和“异化生活者”,带来了“反学校”的倾向。学生“经济生活”构建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有可能使学校成为复制社会分化和固化的场所、瓦解学校的精神向度,降低学校的育人能力,产生损害人类共性价值的经济伦理,需要我们的干预和批判。  相似文献   

18.
在高等院校实行学分制条件下,提高对大学生的教育管理效能,要做到:树立大学生教育管理的新理念;完备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教育管理的个性化、法制化、民主化;构建新型的教育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9.
在辅导员工作中渗透对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辅导员工作不是简单的劳动,也不是纯粹的管理,其中蕴含着多种教育因素。如何把管理过程内化为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在管理中渗透对大学生"三自"能力的培养,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要求。辅导员应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同时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即要让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相似文献   

20.
谭斌 《教育学报》2005,1(5):32-41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广泛展开,“学生的需要”这个口号被用来作为许多教育改革活动的依据甚至“旗号”。本文就此概念进行了历史的、逻辑的分析,指出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和伦理性,并不能简化为其主观的“我想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时代中国教育理论对“学生需要”的建构过程和建构逻辑。最后,本文将“学生的需要”与“生活世界”、“学生的经验”等概念作了必要的区分,并简要梳理了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