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郑志鹏教授和李金教授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τ轻子和粲物理研究”,经4年的工作后于1996年6月结题。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麻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在验收意见中作了如下评价:“本项目所研究的粲物理和τ物理是当前粒子物理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上展开了有关J/ψ物理、ψ′物理、τ物理、D物理和D_S物理的研究取得了若干国际领先的重要成果…,受到国际高能物理界的好评与重视,在国际高能物理会议和国际轻子光子会议上被多次引用,部分结果已被国际权威的粒子数据表所采用”,“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为基地的中国国内的高能加速器实验物理取得了重要进展,并在国际高能物理界开始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2.
罗辑 《今日科苑》2014,(3):94-95
正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担心重子对撞机实验可产生微型黑洞和奇异物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重子对撞机将获得进一步的升级,专家认为升级计划需要一个风险评估,重子对撞机之所以要升级是因为科学家试图通过更高的能量来进行粒子对撞实验,目的是生成夸克-胶子等离子体,但有研究人员认为高能粒子的对撞过程可形成一些奇异粒子,比如一些亚原子粒子,甚至是微型黑洞。英国皇家天文学家Martin Rees警告称对撞机产生的奇异粒子可能把地球变成一个高度致密的球体。  相似文献   

3.
相对论性重离子碰撞可以在极短的时间里在原子核尺度范围内实现极高温度和极高密度。研究这种极端条件下的核物质特性,对于认识新的物质形态——夸克胶子等离子体、认识宇宙起源有重要的意义。高能重离子碰撞物理是核物理、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大型强子对撞机(LHC)将于90年代末期建成,它们将提供前所未有的良机去研究超高温、超高密度的核物质。  相似文献   

4.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简称BEPC,是目前我国建造的规模最大,技术要求很高,并具有一定国际影响的大型科研工程。它主要由注入器、储存环、探测器、数据处理中心和同步辐射产生区组成。建成后既可进行高能粒子物理实验,又可产生同步辐射光进行材料、生物、医学、化学、物理等方面的科研工作。对撞机是六十年代以后才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加速器,由于具有投资省、有效能量高等优  相似文献   

5.
叶铭汉是我国著名的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粒子探测技术专家。参加领导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研制,并全面负责北京谱仪的设计和建造。北京谱仪建成运行以来,已取得了一系列国际先进水平的物理成果,做出了至今最精确的τ粒子(τ念作陶)质量测量等,在国际高能物理学界占有一席之地。近日,记者采访了这位功勋卓著的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为读者呈现一个科学巨匠的风采。  相似文献   

6.
冯越 《百科知识》2011,(12):15-16
大型强子对撞机目前的主要工作就是寻找"上帝粒子"。它是由英国人彼得?希格斯等物理学家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种基本粒子,在粒子物理学界被称为"希格斯粒子",因为它被认为是物质的质量之源,所以被称为"上帝粒子”。寻找“上帝粒子”目前已成为整个物理学界研究的中心。科学家为什么要一直寻找它?它的发现对人类有何意义?  相似文献   

7.
据国外媒体报道,大型强子对撞机最近在进行原子粉碎实验时检测到了一个新的亚原子粒子.这是一个美丽的粒子。新发现的粒子早已被理论所预言.但从未被发现。  相似文献   

8.
北京谱仪(简称BES)是中国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在用于研究基本粒子性质、探索物质最深层结构的探测实验设备中,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唯一的高能探测器。1984年10月,由邓小平同志亲自奠基,在北京西郊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院内,开工建设以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北京谱仪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彼得·希格斯,因为"他们在理论上发明了一种机制,解释了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并且其预言的一个自旋为零的粒子被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和CMS两个实验所发现,从而在实验上确认了该机制[1]"。在粒子物理学  相似文献   

10.
正原文如下:在粒子物理发展过程中的所有实验结果,都可以用三类基本粒子(即轻子’夸克和规范玻色子)和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和引力相互作用)加以解释,这就是关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它在长期的探索和研究中已经逐步形成了。1990年在新加坡召开的第25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上对这个标准模型的评价是"标准模型理论令人注目地成功经受了所有实验的检验,超出标准模型理论的实验结果一个也没有  相似文献   

11.
"上帝粒子"是物理学上一种叫希格斯的粒子的俗称。这种粒子在理论上非常重要,所有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都是靠它获得质量的。2012年7月,欧洲核子中心的科学家宣布,他们在大型强子对撞机上发现了疑似希格斯的粒子。经过一年多的后续研究,现在他们越来越确信,新  相似文献   

12.
物理学在20世纪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对物质微观结构的认识实现了3次重大的跨越,粒子物理的成就为其顶峰。世纪之交的中国粒子物理学,应当面向世界科学前沿,结合中国的国情,认真制订中国粒子物理的发展战略。在国内充分利用BEPCII进行粲物理精确测量前沿的研究,同时选择有特色的非加速器物理实验,如粒子天体物理实验、宇宙线观测、中微子物理实验等。我们应大力加强国际合作,重点搞好LHC实验,并积极部署大型直线对撞机的国际合作。高能物理研究基地还应当积极为其它学科提供先进手段和大型平台。  相似文献   

13.
2013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了弗朗索瓦·恩格勒特和彼得·希格斯.因为“他们在理论上发明了一种机制.解释了基本粒子的质量起源.并且其预言的一个自旋为零的粒子被位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ATLAS和CMS两个实验所发现.从而在实验上确认了该机制”。  相似文献   

14.
基于本刊19期发表的《对称与不对称可融为同一模式结构及其证明》的基础上,现展开应用。继续按原既定的采用结合查质数表(亦称素数表)的操作方法,尝试其在对撞机物理实验中所产生的正反核子、正反原子质量数进行了模拟,皆与实验数据相符,其不对称含义并与粒子物理学科中的基础内容亦能一一对应,与主流观点亦不相冲突,该文中所提出的数学整体性观点和科学整体论方法,丰富了数学与物理这两门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并涉及正反粒子物理的前沿研究,通过对加速器和对撞机的运行能量数据分析、统计对照亦相吻合,有望专家们在粒子物理和探索反物质中能进一步结合探讨与应用。总之数理两方面的真实性预示着一门新的边缘的交叉学科即以形成。  相似文献   

15.
陈国明,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多次赴欧洲核子中心进行合作研究,2000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粒子物理实验,目前参与国际空间站阿尔法磁谱仪(AMS)的反物质和暗物质研究、欧核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的紧凑缪子线圈(CMS)项目,CMS中国组负责人。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I0001-I0001
中国科学院大学粒子物理实验团队他们通过分析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的BESIII实验数据,观测到一个新粒子Zc(4025)。  相似文献   

17.
刘钰 《内江科技》2010,31(9):26-26
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是当前高能物理研究的主题。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是目前世界上能量最高的强子对撞机,它的物理目标就是精确检验标准模型从而寻找超出标准模型新物理存在的证据:本文简要介绍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和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上标准模型的检验  相似文献   

18.
物理学奖集中研究物质最基本的构成情况的荷兰科学家赫拉尔杜斯·霍夫特和马丁努斯·韦尔特曼被授予1999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嘉奖词说:“两位研究人员由于为粒子物理学理论提供了更坚实的数学基础——尤其是揭示了粒子物理学理论如何可以用来精确计算物理量——而  相似文献   

19.
网格技术--因特网的未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随着科学的进步,世界每时每刻都在产生着海量的数据和信息,大规模的科学计算对计算机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西欧高能物理实验室(CERN)正在计划建立一个新型而巨大的粒子对撞机,它将产生数十亿比特的数据,即使是并联了数千个处理器芯片的巨型计算机,也会在这样的计算量面前束手无策.  相似文献   

20.
小辞典     
高能粒子加速器这是加速各种粒子(如质子、电子等)达到很高能量,以供原子核物理学等科学技术部门研究之用的巨型仪器,类型有好些种,用途各有不同。粒子能量以电子伏为单位,一电子伏就是一个电子被电场所加速通过1伏特电位差而具有的能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