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论奥林匹克文化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7  
熊斗寅 《体育学刊》2005,12(1):11-14
奥林匹克运动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国际化现象。因此,从化的视角来审视奥林匹克运动十分必要。奥林匹克化是以西方化为主导的多元化;奥林匹克化是以教育为核心、体育为载体的化;奥林匹克化是具有远大理想和催人向上的先进化。  相似文献   

2.
试析在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方法,在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和哲学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不同历史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契合上,探讨了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渗透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线网络一经产生就与奥林匹克运动化的传播结下了不解之缘。网络空间中同质化和异质化这两种不同的化牵引力,势必引发网络化冲突与网络化合作两种主要的网络化态势。在分析“人奥运”的真谛与奥林匹克主义的本质相同的基础上,提出新世纪弘扬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化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文化学的角度研究分析了中西方体育的文化背景,在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应对以及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互动发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途径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在论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质的基础上,从社会转型期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所处的尴尬境地与奥林匹克运动全球化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两方面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社会背景,探讨了新世纪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创新的途径必须批评地继承传统文化,综合创新中西文化,构建出民族性、世界性的民族传统体育体系和理论框架,以北京奥运会为契机,实现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全面振兴。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北京奥运会对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讨论北京奥运会主题与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渊源的基础上,探究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关系,进一步论述北京奥运会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全面发展所产生的深刻影响与后奥运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   总被引:34,自引:7,他引:27  
韩志芳 《体育学刊》2002,9(2):53-55
运用献资料和比较研究,分析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差异和共性,研究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民族传统体育的危机和发展。结论: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应求同存异,相互促进;民族传统体育在走向世界的同时,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民族传统体育适于走多元化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8.
体育全球化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传承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为代表的西方竞技运动,成了当今世界体育文化的主体,其“全球化”取向对包括其他非西方的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文化史上曾留下了光辉的一页,面对西方体育的强势渗透和原有生存环境的逐渐消失,中华民族传统体育必须做出相应的变化,寻求与新环境的适应,在变化中得到发展。文章对“全球化”背景下当代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就如何传承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相似文献   

9.
论中华武术与奥林匹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它源于中国,属于世界。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影响最大的文化形式。接纳武术进奥运会,是促进东西体育文化交流及当代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0.
奥林匹克运动足以体育为载体,教育为核心的国际文化运动。它的发展不仅对于现代体育的国际化、社会化和科学化起到积极作用,而且对于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也有一定影响。本文提出奥林匹克运动的概念并从5个方面论述奥林匹克运动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从国际奥委会的改革展望奥林匹克运动的未束发展,与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李香华 《体育学刊》2002,9(5):20-22
中国传统体育与现代体育具有相容性。现代体育既是国际体育的发扬,又是对传统体育的发展。现代体育的发展方向便是体育现代化。它包含着体育走向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信息化等。研究中国现代体育与体育现代化,对于发展体育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21世纪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来看,应该是国际体育民族化和民族体育国际化。当代武术运动发展应加强其教育传承,促进武术运动的本土化教育,并把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体育国际化的一个切入点,通过对传统武术文化的教育传承研究,架起技术层面和文化层面相联系的中间桥梁,促进传统武术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广泛传承。  相似文献   

13.
竞技武术国际化综论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判断等方法,对竞技武术的形成和发展作了历史、文化、体育多学科的综合探析。认为,竞技武术是中西融合的产物,它经过3次中西融合才实现了国际化。北京申奥成功,竞技武术应及时提升和在奥运会层次上进行第四次中西体育文化的再融合。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展开国际化进程是大势所趋,文章结合我国民族传统体育自身与外在双方面因素,分析其国际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以及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制约问题,从多角度辩证的探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展开国际化进程的战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校体育改革与民族体育项目的发展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与作用的阐述,提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重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教学实践证明,让学生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培养他们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运用民族体育项目进行体育锻炼是提高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中国武术国际化再认识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永辉 《体育学刊》2006,13(3):58-60
文化全球化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国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1)中国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2)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3)要维系武术传统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4)传统武术套路和竞技武术套路更适合中国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易经>、<尚书>和<诗经>3部形成于前轴心期的典籍,认为体现在<尚书>、<诗经>和<易经>3部典籍中的中国文化的一些基本特征,影响了中国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和方式,在当代中国人的体育生活中仍然能强烈地体现这些影响的存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首先界定了媒体体育宣传的概念,然后围绕中国政治经济、体育事业以及媒体技术的发展这三个历史划分的维度,将改革开放以来媒体体育宣传分为兴起、发展、突破三个阶段;并以奥运宣传报道为例分析了媒体体育宣传实践的主要内容;最后探讨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媒体体育宣传观的演变,认为其宣传观是沿着宣传性、信息性到公共性的路径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21世纪初中国体育的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社会历史大变迁的今天,在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中国本土体育文化产生了文化本体的变迁,面临着整合创新,既要进一步完善中国体育的本土化,又要逐步实现体育的国际化,正确处理好体育文化本土化与国际化的辩证统一,探讨中国体育国际化的思路和方法,发展新时期中国体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