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创意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圣火点燃仪式历来都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受关注、最为引人注目的组成部分。作为一个创意行为,点火仪式被看作是整个奥运会开幕式上最具画龙点睛的一笔,是开幕式水准高低的判定标准之一。文章通过对历届奥运会的点火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中华民族特点,提出可供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点燃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从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的开幕式上,都要举行点然奥林匹克圣火仪式。充满青春活力的运动员,手持火炬跑进运动场,用从古希腊奥林匹亚赫拉神殿的祭台上引来的火种——圣火,点燃运动场内的火炬。圣火昼夜不熄,照耀着运动会的上空,祝福着全世界人民永远和平、幸福。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演绎法,对上世纪80年代以来奥运会开幕式文体表演进行研究与分析,总结归纳出当代奥运会文体表演的艺术特点为:展现举办国历史文化特色;科技造就的视觉艺术奇观日益彰显;展示宏大的艺术气势;弘扬奥林匹克文人精神;文化生态日趋丰富与多元;点火仪式求新求异.当今,奥运会开幕式成为各承办国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在后奥运时期,广州亚运会开幕前对该领域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取长补短、规避瑕疵,以期对我国今后大型运动会开幕式文体表演的策划方案起到一定的理论引航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刚刚结束的都灵冬奥会上,点燃圣火的方人两次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纵观以往各项综合性比赛的点火方式也不外乎两条路,一是高科技,二是民族精神。大型运动会点睛之处往往就在于一个“火”字,点燃圣火也是开幕式的压轴大戏和重中之重,同时也关系到开幕式的成败,像“一箭射国”“水火交融”等点火方式至今让人难忘,而每一届运动会人们都在期待一个全新的点火方式,希望能够看到精彩的、好玩的、出奇的、令人震撼的火炬点燃仪式,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相似文献   

5.
奥运会主题歌是奥运会的文化艺术标志和组成部分之一,是传承奥林匹克文化的重要载体.奥运会主题歌的演唱是历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组成部分.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在简单中创造神奇、展现中国深厚民族文化的同时,起到了传承奥林匹克文化应有的功效.  相似文献   

6.
1936年8月1日下午,第十一届柏林奥运会开幕式上,在十万多观众的注视下,曾获第一届奥运会马拉松冠军的希腊著名运动员斯皮里东·路易斯,高擎从奥林匹亚灵山点燃的火炬跑入运动场,庄严地点燃了“奥林匹克”圣火,将开幕式  相似文献   

7.
在1920年安特卫普第7届奥运会开幕式上,为悼念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阵亡的协约国将士,主会场上点燃了象征胜利和光明的奥林匹克火焰。这是现代奥林匹克史上第一次点燃奥林匹克圣火,但与以后奥林匹克火焰不同的是,火种不是从奥林匹亚采集,也没有进行火炬传递。1934年国际奥委会在雅典作出了决定,恢复古奥运  相似文献   

8.
北京奥运的三大科技课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京 《新体育》2004,(1):22-23
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先进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围绕奥运会从事的每一项活动都有着高科技成果的影子。竞技场上的奖牌固然最终成为人们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志,但是,反映人类文明水平的现代科技更是奥运会举办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尺度。科技奥运已经被北京奥组委作为三大理念之一提出,那么,2008年,北京将会向世人展示哪些高科技成果?北京面临的有哪些课题?课题一:在珠峰点燃圣火在奥运会的诸多活动中,奥林匹克火炬传递是一项最神圣的活动,是历届奥运会的文化主题活动,也是东道主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向世  相似文献   

9.
了解奖牌背后的文化和价值有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奥林匹克运动.从对历届奥运会奖牌的分析发现:奖牌所表现的文化特点主要有宗教神话、健与美、和平精神、圣火文化以及举办国文化等;奖牌价值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主要包括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0.
1920年,第7届奥运会在比利时的安特卫普举行。力了纪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牺牲的协约国将士,经组委会讨论通过,在会场中点燃焰火,以象征和平。当绚丽的焰火燃起时,场面极为壮观庄严。为了发扬奥林匹克的精神,传播友谊与和平,1928年奥委会通过决议,正式规定在开幕式上要举行隆重的仪式,点燃圣火台上的火炬,以火炬燃烧与熄灭象征开幕与闭幕。同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市举行的第9届奥运会上即执行了这一决议。当时按照古代奥运会的传统,在希腊奥林匹克山上用凸镜点燃圣火火炬,途经希腊、南斯拉夫、奥地利、德国而进入荷兰,最后在开幕式上按规定…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视角分析奥运圣火点燃仪式的文化价值,从文化学的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面解读奥运圣火点燃过程中所蕴含的理念与创意,从而深入理解和传承奥运文化。奥运火炬作为奥运精神的物质文化载体,其设计造型对彰显东道主本土文化与教育传播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奥运火炬传递作为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前奏,具有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功能,体现出明显的文化特性,符合奥运文化的发展要求;奥运圣火点燃更是整个开幕式中的核心环节,是主办国对奥运情感的抒发、奥运精神的理解、奥运承办的勇气的现实见证,为体育、艺术、科技精髓的融合提供了现实舞台。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世界的竞技体育,集中体现了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推动了全球体育社会的发展,甚至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展现了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力量。随着人们对"更快、更高、更强"的追求,引起了竞争的加剧、巨大利益的驱动、全球范围内多种文化的交融以及高科技的介入,竞技体育面临着毁灭性的危机。人们对奥林匹克格言的与奥林匹克的中心思想"人的和谐发展"相违背。研究现代奥运会的发展现状,从人文主义的角度,分析奥运理念与人文精神矛盾的存在,强调只有平衡和协调竞技体育中的各方面矛盾,才能使其更好的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试析在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方法,在民族审美心理基本特征和哲学基础上,从文化的角度研究分析了奥林匹克运动冲击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的不同历史文化之间的冲突。在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契合上,探讨了面对西方体育文化的强势渗透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中国接受奥林匹克的过程也是一个中西方文化交流,碰撞的过程。因此,探讨奥林匹克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及其内涵是很有意义的,文章在阐述了体育与古希腊的文化渊源,奥运会的文化精髓,奥运会的法权精神,体育的人生精神,体育与社会道德的关系之后,对我们的申奥理念以及奥运文化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三大理念之一,是奥林匹克运动的核心和灵魂。然而,在对待这一问题上却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呼声,笔者分析了中西方人文精神与人文危机的根源及其发展现状,从西方视角下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人文危机进行全面审视,目的是为弘扬"人文奥运",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的精神与体魄的和谐发展,展示中国文化厚重和魅力,为我国人文奥运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参考与依据。奥林匹克运动是当今全世界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社会运动,在这三个理念中,惟有"人文奥运"含义最深,意义最大,群众的参与性最强。北京奥运要利用这次难得的契机,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交融,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使之成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财富。虽然在世界范围内还存在不同的呼声,但是在全球化和人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今天,我们更要利用这次难得的契机,宣传奥林匹克精神,宣传"人文奥运",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为世界的奥林匹克运动,为世界的和平、友谊、和谐、进步,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运动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和调查访问法,对中国发展奥林匹克运动取得的成绩、经验,以及存在问题和发展思路等进行了探讨,旨在进一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发展奥林匹克运动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采用举国体制、健全相关组织、竞技体育先行、重视奥林匹克运动的教育和宣传等,是我们的宝贵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奥林匹克运动本质的认识与开发不够、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的发展欠协调、政治色彩过浓而人文精神不足、积极输出民族文化不够等。  相似文献   

17.
论体育文化理想的和谐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寻求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理想和奥林匹克理想的和谐元素,发觉它们能为和谐社会提供精神资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蕴涵在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奥林匹克的“费厄泼赖”与“规则、秩序”追求曾被中国文化缓行或忽视,其隐喻的社会理想具有时代价值。奥运会体现奥林匹克理想,但不该承担政治斗争的重负。体育文化理想与和谐社会理想的一致性与对话基础是追求人的全面发展,并促进社会进步。体育文化理想的和谐诉求能为和谐社会的民族凝聚力、社会道德规范和良好的文化环境提供重要的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18.
中华武术与奥林匹克的差异,归根结底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是中国几千年沉淀的民族文化心理与奥林匹克运动思想的差异。武术要加入奥运会,不能一味迎合奥运会的规则,以抹杀武术特有的民族性和个性为代价,而应该求同存异,以武术的厚重文化积淀吸引全球目光,把武术这一国粹推向世界。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奥运消费的内涵及类型,对于北京奥运消费形成消费热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人力资本增值,利于国民经济建设;提升区域经济产出,推进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增长等进行论述。评估了北京奥运消费的规模,认为节约、勤俭办奥运是国家奥运消费的目标取向;共赢是企业奥运消费的目标取向;实现以人为本、和谐消费是个人奥运消费的目标取向,针对这些目标提出了不同的引导政策。  相似文献   

20.
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奥运会报道历来被称为“奥运第二战场”,全世界数十亿公众都是通过媒体来了解奥运会。从某种角度来说,历届奥运会都是“媒体制造”,但媒介奥运与真实的奥运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距离。现代奥运报道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异化与背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强烈的政治化倾向,与奥林匹克的和平精神背离,金牌至上、总以成败论英雄与奥林匹克的参与精神相悖,商业气息严重与奥林匹克公正精神背离。构建奥运与媒体的和谐关系,回归奥林匹克精神本质是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