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30 毫秒
1.
作为我国现代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奠基人,杨昭悊、李燕亭的图书馆学行活动是相当重要的文献史料,而学界对其关注和研究较少。文章阐述了杨昭悊译介《图书馆学指南》的缘由及其撰著适合中国的《图书馆学》的自觉与影响,评述他赴美途中对日本图书馆的报道与推介,考察他与李燕亭在西美时的友谊及归国后图书馆实践,以原始史料复原两位图书馆事业先行者鲜为人知的学与行,透过个案触摸中国图书馆事业与学术发展起步阶段热切激荡的历史脉搏。  相似文献   

2.
李燕亭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开创者和奠基者之一,其《图书馆学讲义》构建了一个简明精炼、逻辑严谨的图书馆学体系,颇具中国特色,是目前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和本土化研究中值得借鉴的成果之一。这位本不该被遗忘的中国早期图书馆学人,其图书馆学著述却长期被尘封在历史深处,其不乏真知灼见的图书馆学思想至今仍处于被遮蔽状态。  相似文献   

3.
杨昭悊早年图书馆学行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我国现代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的重要奠基人,杨昭悊先生早年的图书馆学行活动是相当重要的文献史料。阐述了杨先生译介《图书馆学指南》的缘由及其撰著《图书馆学》的自觉与影响,评述杨先生赴美途中对日本图书馆的报道与推介,考察其早年图书馆学行活动,以原始史料复原这位早期图书馆事业先行者令人尊敬的图书馆精神与情怀。  相似文献   

4.
2013年10月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图书馆事业和中国图书馆学发展史论丛——张树华教授论文选集》,汇集了张树华先生关于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学研究的精华,该书不仅阐述了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也首次探讨了中国图书馆学的学术渊源及不同时期的学术进展情况。该书体现了张树华先生在图书馆事业史和图书馆学术史研究中征文考献的信史特征。  相似文献   

5.
1934年刘国钧先生出版了阐述其图书馆学思想的《图书馆要旨》。《要旨》汲取了他所学到的西方图书馆学知识,着眼于中国图书馆事业实际,全面说明了图书馆学的原理和图书馆的性质、功能、特点及其组成要素,以及图书馆学研究的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等,堪称我国图书馆学的奠基之作。《要旨》所表述的图书馆学思想既有杜戚的实用主义,又有巴特勒的科学精神,并有机地将其结合,避免了他们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6.
戴煜滨 《图书情报工作》1997,41(5):18-21,55
以李小缘先生在20年代后期发表的文章:《藏书楼与公共图书馆》、《公共图书馆之组织》、《中国图书馆计划书》及《图书馆学》一书的部分章节为基础,从关于“传播消息及知识之总机关”的提法;“文献”一义的认识;图书馆乃小宇宙及其流通致用思想;图书馆立法问题;图书馆事业宏观规划构想5个方面论述了这位我国第一代图书馆学家对图书馆学作出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7.
比较图书馆学将科学的比较方法应用于图书馆学理论和图书馆工作实践中,是“通过不同环境下的受各种因素影响制约的图书馆事业和工作进行系统比较评价,以解释图书馆体制的差异,归纳制定图书馆各种准则的一门图书馆学的分支学科”。西方国家五十年代开始兴起一股比较图书馆学研究热,而实际上,我国一九三五年便已产生了一部此方面的专著,即程伯群先生的《比较图书馆学》,只是我国比较图书馆学研究就此中断罢了。为发展我国的图书馆事业,缩短与先进国家图书馆事业的差距,比较图书馆学具有其它图书馆学科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弄清比较图书馆学的目的和意义(也可以说是比较图书馆学的作用),不仅能够使比较图书馆学研究者确定具体研究目标,深入研究比较图书馆学自身的理论问题,而且有助于提高图书馆界对比较图书馆学的认识,充分重视它在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试论乔好勤的图书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研究乔好勤图书馆学论著及其评论文章的基础上,从图书馆学方法论、图书馆建筑、图书馆建设事业、图书馆学教育等方面概述了我国当代知名图书馆学家乔好勤的图书馆学思想和图书馆工作成就,指出乔好勤先生继承和弘扬"智慧与服务"之文华精神,求实创新,开拓进取,为我国当代图书馆学研究和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吴强 《云南档案》2010,(3):52-54
杜定友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图书馆学家、图书分类学家、图书馆学教育家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奠基者之一。本文概述了杜定友先生为图书馆事业奋斗的一生及其图书馆精神。  相似文献   

10.
全面介绍台湾著名图书馆学专家王振鹄先生在台《2001年图书馆年鉴》上发表的重要文章《图书馆法与图书馆事业之发展》的内容,评述了他对图书馆事业立法的理性认知和台湾图书馆法的基本结构及关键条款的立意,同时还重点介绍分析了后续工作中的重要文件--《各类型图书馆设立及营运标准(草案)》,可供关心台湾图书馆立法情况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梳理李芳馥在文华图书科、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学院、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学研究院的求学经历,在国立北平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国立北平图书馆上海办事处、沪江书院图书馆、上海图书馆等处的工作履历,在国立社会教育学院图书博物馆学系与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学系兼任教职的经过。李芳馥为中国图书馆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推动了中美图书馆界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一生参与或领导创办了十几个图书馆,将其视为一位图书馆实践家并不为过。2013年12月26日,适逢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为了缅怀他老人家为图书馆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笔者梳理总结了他一生领导或参与创办的几个主要图书馆,以期对今天的图书馆工作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3.
麦克考文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著名的图书馆学活动家,他被认为是英国图书馆史上最富盛名的人物之一。文章主要介绍了麦克考文对英国公共图书馆发展历程中的突出贡献,包括麦克考文对图书馆员的看法、麦克考文对图书馆弱势群体的关注、对国际图书馆事业的推动、麦克考文报告的内容和影响以及对形成英国公共图书馆体系的贡献等。  相似文献   

14.
1972年美国图书馆史学家迈克尔·哈里斯发表《历史视角下的美国公共图书馆目标:一种修正式解读》,从社会阶层论视角爬梳美国公共图书馆的起源及其领袖人物的图书馆目标,认为公共图书馆是社会精英阶层用以管理和控制社会的工具,批评传统进步主义图书馆史学家对相关问题的理想化认识。以菲莉丝·戴恩为代表的进步主义图书馆史学家认为公共图书馆是民主和人道主义的产物。戴恩批评哈里斯的修正式观点因缺乏扎实论据而失于偏颇。双方展开了1970年代美国图书馆史研究中的“哈里斯-戴恩论战”,引发学界对公共图书馆的起源和目标的深刻反思,对图书馆史研究的方法论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图书馆学思想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论述李大钊在图书馆理论方面的贡献和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的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Academic libraries have been working diligently to provide device neutral mobile access to key elements of their library websites, like hours, contact information, and catalogs. But once a mobile user makes it through these access points on his mobile device, what happens beyond that point? Can he or she use the library’s links to third-party content, like interlibrary loan forms, the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and databases, on a mobile device? Laura Turner, Head of Technical Servi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San Diego’s Copley Library, recently performed basic mobile testing of third-party content links on her library’s website. She relied on resource reports generated by Alejandra Nann, Copley’s Electronic Resources and Serials Librarian, as well as Nann’s troubleshooting of access issues during the testing. Their presentation reviewed the efforts and outcomes of testing links to the resources on mobile devices as well as workflow suggestions and promotional ideas for incorporating mobile access as a library service.  相似文献   

17.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图书馆新消亡论论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国内外新一轮关于图书馆消亡的讨论,结合笔者的微博调查,从达尔文“适者生存”的理论,阐述图书馆,特别是研究图书馆面对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主张以理性的思维看待图书馆的生存问题,客观地认知环境的变化,直面图书馆转型变革的挑战,积极地树立自身的忧患意识,进一步增强职业的危机感,前瞻性地洞察发展趋势,能动地增强适变能力。提出必须通过确立融入数字化战略、嵌入教学科研过程、提供移动服务、创新学科服务,重新定义图书馆的发展战略,重新确立图书馆的职业特征,将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置于图书馆的核心业务,构建真正的以用户为中心的业务模式与管理机制,重构适应数字环境的新型图书馆范式。  相似文献   

18.
借鉴发达国家NGO的成功经验,分析NGO在中国图书馆发展过程中的状况和问题,包括NGO与图书馆的合作形式、NGO对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影响及NGO与图书馆合作中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法:充分发挥中国图书馆学会的作用,将NGO有效地引入到图书馆事业中来,从而推动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In 2015, Radford University’s McConnell Library migrated to OCLC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OCLC)’s WorldShare Management Services, relinquishing three legacy systems in the process. As a result, many of the Collection and Technical Services Department’s workflows changed considerably beginning months before the contract was signed. An extensive temporary departmental focus on data clean-up and training was required while maintaining core duties. New opportunities for collabo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emerged. In light of developing new workflows, NASIG Core Competencies for Electronic Resources Librarians and NASIG Core Competencies for Print Serials Management were consulted in revising positions. What follows is the proces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and outcomes involved in migrating to a new next-generation 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