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王青林 《海外英语》2012,(18):128-129
在英语教学中,书面表达是重中之重。然而,英语写作教学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在写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该文结合教学实践,从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面阐释文体学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洪素凤 《海外英语》2014,(12):285-287
该文旨在构式语法的全新视阈下探讨二语词汇教学方法。在明确了构式的特性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该文首先阐释了构式语法的词汇习得观,确定了构式语法视阈下的词汇教学内容,结合构式理论及实际教学,认为在二语词汇教学过程中应注意词汇与语法的过渡环节,将句法和词汇范畴模糊化;强调词汇所在句型的构式义对词汇教学的重要性;强调以概括为基础的构式习得观,引导学生从记忆具体例子出发;利用母语与目的语词汇构式的对比教学。  相似文献   

3.
句法迁移是迁移理论的重要内容,与二语教学中的句法教学部分也密切相关.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通过英汉两种语言的句法结构对比并结合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处理论对二语习得过程中的句法迁移现象进行认知释解.本文旨在通过句法结构的对比对二语句法习得的实质进行探索,以期为提高句法教学效果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4.
该文探讨了英语助动词 DO的分类与历史发展 ,并运用英语句法理论中的中节理论和特征核查理论对其句法特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窦婷婷  陈锋 《海外英语》2012,(13):45-46
母语负迁移现象是制约学生写作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该文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层次分析母语负迁移现象,并提出了避免母语对英语写作教学产生负迁移影响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高云 《海外英语》2011,(12):43+98
英语听力教学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如何提高英语听力教学水平是值得我们探讨的。该文结合独立学院英语听力教学的现状,就如何提高独立学院英语听力教学水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根据句法复杂度与多样性指标,通过汉英句法对比教学和句式转换训练,对高三学生英语写作进行句法教学干预。研究表明,经过教学干预,学生在理解句法复杂度和多样性特点的基础上,能有意识地在书面表达中使用更复杂的句法结构,能交替使用简单句、并列句及复合句,长短句结合的句式搭配组合更丰富,作文长度明显增加,书面表达的句法复杂度与多样性有较大的提升。  相似文献   

8.
俞婕 《海外英语》2011,(9):371+373
语块不同于传统词汇,它们兼具词汇和句法功能,在语言中出现频率较高,形式、意义、运用语境等都较确定,易于以整体形式被记忆、加工、储存和提取。该文将分析语块的这些特征并结合口语形成的特点,将语块教学的概念介绍到口语教学中,旨在提高口语教学的效能,帮助学生形成流利的和地道的口语英语。  相似文献   

9.
陈瑛 《海外英语》2014,(10):7-8
该文分析了现今警务英语语法教学的现状,强调了警务英语语法在警务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并就其在教学过程中的难点进行了讨论。通过分析句法象似性的起源、概念和主要原则,探讨象似性对警务英语语法教学的现实指导意义,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为警务英语语法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象似性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一个重要研究课题,对长期处于统治地位的任意性学说提出质疑。这一理论对于英语词汇及句法教学均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大量实例,从音形象似和词形象似两方面探讨英语词汇的教学,从顺序象似、数量象似和距离象似三方面探讨句法教学。  相似文献   

11.
语言迁移是一个复杂而受诸多因素影响和制约的认知过程,它对第二语言习得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列举分析了形态,词汇,句法和语篇层面上语言迁移的表现形式,并指出语言迁移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侯静 《鸡西大学学报》2010,10(1):139-140
句法加工是语言理解中的重要环节,句法加工的脑机制问题是心理语言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的重要研究内容。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fMRI)的出现为研究语言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信息资源,它能对句子中不同位置发生的大量语义分析操作进行检测,为研究语言的脑机制提供证据。详细阐述了如何运用fMRI来研究各种句法加工,并对当前的句法加工研究及fMRI技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3.
“了1”的表意虽然比较单一简单,可以概括为表示“动作完成”的意义,但是由于其使用时嵌于句中动词后位置,因此对句法结构中其他成分的表达形式具有直接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而其句法结构的表达形式复杂多样。鉴于此,该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了1”的意义用法进行梳理和总结,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对“了1”的教学策略进行了一定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现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手段。隐喻认知方式建立在人对自身和世界的体验基础之上。词汇、句法、语篇三个层次的语言现象不是离散的、自足的,而是与认知体验相关的。本文通过分析认为,隐喻认知机制与学习者学习机制基本上是一致的,把隐喻理论应用到英语教学中,对词义演变、句法成因、语篇连贯进行解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语言现象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在自然语言中,歧义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英语中有些歧义是由于英语句子的线性结构所致。本文从句法结构这个层面分析了一些由介词短语引起的英语歧义句。文中提出的避免或减少这类歧义的具体方法,将给英语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英语非限定动词构式的基础表达是述谓结构;该构式体现了语义自治。非限定动词构式的本质是句子中的从属性,这种从属性不破坏述谓结构的完整性;该构式的时段体现了与主述谓结构的关系,其语态体现了述谓结构中与谓词相关的论元之间的句法呈现竞争。没有语义结构的映射,非限定动词构式只会是一堆杂乱无章毫无意义的符号。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乌鲁木齐地区少数民族小学生为个案,试图从语言资源的角度,考察、分析少数民族小学生接受双语教学以来的汉语学习与应用能力、课外学习汉语的途径、语言识读能力和语言社会交际能力情况,以期为新疆少数民族小学生双语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英语句法结构中的歧义和指人与省略的内涵是语音学研究的内容之一,也是英语作为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题。我们借鉴近10年来西方语言学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理论,探讨了句法结构上的局部歧义性及前指替代和省略内涵的判定的分析方法,即从句法结构上的表面特征、上下的提供的语法信息和背景知识及跨化差异的影响三个方面来确定二义性、指代和省略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再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首先对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任务与流派特色的本土化提出疑问,再介绍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模式研究这一新的研究视角,并进一步探讨了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模式研究在对外汉语教学法研究本土化进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运用认知学的二语习得理论分析高职学生写作中的中介语失误.旨在了解高职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的心理发生机制和遇到的困难。我们收集了某高职院校学生的英语习作.借用了桂诗春等人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料库》中的错误分类和标记的方法.对学生的写作错误进行了标注和统计。从语言习得的双模式,记忆,语言学习三个过程的角度对这些失误进行了解读。文章认为高职学生语言系统发展不完全.尚未完成句法化阶段的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词法教学。优化输入,引导学生使用恰当的学习策略.促进学生认知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