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说明语言形式好,能充分地表现内容,从而赢得读者。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要求: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  相似文献   

2.
夏朝晖 《学语文》2011,(5):63-65
引言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提出“发展等级”.其中就包括了对“文采”的要求。具体的表述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然而,很长一段时问以来.作文辅导、作文讲评的文章、书刊,包括教材,多数只在审题立意、题材结构等方面作辅导,却很少涉及“文采”,即使涉及,  相似文献   

3.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的一个评分要求。写出富有文采的文章一直是考生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在高考作文中,我们发现较多的为“有文采”而“文采”的文章,得分并不高。例如:  相似文献   

4.
“诗言志”孔子曾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说话没有一定的文采,一定的技巧和表现力,就不能传播到远方,这充分说明语言的文采与否对于语言所具有的重大影响。而反观近几年的广东高考作文命题。《与你为邻》(2010年)、《常识》(2009年)、《不要轻易说“不”》(2008年)、《传递》(2007年)等,虽然命题充分体现出了其人文关怀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高考作文“发展等级”包括“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四大方面,共12个评分点,如果考生突出了其巾一点,那么就可按等评分直至满分。笔者认为,考生应在把握题意、切中话题、突出中心的基础上,在文采方面下点功夫,就会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既可以提升基础等级评分,又可提升发展等级评分。文采有否关键在于语言表达技巧的成败,那么,怎样的表达才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6.
什么叫“文采”?就是指文学艺术方面的才华。对于高考作文而言,就是同学们在作文中所显露出来的文学素养,即文学性。文学素养是语文整体素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文学笔法和文学语言等因素构成。“有文采”是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对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之一。它要求考生作文用词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有情感,有画面。  相似文献   

7.
一篇可读性较强的文章,除了立意深远、内容丰富、情感饱满、结构严谨等常规要求外,还需要在用词准确的前提下,语言生动,富有文采。孔子云:“言之无文,行之不远。”这里的“文”就是“文采”的意思。这是关于文采意义的最好概括,也是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8.
“有文采”是高考作文跻身“发展等级”的重要条件之一。它又可以分解为以下四个方面:1.语言丰富;2.句式灵活;3薯于运用修辞手法;4.文句有意蕴。一篇文章,词语贫乏必然会简陋寒伧;句式单一可见文思呆板;修辞缺位往往味同嚼蜡;文旬浅直,必定不耐反刍。写作是思想感情的表达,可思想感情必须凭借语言才能体现来,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写作就是语言的艺术。那么,作文尤其是考场作文如何才能做到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9.
讲究文采是我国文学的优良传统。刘勰说:“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雕缛”就是修辞和文采。孔子日:“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思是说缺少文采的文章是没有生命力的,不会流传久远。可见讲究文采的重要性。那怎样才算是有文采呢?《考试说明》中对“有文采”的要求是:“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写作时,怎样才能做到有文采呢?  相似文献   

10.
从1999年开始,话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角,其形式是采用“故事+提示+话题+要求”的四步结构法;其内容关注的是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人文理念;其要求都是围绕话题展开的“三自”方针(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话题作文最大的优点是让考生用自己最得心应手的表达方式来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目的是在倡导考生“做真人,说真话,抒真情”。纵观近五年的作文命题,充分体现了命题者这方面的良苦用心,每年的高考作文都是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对高考作文的关注已远远超过它作为一道题目应承载的分量,高考作文似乎已成为每一年度的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等上层建筑领域的折射抑或引领,构成了一种奇持的文化现象,社会道德观、价值观、文化观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高考作文的命题导向。  相似文献   

11.
林松华 《学语文》2013,(3):44-46
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包括“有文采”。那么,文采是什么呢?文采不仅指词句漂亮。行文华丽,更指文字要有内蕴,有诗意,如山谷盘郁之中云飞水动,花鸟草木之间浮香流韵,自有一种气派,一种风味,因而情怀蕴藉,诗意氤氲。下面,笔者结合教学的实践,介绍几种训练方法.引导同学们编织诗的语言,展示个性风采。  相似文献   

12.
在高考作文命题的“三自”原则下,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即考生选议论文文体的多,而议论文中平庸之作多。仔细分析考生的作文不难发现,考生议论文平庸的根本原因是议论语言的平庸无文采,不能做到生动议论,形象议论。《考试说明》作文项“发展等级”③规定:“有文采——语言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这说明“文采”在高考作文评分中的重要作用。怎样才能写出有文采的议论文呢?有一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将论据诗话。下面笔者以近年高考满分作文为例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3.
高考作文评分中的发展等级一项.从四个方面——“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新”去衡量考场作文。其中任何一方面做得较好,都可以得到相应的等级分。  相似文献   

14.
但丁说:“语言作为工具,对于我们之重要,正如骏马对骑士的重要。最好的骏马适合最好的骑士,最好的语言适合最好的思想。”什么是最好的语言呢?好的语言如同一袭艺术的华袍,穿在思想内容的身上很合体、很美观,有利于思想内容的展现。在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中,概括为“有文采”。这一袭艺术的华袍是指生动、优美、鲜活、新颖、句式灵活,错落变化、文句富有内涵的语言。那么怎样才能使话题作文的语言获得文采呢?  相似文献   

15.
古人说“言之无文,行而小远”。一篇好的文章,如果没有好的语言作为载体,那么即使有好的立意和构思,也不能给人以形象的直感,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高考作文的“发展等级”部分也明确提出要“有文采”。因此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使语言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对于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十分重要。那么,怎样才能使作文文采飞扬,让作文亮起来呢?  相似文献   

16.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时,首先得明确的便是试题中“开放”与“封闭”的指令,它是正确理解题目意旨的关键一着。宋代苏东坡曾经在《东轩记》中说过,“循理以求道”。这里的“道”;是名词,指宇宙万物的本原、本体,“循”。遵循,意思是遵循事物的规律,才能探究出事物的本原和实质来。  相似文献   

17.
考生都希望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却往往事与愿违。有不少考生,作文不分轻重,平均用力,整篇文章没有“出彩”之处,致使阅卷老师没能留下深刻印象,也就能难得高分,如何才能让高考作文“出彩”?笔者有以下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了解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要求,帮助学生寻求作文“有文采”的有效途径,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两个渔人     
作文创新从立意中来 面对话题作文,只要我们认真思考,深入理解,拓展思维,就完全有可能获得新颖的立意。新颖的立意,是高考作文最为耀眼的“亮点”。  相似文献   

20.
文采即语言文字的表现力,是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的一种强化和美化,是某种意思的多样化表达方式。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意即语言没有文采,流传就不会久远。回想那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诗文名篇,哪一篇不是文采斐然,令人回味不已、拍案叫绝呢。高考作文亦如此:言之无文,高分难得。考场上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会让阅卷老师爱不释手,赞赏有加。作为高考作文发展等级的基本要求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