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5 毫秒
1.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是实现从R&D协作、专利标准化到标准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化及其联盟的概念框架,以及一般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上.结合中国实践,深入、系统研究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结构、机制及其有效性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网络经济时代,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是实现从R&D协作、专利标准化到标准产业化的重要组织形式。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标准化及其联盟的概念框架,以及一般战略联盟的绩效评价指标上。结合中国实践,深入、系统研究企业技术标准联盟治理的结构、机制及其有效性评价等问题。  相似文献   

3.
李薇 《科研管理》2014,35(10):49-56
以文献研究为基础,对技术标准联盟以及另外两类极易与其混淆的联盟形式——RD联盟和专利联盟——进行了比较分析,旨在揭示技术标准联盟的本质、根本特征、典型问题以及适合的研究模式。研究提出,技术标准联盟的本质是一种联盟组合,是往往同时涵盖技术研制与技术产业化两项功能的多组织联合体,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是以RD联盟和专利联盟为基础的联盟组合,因此,技术标准联盟与传统的RD联盟和专利联盟既具有关联,但同时也存在差异。在进一步识别以上三种联盟的共性问题以及可以共享的研究模式之后,论文提出还需要从联盟组合/联盟网络角度来探索契合于技术标准联盟的专有研究模式。  相似文献   

4.
王珊珊  占思奇  王玉冬 《科学学研究》2016,33(10):1487-1497
产业技术标准联盟是技术标准化的重要载体,与专利活动相关的冲突将影响联盟的稳定性与标准化绩效。将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专利冲突划分为对抗性冲突和非对抗性冲突两大类型,提出不同类型冲突的解决思路,并以典型冲突为例,建立了冲突可拓模型和可拓集合,运用转换桥和可拓变换方法生成了冲突解决策略,为我国产业技术标准联盟专利冲突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技术标准联盟作为融合专利和技术标准的特定产业联盟,其开展的技术标准制修订、推广和产业化等活动如何影响产业经济效益?针对此问题,本研究运用1995—2015年闪联联盟以及3C产业相关数据,采用依次检验回归系数的因果步骤法,实证研究技术标准联盟对产业经济效益的影响机制。验证了技术标准联盟对产业经济效益的三种影响机制:一是通过推动技术标准化,促进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二是通过推动产业创新,促进产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三是作为技术标准化的重要技术载体以及产业创新的推动力,强化技术标准化与产业创新之间互为促进的关系,最终推动产业经济效益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6.
基于专利地图的技术标准与技术专利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永琴  张米尔 《科学学研究》2011,29(8):1170-1175
 技术专利与技术标准的日益融合是标准化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正深刻改变着标准竞争的规则。以GSM标准及其必要专利为研究样本,应用Aureka和TDA分析工具生成专利地图,进而揭示专利与标准的关系。研究表明,在核心技术领域申请专利,成为企业参与标准创立的重要手段;主要专利权人持有的必要专利,不仅为早期标准创立奠定了技术基础,而且决定着标准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通过专利地图分析发现,标准涉及的主要专利权人倾向于结成战略联盟,使这些企业之间的技术具有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产业联盟承担着建立与推广产业技术标准的重任,是国家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析产业联盟与技术标准化的一致性与冲突基础上,从技术标准的形成、产业化和市场化三个方面研究了产业联盟技术标准化过程及特点,针对产业联盟技术标准化不同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政府支持策略,旨在为明晰产业联盟技术标准化过程和关键问题、加速联盟技术标准化进程和完善其政府支持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姚远  宋伟 《科学学研究》2010,28(11):1683-1690
随着贸易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迅猛发展,采用专利标准占领全球市场已成为大势所趋。标准确立后通过专利联盟推行技术标准,获取经济利益则是企业普遍采用的重要手段。比较分析了DVD和MPEG标准下专利联盟的形成模式和特点,提出我国企业应当积极推进专利标准化建设,构建专利联盟的防护墙,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规避国外技术壁垒以及知识产权壁垒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企业标准化战略如何与企业外部技术标准联盟网络以及内部技术能力相匹配,关系到企业能否推动主导设计形成。本文基于组态视角,利用2017年至2019年101家参与中国电动汽车标准制定企业的标准与专利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fsQCA)方法,探究标准化战略与技术标准联盟网络、技术能力的匹配效应对赢得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设计的复杂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揭示了三类赢得主导设计的驱动模式:多点联结主导型、强强联合助推型、网络寡头驱动型。本研究发现对于认识和阐释主导设计驱动路径的因果复杂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意义,也为企业如何采取合理有效的标准化战略赢得主导设计提供了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技术标准联盟成员专利许可定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德明  朱丹  彭盾 《软科学》2007,21(3):12-14
针对企业技术标准联盟运作中技术专利定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将实物期权的思想和理论与技术的特征相结合,改进了复合期权中欧式看涨期权的定价模型,建立了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技术专利定价模型,对企业技术标准联盟的运作和绩效管理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金艳  曾德明  王媛 《科研管理》2021,42(11):164-170
利用1999至2013年拥有标准联盟参与经历的170家车辆生产企业的数据,研究标准联盟组合多样性对企业两类技术标准化能力(主导能力、跟随能力)的影响,及关系强度在上述影响中的调节作用。基于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发现:标准联盟组合多样性与企业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呈正U型关系,与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呈倒U型关系。在标准联盟组合资源向技术标准化能力转化的过程中,联盟关系强度发挥了显著调节作用:随着关系强度提升,联盟组合多样性与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正U型关系曲线、与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的倒U型关系曲线将变得更为陡峭。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科技竞争以技术标准竞争为重要标志,技术标准化日益成为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战略导向和重要技术创新活动。从技术标准化的作用、过程及影响因素、标准化组织和联盟、政府行为模式与政策、标准化决策与战略等五个方面对国外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与总结,指出现有研究不足及未来研究方向,为我国技术标准化理论研究与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技术标准化合作中,交叉许可的知识产权分为基本的和非基本的两大类。其中,起关键作用的是基本知识产权,它们是技术标准发展与联盟网络的关键要素与瓶颈。与此同时,主导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及其行为对标准化合作也有着重大影响。基于GSM案例研究,揭示基本知识产权的这一作用过程与机理以及主导企业的战略影响。  相似文献   

14.
     补贴标准是商品有机肥补贴政策设计中的关键科学问题。首先,在界定种植技术机会成本的基础上,利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建立了微观经济学商品有机肥动态补贴标准理论模型,揭示了提高补贴效益的核心思路和关键环节。其次,以满足政府和农户共同关切和客观实际为出发点,规避了理论模型中存在的不可预测因素、不可计量成分和难以精确计算的复杂因素,建立了具备操作性和执行性的补贴标准计算模型。然后,以有机无机配施肥稻麦轮作试验为实例,诠释了理论和计算模型应用,并在农产品产量稳定条件下,得出了一系列深入认识提高商品有机肥补贴关键环节的重要数据。最后,提出了增加补贴效益和社会参与补贴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中国汽车产业标准联盟网络中所有车辆生产企业1999至2013年的数据,采用负二项随机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标准联盟网络结构洞位置和多样性构成如何影响企业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和跟随能力。结果表明:标准联盟网络结构洞对两类技术标准化能力均有正向影响;网络多样性负向影响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但正向影响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网络多样性正向调节结构洞对技术标准化主导能力的正向影响,但却负向调节结构洞对技术标准化跟随能力的正向影响。研究结论是对标准化理论体系的有益补充,也为企业构筑适配的标准联盟网络以实施技术标准化主导战略和跟随战略提供有价值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专利集中许可是技术标准联盟推广应用技术标准的重要手段。在分析技术标准联盟专利集中许可特征及定价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联盟专利集中许可定价原则、设计专利集中许可定价方法与策略,旨在为技术标准联盟合理制定专利集中许可价格、加速联盟技术标准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企业战略导向影响联盟方式选择的实证研究/FONT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龙伟  李垣  谢恩 《科研管理》2011,32(1):52-59
    摘要:竞争环境的变化使联盟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但联盟的高失败率成为企业发挥联盟优势的障碍。本文基于战略导向和战略联盟理论,分析了企业家导向和市场导向对企业间战略联盟方式选择的影响。通过对国内607家企业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企业家导向与技术联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市场导向与营销联盟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技术联盟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