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术前沿     
《职教论坛》2012,(4):63-67
中国近代教会大学职业教育发展的缘起及其特征岳爱武、吴远在《现代大学教育》2011年第5期中撰文,探讨中国近代教会大学职业教育发展的缘起及其特征。首先,作者探讨了中国教会大学职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早期发展吴琼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是指基督教会及天主教会在中国(主要指大陆)所办理的女子高等教育。它包括教会女子大学中的教育,也包括其他教会大学中的女子教育。中国教会女子高等教育在中国教育发展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它既为中...  相似文献   

3.
在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根据社会的实际情形不断对自身进行调整,通过社会服务逐步融入中国社会,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大学群体。探讨了近代中国教会大学走向社会服务的原因,以利于深化对大学社会服务职能的认识,为当今大学的社会服务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4.
近代以来在华基督教大学发展史上,首任校长的历史和社会影响巨大。作为福建协和大学的首任校长,庄才伟先生一生勤奋,治校有方,不仅使协大成为后起之秀的一所教会大学,也使协大为福建和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树立了历史性的典范。虽然英年早逝,但他无疑是协大的奠基者,是中国教会大学史上一位有所作为的教育家,其人格和功绩永载史册。  相似文献   

5.
立案,是中国教会大学发展史上的特殊事件,也是教会大学改革调整的重要标志。而齐鲁大学,前身是中国最早的基督教高等教育机构一登州文会馆,后来发展成为基督教会在全国的十三所重点教会大学之一,同时又是山东省唯一的一所教会大学。如果自1862年狄考文设立登州文会馆算起到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大调整学校被取消,齐鲁大学则整整存在了90年的时间.它为山东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对齐鲁大学“立案”的探究,对于我们了解这所大学的历史,明晰它在特殊历史时期的转变,以至对我们今天的高校改革与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一) 大谷探险队带来的敦煌出土佛典,曾向龙谷大学寄赠过两次。第一次是昭和二十四年,大谷光瑞去世后,由大谷家向龙谷大学寄赠的一批探险队带来的各种资料中的37件;第二次是橘瑞超生前寄赠的6件。前37件,龙谷大学西域文化研究会在西域文化丛书目录编第五集(誊写本)上发表过简单的目录,题为《龙谷大学所藏敦煌古经现存目录》。这个目录中,还包括在此以前龙谷大学图书馆架藏的敦煌写经和当时收藏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敦煌写经的照片、手抄本目录。其后,这个目录又改为《龙谷大学所藏敦煌古写经现存目录·第一部(古写本)、第二部(照片、手抄本部)》,收在《西域文化研究》第一《敦煌佛教资料》上,而且每个写经都附加与《大正大藏经》原文的勘校,个别的还附上了参照图版。对这些内容基本相同的目录,曾有人对其内容的不完整提出过商榷意见,加之没有  相似文献   

7.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一部分,教会大学在中国存在、发展了近60年。对教会大学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作用应作全面评价。一方面,它自始至终都在充当着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另一方面,为适应中国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教会大学又作出历史性的转变。它在传播自然科学,开展职业教育和社会服务,兴办女子教育等方面在近代中因高等教育界都是领风气之先的。教会大学客观上为中国培养了一批有用之才,对中西文化交流起了媒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功能演变及原因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会大学在其存在的一个多世纪里,其功能逐渐由带有政治目的的传教工具演变成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的椎进器。中国教会大学功能的演变固然有着深刻的政治背景,但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使其功能的演变有着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章开沅先生因偶然因素开启了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并由此发现了耶鲁所藏他的业师、金陵大学历史系创办者贝德士的文献。“贝德士文献”内容极为丰富,彰显了贝德士献身教育、追求学术、寻求正义、无私奉献的一生。晚年的章先生以研究“贝德士文献”为志业,先后出版了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教会大学史、中国基督教史等领域的论著,引起海内外学术界和社会的巨大反响,成就了章先生学术生涯的又一高峰。章先生继承了贝德士未竟的中国基督教史研究,强调传教士研究对“走出中国近代史”的重要意义,并以“呼唤人类精神文明的重建”响应贝德士“给全球以和平,给人类以慈悲”的呐喊,实践了“史学的参与”。从贝德士到章开沅,从学术追求到人生理想,两代学人学脉绵延、薪火相传,他们继往开来、不断探索的学术精神,值得后人传承发扬。  相似文献   

10.
《文史知识》2013年11期发表了北大教授王邦维先生的《奇书〈大唐西域记〉》。王教授是从事梵语、佛教文献与历史、中印文化等领域教学和研究的,按说对与印度有关的历史是非常熟悉的,可王教授在文中说:“印度没有历史,在近代以前,几乎没有可以称得上是历史的文献。”这不免让人生疑:印度怎么会没有历史呢?  相似文献   

11.
教会大学史研究的新突破——评《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陈金龙(华南师范大学政法系,副教授,广州,510631)湖南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谭双泉教授的新著《教会大学在近现代中国》一书,最近已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拜读全书,笔者认为,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把教育学科作为最早设置的学科之一,主要原因是教育学科不仅有利于传教士推进基督教传播、满足教会学校对师资的需求,同时也有利于教会大学毕业生就业。教育学科设置后迅速崛起,形成了若干基本特征:一是学科弥漫着宗教色彩;二是学科关注中国教育现实问题;三是学科率先导入并推行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3.
《大学之理念》的主要内容是在今日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之理念与功能的反思。作者金耀基,曾为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学系讲座教授、校长。著有《中国社会与文化》、《剑桥语丝》等著作。  相似文献   

14.
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教会女子高等教育的历史演变王奇生近代中国教会文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未,是教会女学步履蹒跚的初创时期,数量少、程度低是这一阶段的显著特征;第二阶段从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期,是教会女学狂歌猛进的发展时期,数...  相似文献   

15.
中国近代基督教教会大学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教会背景使得它们对宗教教育有着天然的追求,但它们毕竞生存在中国的环境中。金陵大学作为基督教教会大学中唯一的一所A类大学,是在华基督教教会大学的重要代表。对它的宗教教育发展过程的研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基督教教会大学在中国土地上的生存状态及其对于中国现代教育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馆藏档案过量重复是指在一个全宗内有二份或二份以上相同档案和非针对立档单位发文而与其它全宗、其它档案馆重复保存馆藏档案的现象,馆藏过量重复现象是我国档案馆藏质量不高的表现。一、馆藏过量重复产生的原因馆藏档案过量重复有两种情况,一是馆内档案的重复,即一个档案馆内全宗间与全宗内档案的重复。二是馆际间档案重复,即一个档案馆与另一个档案馆所藏档案内容的雷同。馆内档案重复又分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卷宗内类与类之间档案的重复。也就是一份档案在一个全宗内有二份或二份以上重复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是全宗内档案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教会大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视为西方国家实施文化侵略的战场,对其持全盘否定的态度。教会大学文化侵略的主观意图在实际实施过程中客观上推动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初步发展——走向现代化,同时也逐渐吸收中国文化融入中国正规高等教育体系——实现本土化。教会大学的现代化是其与生俱来的,有着先天性;本土化则是教会大学迫于形势的选择,是后天因素。了解其现代化与本土化对正确认识教会大学的作用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美国南加州大学国际教育教授陈锡恩先生多年来充分利用第一手文献和资料,对中国的教育现状和改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文从陈锡恩先生发表在《近代历史》和《亚洲事务》上的期刊文章对陈先生的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以让国内外学者详细了解其对毛主义的教育模式所持的观点和态度,达到借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李华兴,1933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国思想文化史专家。1961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留校后师从蔡尚思教授攻读在职研究生。长期从事中国近代史、思想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1986年起任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著有《中国近代思想史》、《近代思潮纵横》、《中国近代史》、《人世楷模蔡元培》等;主编《民国教育史》、《近代中国百年史辞典》、《中华民国史辞典》等;编有《梁启超选集》、《中国现代思想史资料简编》第2和5卷、《中国近代对外关系史资料选辑》下卷…  相似文献   

20.
近代中国教会学校英语的形成逻辑分为四个问题:“排斥—认同”的分析框架是否适合教会英语早期中国社会各阶层对教会英语排斥的根据,后期认同的根据,从排斥到认同转变的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