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话式”教学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以追求人性化和创造性为目的,以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为特征。其中的“对话”主要表现在以下7个方面:教师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师生自我对话、师生与环境对话、师生与社会对话,它们密切联系,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2.
研究性对话教学是在追问与求证研究性学习与对话式教学理论模式的基础上,融合二者,将教学模式由“独白式讲授”演变成高位阶的教学模式,即以研究性学习为“美丽前奏”,通过课堂上师生之间富有智慧性的对话来形成与学生良好的沟通,步步推演达到传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对话的机会,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证明,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走向“对话式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显,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教师习惯性地满足于“讲授”而剥夺了学生对话的机会,没有学生与教师的“对话”。也就没有了学生思维的主动发展。几年来的教学经验证明,必须打破传统的“一言堂”,走向“对话式教学”,才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凸显,  相似文献   

5.
“对话”在教学中的运用称之为“对话教学”,它是指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潜能,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要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本之间的“对话”进行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对话教学”是新课程的教育理念之一,是一种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学方  相似文献   

6.
“学长”是指先于学生学习的人。湖北武汉六中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的“学长式”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的要领是:无障碍的心灵沟通、全过程的互动探究、深层次的潜能开发、强效应的人格融合;而这些要领的具体体现就是师生的对话。“对话”是人的一种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随着时代的进步,以及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加强,现代教学中要求“对话”具有更广泛的内容。教学对话的基本原理是建立在教师与学生关系真正平等基础上,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作为“文本”的教材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的互动过程。通过两者之间对话式的相互作用,使得教学既充满情趣,又达到学生自主和自由发展的目的。一、民主、平等是对话原理的第一法则语文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对话主要是以文本为中介进行的平等的精神交流。民主、平等是“对话”的第一法则。真正的对话是在民主与平等的前提下,师生双方精神敞开后的互动交流。民主与平等包括知与情两个方面:从知的角度而言,教师与学  相似文献   

7.
所谓对话式教学是指为发展儿童的创造潜质,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对话进行教学的学习活动过程。它是新课程的热点与亮点问题,在改善教学方式上发挥着特殊作用。那么,如何把对话教学引向语文课堂呢?一、创设情境,触发情感,激发学生的对话欲望。进行有效对话,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触发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思维,才能使学生把蕴藏于心中的疑问、见解毫无保留地向教师和同伴倾诉,才能使学习深入到学生思维意识的深层。  相似文献   

8.
吴红英 《考试周刊》2012,(61):34-34
教学交往中的沟通,常常要借助“对话”而实现。正如克林伯格所说:“教学本来就是形形色色的对话,具有对话的性格。”“对话”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志。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所以“对话式”是一种实用有效的教学形式。那么“对话式”教学有哪些表现形式呢?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对话式”教学至少存在四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9.
张艳东 《考试周刊》2012,(45):87-88
近年来.我国英语教学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教师致力于创造民主平等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高职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则是提高学生上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高职教学中经常出现教师唱“独角戏”的现象,学生的参与能力较弱,参与兴趣不高。文章认为应在大学英语课堂开展用对话精神指导的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是指体现对话精神、以对话为原则的教学。在对话式教学情境中,师生双方都具有独立的、完整的个性,他们互相尊重、信任,地位平等。对话式教学就是追求师生个性化的、人性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语文教学是“互动”。是一种“沟通”与“合作”,是教师与学生围绕“教学文本”进行“对话”的过程。小学生好奇好动,思维活跃,可塑性和自我意识强,自制力较差,注意力不易集中,喜欢探讨式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因此,迫切要求教师进行教学互动,优化学习品质。  相似文献   

11.
林日青 《教学月刊》2005,(12):35-36
本文所论的对话教学,是指为发展学生的学习、思维、情感、行动等潜质,以师生平等为基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特征,以问题为核心,以互动为方法,教师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对话进行学习的过程。对话不是强制的,不是被人操纵的,而是教师与学生、师生与学习材料的一种合作。  相似文献   

12.
对话式教学是建立在平等、尊重、信任基础上的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合作方式,是中小学语文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交往的主要形式,不能将对话式教学简单地理解为“教师问,学生答”或“学生问,教师答”的谈话法。在对话式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心灵与心灵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智慧与智慧的碰撞”,师生之间心灵互融程度将直接影响对话式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研究式教学是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渗透科学研究的方法,以研究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高师数学分析课程既要传授知识,更要教授学生思考的方法,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式教学要渗透到数学分析的概念、定理及习题教学的各个方面,波利亚的解题"四阶段"为数学分析定理教学提供了可借鉴的手段.开展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式教学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对话”理念引入语文教学是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标准》)中的一大亮点。在《标准》中 ,“对话”一词出现在两处 :“语文教学应该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前者指一般教学对话 ,包括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主体间对话 ,它贯穿在语文读、写、听、说的整个教学过程中 ;后者指阅读教学对话 ,它应该包括以下几层内容 :(1)教师与文本的对话 ;(2)教师引导学生与文本展开对话 ;(3)学生与文本的对话 ;(4)教师引导学生在同伴之间展开对话以加深对文…  相似文献   

15.
思维稚化 ,是指在教学活动中 ,有意识地退回与学生相仿的思维势态 ,把熟悉的当成陌生的 ,把再次授课当成首次接触 ,设身处地地揣摩、切合学生心态的一种教学艺术。稚化 ,对于点燃学生的心智之火 ,沟通师生认识的感情渠道 ,渲染活动课堂气氛 ,激发学生探求思索 ,有着十分微妙而灵验的作用 ,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与基础。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进行思维稚化呢 ?1 思其所思 ,以导深思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当把思维的触角深入到学生思维的领地 ,进行发掘、研究和探索 ,然后跳出学生的思维框架 ,通过有选择的模拟 ,想学生之所想 ,达到因势…  相似文献   

16.
一、研究性学习“师生互动合作模式”的产生一些学校在进行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良倾向。一种是“牵牛式”,表现为教师做,学生看,学生跟着教师亦步亦趋,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发挥;一种是“放羊式”,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研究过程不闻不问,放任自流,严重影响研究的进程和学  相似文献   

17.
新课程带来的教学变革之一就是变讲课为对话 ,《语文课程标》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表明 ,对话将成为阅读教学的一种新形态 ,教学中的“对话”就是教师与学生以教材内容为“话题”或“谈资”共同去生成和创造“文本”,去构造“意义”的过程。这种对话分为两种 :学生与文本教材的对话 ,包括对文本的理解、欣赏与批判 ;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是师生双方敞开心灵、人格对等地进行精神交流 ,实现这种对话 ,它要求教师的 ,不仅要有个性的自我完善——需要民主的精神、平等的作风、悦纳学生的情怀 ,更要有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为什么会出现“传声筒式教学”“打算盘式教学”“天女散花式教学”“开火车式教学”?关键是教师在观念上对师生这对主体的伦理关系认识不清,对基于这种关系的教学缺少机智.从生成课堂的“互联思维”入手,深入剖析“互联思维”的课堂意义在于指明教学机智的技术路径、走向对话生成的课堂高地、实现平等自由的教育伦理;确立了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双主体地位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应然和必然,从而提升课堂教学品质.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政治教学,教师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几乎霸占了学生的课堂语言权,掠夺了学生的思考权。即使偶尔师生间进行对话,也仅仅是“老师问,学生答”,且对话内容基本上是教师圈定的标准答案。师生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主宰者与被主宰者、传授者与接受者的主客体关系,师生间的对话只停留在语言形式上,而不是深入到彼此之间的精神领域。这种“独白”式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不适应教育教学发展的要求。时代呼唤对话,教学呼唤对话,政治课教学更须从教师“独白”走向师生“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笔者以“课堂观察”的方法,对高中历史课堂的“对话教学”展开研究,探讨教师于课堂中以“对话”的理念和“对话”的艺术,引导学生“发现”和“创造”,真正进入深刻有效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