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软"道"硬"     
"软"和"硬"是一组常见的反义词,前者指柔和、软弱;后者指坚定、刚强.如"软木-硬木""柔软-坚强""软棉花-硬汉子"等.但近年来,却产生了诸如"硬件-软件""硬环境-软环境""硬指标-软指际""硬新闻-软新闻""硬科学-软科学""硬武器-软武器""硬着陆-软着陆"等一系列的新词语,使一般读者难以知晓其真正的涵义.  相似文献   

2.
“文革”时期产生的新词语为数众多,本文对这些新词语进行了概要性的介绍,在此基础上,重点从音节形式和构成情况这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此期新词语的音节形式比其他阶段的新词语长,而在构词上,则有高频使用的构词成分多、“数字构词”多、“军事构词”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在汉语里.反义词堪称丰富.它的运用也颇有讲究。如今使用频繁的“硬”和“软”这一对反义词。说起来不失趣味性。比如有“硬件”就有“软件”.有“硬化”又有“软化”.可是我们只说“硬气”却不说“软气”,只有“硬说”却没有“软说”。  相似文献   

4.
写作教学可以分成“硬”、“软”两种类型。“硬”的写作教学最主要的是基于经验性的传递上的教学。“软”的写作教学强调写作之前的思维能力的开发诱导,主张写作时的感情的冲动所带来的积极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逻辑力、操作力和创造力,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不间断的知识迁移。教“软”的写作要比教“硬”的写作相对要难。  相似文献   

5.
通过人民网检索分析“软+x”式新词语,认为“软”在产生新义的基础上逐渐具有类词缀的倾向。本文主要从组合和聚合的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从组合角度,可以发现“软”的构词能力增强,且对其搭配成分具有语义上的依赖性;从聚合角度,可以发现“软”具有一定的标注词性的功能,但还很不稳定,在语义上呈现出虚化的倾向。从而得出结论,认为“软”在新词“软+x”式中具有词缀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6.
论“硬新闻”的“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硬新闻”写“软”,成为白热化的新闻竞争中非常重要的新闻业务问题。软化硬新闻,要把理论认识和新闻实践统一到党性与群众性相一致上来,找准党的要求与群众需求的结合点,关键在于确立一个新而巧的新闻主题。硬新闻软化到位的标志,是广大读受看报道。  相似文献   

7.
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在金融创新过程中忽视了“金融软件”的创新是全球金融危机产生的重要因素。所谓“金融软件”创新,是基于伦理学、发展哲学视阈,在“金融硬件”创新过程中通过金融道德建设,树立金融道德榜样、提升金融道德情操、实施金融道德评价等一系列金融领域的道德实践活动,从而实现对金融产业的道德“洗牌”,最终达到有效地规避“金融硬件”创新将带来的潜在风险的一种创新。  相似文献   

8.
自教育部2000年10月提出“校校通”工程以来,全国中小学校掀起了一场校园网络建设的高潮。据统计,全国目前拥有校园网的中小学已达6000多所。建设校园网,利用信息技术来改进传统教育,意义重大且势在必行。但纷纷上马的“校校通”、校园网工程还存有很多问题,或是“有硬少软”、“重硬轻软”,或是硬件设备投资过于高档,教学软件数据库建设、师生信息技术培训跟不上。这使“校校通”、校园网在建成后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指导中小学校的“校校通”、校园网建设工作向着良性方向发展是我们应该考虑的问…  相似文献   

9.
词义是动态发展的,对词义动态发展的论述颇多,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新词语大量产生,在新词语产生过程中,我们发现,新词语意义的产生是由构成新词语的语素意义决定的,很多新词语的构词语素在原语素义的基础上类化为新的语素义,或衍生出全新的语素义,这一点应引起语言研究者的足够重视,它不仅对研究新词语意义的变化,而且对辞书编纂都有极为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主要以"托"为例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10.
刘美娟 《师道》2012,(3):38-39
提到班级文化建设。许多班主任首先想到的就是教室的文化氛围布置等硬件建设,多年的班主任实‘践告诉我。建设好班级“硬”文化环境.只是给这个班级做了一件好看的外衣,班级真正的精神体现还要看班级“软”文化环境的建设。班级“软”文化才是班级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最能体现班级个性的,也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  相似文献   

11.
软权力和硬权力都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软权力有着不同于硬权力的构成要素及特性。软权力在国际关系中的作用与日俱增而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如果一国过分重“硬”而轻“软”,则会损害本国的国家利益,危及对外政策目标,最终不利于国家崛起。国家的成功崛起依赖于软、硬权力之合力。  相似文献   

12.
“小×”结构词语本是为人熟知的构词形式,但近年来涌现的大量“小×”结构新词语表现出了崭新的语义语用功能。对这类词语做出多角度的考察,分析其产生的条件、方式、特点及原因,有利于认清新语言现象的合理面及不妥因素,从而为汉语的规范化服务。  相似文献   

13.
韩延明 《学语文》2011,(2):71-72
新词语的特点就是一个“新”字。它是新事物、新观念的反映。改革开放以后,大量反映政治、经济、法律、商贸、科技、文教、日常生活和现代意识等方面的新词语不断产生。例如:“经济特区、小康、软着陆、下海、倒爷、外来妹、炒鱿鱼、迷你音响、性骚扰、公关”等。最近。还出现了新词“知本家”(以知识为主要资本的企业家)。  相似文献   

14.
硬件原指计算机硬件,它的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软件的完成。软件则指程序系统,它的优化能有效地提高计算机使用效率和功能。当代图书馆理论界将这两个概念运用于图书馆研究,一般泛指图书馆数量、规模、设备、人员等具有鲜明量概念的静止的事物称为硬件。而视那些促使图书馆硬件发生作用、产生效能,为社会创造价值和效率的图书馆管理手段、网络建设、人员培训、服务方式方法等软概念称为软件。对于图书馆硬件软件,传统观点注重硬件研究;现代观点强调软件开发。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一些高校教师把科研看成“硬件”,而把做为教师主业的教学工作却当成“软件”。重科研轻教学、重“硬”轻“软”的问题,随着科技开发的经济效益增大,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有所发展,这不能不使一些学校领导深以为虑。明显的例子是,有的高校多年来以教学法驰名,但现在已经无声  相似文献   

16.
谈谈辅导员任职的“软”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辅导员队伍的日益专业化、知识化和年轻化,无疑在客观上增强了这支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然而,光靠提升辅导员任职的“硬”条件是远远不够的,还须强化“软”条件,即还应考察其是否具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是否热爱辅导员工作、是否具有奉献精神等等。只有这样,才能从真正意义上提升辅导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7.
小学计算机教育的“软”与“硬”□河北省滦县老站小学田习民现在,我们惊喜地发现,小学计算机教育正迅速发展,大批微机进入学校,可以说已在紧跟时代的步伐。但随之出现的软件与硬件发展失衡日益突出,形成表面的微机“热”现象不容忽视:一手硬,即硬件高配置,片面追...  相似文献   

18.
“软”和“硬”是汉语里的一对反义词,在构词和语法功能等方面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对称与不对称。由于大量仿译英语的专业术语,“软”和“硬”也都表现出了词缀化的倾向,应该把它们看作“新同音语素”,记作“软2”和“硬2”。类词缀“毒欠/硬”既可以修饰NP,也可以修饰VP,以类词缀“软”和“硬”为标记的新词族也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对称性。  相似文献   

19.
说“TA”     
作为新出现的拼音字母词,第三人称代词“TA”、“TA们”是在“他(她)”、"他(她)们"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二者都属于不规范的用法。但是,这两种看似不规范的用法是为弥补“他”和“他们”在表意上的缺陷而产生的,有着其内在的客观理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16日,教育部发布《中吲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列出了171条新词语选目.不仅收入“晒客”、“独二代”、“房奴”、“丁宠家族”、“求学房”、“急婚族”等词汇.还收录了一些在较小范围流传的新词语、“公司驻虫”便是其中一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