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文化检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的参与,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研究显示,在课程改革中,最大的动力是教师,最大的阻力也是教师。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不能忽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与取向。笔者认为,教师文化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成为教育变革和课程变革的主体,成为新课程主动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而不是变革的抗拒者或是被动的实施者。一、当前教师文化现状:缺失与挑战。教师文化反映了教师群体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学校教师共同的价值体系与行为规范的综合。它既包括教师团体的信念、价值、态度、习惯以及行为…  相似文献   

2.
课程是教育传承文化、发展和创新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形式,任何一次课程改革都是在一定的文化境遇中进行的。课程改革本质上是一种文化创造,而文化反过来又构成了课程改革之基础。我国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正面临着深化的重要阶段,为了使其更加科学、有序地进行,必须从文化的视野审视高职院校的课程改革。高职院校必须要把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与中国实际相结合,营造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良好政策环境,注重学校课程改革的整体配套,塑造高职院校特色的学校文化,注重教师文化建设,激发教师开展课程改革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课程变革的关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中,由于深刻的文化、制度缘由,教师阻抗表现为改革认同缺失、专业自我认同危机、课程权力泛化、课程素养弱化等,导致改革并非一帆风顺。应对课程改革对教师文化的挑战,重建教师教育专业共同体、重构教师教育者的专业自我认同并推进教师教育者的专业发展,从而再造教师教育专业文化,应成为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重要议题。  相似文献   

4.
课程改革与教师文化重建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教师文化革新是课程改革的深层次支撑因素。教师文化的内涵可从内容和形式两个角度加以分析,教师文化的传统特质制约着课程改革。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师文化,教师树立课程意识以及形成合作开放的行为方式是实施新课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通过大学教师文化的核心要素:大学教师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论述教师在大学课程改革实施中的作用。认为大学教师的价值观念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动力,思维方式是课程改革实施的核心,行为方式是课程改革实施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课程实施的主体,是事关课程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课程改革的实质是改造学校文化和教师文化。只有教师在文化范式和教育行为等方面都有了革新,新课程才可能获得实质性的进展,而教师文化范式和教育行为的革新不仅体现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上,更体现在教师的整个生存状态之  相似文献   

7.
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基本力量是教师,其课程文化自觉既关乎课程改革的推进,也体现课程改革的成效。以课题研究、项目建设、评课众享、课程研发、培训展示为教育科研视角,是唤醒教师课程文化自觉的有效手段,也是以教科研推进课程改革深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教师是深化课程改革最为关键的因素,教师文化是对教师素养的普遍理解。基于教师文化对课程改革具有积极影响的假设,问卷调查甘肃省2012年“国培计划”120位中学教师。结果显示:如果教师文化是卓越的、合作的、旨向促进学生发展的,既能促进教师个体和群体的专业发展,也能有利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反之则不然。  相似文献   

9.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课程改革对中小学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成功与否,关键是教师,所以我们说,教师即课程。只有教师在文化范式和教育行为等方面的革新,才能更好推进新课程的实施。在学校文化重建中,教师文化范式的重建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本文试图探讨基于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研文化的建构。[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教师是课程改革中的关键因素。新课程对于教师来说是一种挑战,它对原先保守、孤立的教师文化构成了严重的冲击,需要建立全新的教师文化系统。其中,合作性教师文化对课程改革、学校管理和教师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这种教师文化的建立需要教师自身改变,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给予支持和保障。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的发展是一个文化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新旧文化对立、冲突和融合的过程。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在课程改革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改革离不开教师的参与。然而,当前部分教师对课堂文化的认识还存在误区。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从教师角度建立课堂文化指标体系,并进行了调研,旨在通过调查,分析问题及原因所在,明确教师课堂文化的内涵和实现途径,以供教师借鉴。一、调查样本体系及指标选择我们按照课堂物质文化、课堂精神文化、课堂职业文化、课堂行为文化、课堂制度文化五个类别,设计了调查指标体系(如图1)。  相似文献   

13.
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教师。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在课程规划、资源建设、实施与评价等方面的规划力、整合力、开发力等,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标志;是学校领导文化转性的标志;是课程实施从忠实取向走向创生取向的标志。课程文化是教师课程领导力的重要追求。学校课程文化建设,有效提升了教师的课程领导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与教师发展是整合一致的,课程改革是在教师发展中推进的,教师发展是在课程改革中达成的。课程改革可以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能结构,培养其课程意识和开发技能,创造与课程改革一致的新型教师文化。应确立以校为本的教师发展观,通过课程与教学改革实验、校本课程开发、课程行动研究和教师自主发展等方式,在学校课程改革中促进教师发展。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改革的不仅是课程,文化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是课改的主体,如果教师丈化固守原来的模式不随着课程改革的推移而进行相应的转变,角色文化、形象文化、交往文化等不能适应课改的新生丈化。新课改的正确有效实施。课程改革不会取得根本性的成功。传统的教师文化中教师的因此,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促进教师文化的转型,才能保障新课改的正确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抗拒以多重复杂的形式存在。课程改革对教师既有经验的挑战、改革理论自身与教育教学实际的落差、课程改革的不确定性风险及学校文化中的落后保守因素是导致教师对新课程改革产生抗拒的重要原由。文章认为,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抗拒既有破坏性的影响,也有建设性功能。公允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抗拒、课程改革主动寻求教师的认同、提升教师作为变革主体的意愿和能力是改善新课程改革中教师的抗拒行为、促进课程改革有效推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7.
一种新的课程理念、新的课程策略、新的课程文化、新的课程改革,双语教学的全面实施,要求汉语、双语教师及所有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改变教学策略。目前,如何走进新课程是摆在汉语和双语老师们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可见如何转变教师的教育思想,提升教师的课程意识,调整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倡导师生共建课程文化,顺利进行课程改革,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简析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认同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认同感是指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态度,包括教师对改革的评价、感受和行为意向。自其兴起以来,学者们将它应用在不同改革阶段以及文化背景中的课程改革研究中,并且初步探讨了认同感与学校组织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认同感研究有助于丰富我们对改革过程的理解,改善对课程改革的规划,并且促进教师态度的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9.
张二庆  马云鹏 《教育探索》2005,(11):100-101
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而课程实施是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教师是课程的直接实施者。教师对课程的理解能力、教师文化以及教师的课程能力等对课程实施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从孤立走向合作——教师文化的重塑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教师文化中的个人主义特质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制约着课程改革的推行,也制约着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进步。反思并积极寻求重建教师文化是解放教师和激发课程活力的关键所在。文章剖析了孤立的教师文化的成因并提出合作的教师文化的重建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