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教育   23篇
综合类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加强理财教育,培养儿童和青少年的理财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们手里的零花钱逐渐多了起来。如何引导儿童和青少年学生科学、合理地花钱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研究潜在课程的本质及其特点对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推进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完善我国的课程理论体系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小学教师的师生观与其专业发展阶段有关,不同发展阶段的中小学教师,由于所处历史文化背景、自身的知识结构、教学经验和专业理论水平等条件的不同,其师生观具有差异性。研究结果显示:10-20年教龄的教师其师生观比较适应当前基础教育的需要,小教一级和小教高级教师的师生观比较新;中教高级教师的师生观较其他教师陈旧一些,大专学历的教师其师生观优于其他学历教师的师生观。中小学教师的教龄、职称、学历对其师生观具有不同程度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4.
关于我国学校德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智力和德性是人发展的两个主要方面,其中,德性对人的成长起着更为核心和基础的作用.正因为如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不约而同地加强了对道德教育的重视.面对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的转型,我国中小学的德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最突出的是我国学校德育的实效性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中小学德育的目标、方法、内容以及评价标准进行分析,剖析我国中小学道德教育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国培计划"的实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的高度重视。但是,我国的教师培训仍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或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有:基层教育行政部门或学校对教师培训不够重视;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缺乏专门的教师培训队伍;教师培训形式单调以及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相似文献   
6.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都比在初中阶段更加成熟,所以在学习上的主动性相对较强,并且有一定的自制力。对于高中数学老师而言,如何把握好课堂时间,开展好课堂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教师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二庆  齐平 《教育探索》2006,(8):119-120
在新课程的教师培训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或偏颇,如过于注重理论学习,培训内容脱离实际,培训方式单一,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培训观念落后等。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是增强教师对新课程的情感和积极态度的培训,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建立一支既懂理论又有教学实践经验的培训队伍,加强培训教育与参训教师之间的联系等。  相似文献   
8.
人们在批评传统教育的弊端时,往往指责传统的教育(或称“应试教育”)搞“题海战术”,不注重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从本质上看,这里面体现了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之争。其实,实质教育和形式教育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是分不开的。如果不加具体分析,为了一方面而忽视另一方面,可能会产生另外一些问题。因为作为理论研究,我们可以各执一端,这样利于问题的深入分析和探究,但我们很少见依据一种理论来指导实践的情况。正如在现实当中,我们几乎看不到单纯的教师中心论或儿童中心论。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知识可以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不同类型的知识需要不同的学习方法和教学方法。例如,在有些领域,大量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达到自动化的程度,从而为大脑的高级思维活动提供更多的活动空间,以利于创新。所以,在教育实践当中,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教育内容来确定教和学的方法。下面我们就谈谈练习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教学情感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它对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这种重要的教育资源目前尚未得到人们的足够重视。本文论述了教师情感、教师情感的表现方式、影响教师情感的因素和教师情感的作用及其培养。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职业流动有利于人力资源的利用,也有利于个人特长的发挥。本文对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如何在终身教育体系下发挥自身以及社会价值,促动合理的职业流动;对如何发展高等教育自学考斌,以适应转型社会职业流动的需要等问题作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