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口作为影响生态演变的重要力量,已越来越受到关注.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不仅仅来自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是人口行为的压力.湖州在建设生态滨湖型城市进程中需要对相关的人口因素和人口战略予以足够的重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生态文明与和谐理念的视角确立湖州发展的生态支撑点,通过积极的人口政策促进反生态人口向亲生态人口的角色转型,提升人口的生态素养,营建"生态湖州"的人口推力.  相似文献   

2.
郝欢 《华章》2011,(29)
自20世纪七十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提出“生态城市”的概念以来,生态城市就成为全球城市化进程中追求的目标.生态城市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强调以人为本,追求更深层次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关系,以此构筑良性的城市发展系统.这种以健康、高效、文明为特征的生态城市建设代表了未来城市发展的方向.近年来,河南省济源市以生态城市建设为抓手,积极转变城市发展模式,努力构建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和谐城市,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双赢”,推进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柳州师专学报》2020,(3):85-87
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强调在追求生态正义的基础上,正确处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马克思生态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坚持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和技术创新理念,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4.
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引导人口和经济向适宜开发的区域集聚,保护农业和生态发展空间,促进人口、经济和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国家“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基本思想.文章以黑龙江省九大主体功能区块为基本研究单元,利用全国人口普查五、六普数据以及2000年、2010年相关统计数据,对我省人口分布和经济产业布局状况从多角度进行量化分析,计算各主体功能区的人口与经济协调系数与协调发展系数,从不同角度揭示出我省主体功能区背景下的人口分布与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和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水平与状况,参照各功能区内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建立黑龙江省人口与经济问的和谐关系,研究对于推进黑龙江省主体功能区的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趋势,内在地成为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样式。建设生态文明,要求我们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尽快确立人与自然“和谐双赢”的发展模式。面对我国人口增加、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严峻形势,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积极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日益成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6.
广东要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关键是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要注重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要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广东要努力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不断增强发展后劲,关键是要做到"三个注重":一是要注重内源型经济与外源型经济的协调发展;二是要注重区域协调发展;三是要注重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观是指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以人为本,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就是要在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同时,加快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建设,形成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协调,就是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可持续,就是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9.
社会人口对资源利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有重要影响,本文在PER模型的基础上增加环境因素,首先建立区域人口容量的PEER模型测算四川省2001年到2010年资源、经济、环境的人口容量,并运用回归分析建立实际人口与各要素人口容量的方程式测算四川省生态适度人口.结果表明:2001年至2010年资源人口容量比经济和环境的人口容量大,资源适度人口比经济和环境的适度人口大.四川省经济发展水平和环境建设水平是限制人口容量和生态适度人口的主要因素;生态适度人口远小于实际人口,平均人口赤字2186.3万人且呈现上升趋势;因人口带来的资源、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压力仍然较大,尤其体现在经济与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10.
以贵州省雷山县为研究对象,分析该县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的优势,采取的措施与手段,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提出对策与建议:寻求解决资金不足方法,破解制约生态文明建设瓶颈问题;建立生态补偿等保护资源措施,保证生态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协调发展;加强对原生态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确保生态旅游资源保持原有特色;力求生态农业与生态工业形成循环经济产业链,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西部大开发中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意识的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探讨了西部大开发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进而讨论了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教育在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并提出了在西部地区进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方面的教育措施.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与人口、社会、经济、科技、资源、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未来十年浙江高等教育与人口、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适当控制校均在校生规模,积极争取省外优质生源;二是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做强本科生教育,做实高等职业和专科生教育;三是学科专业建设以"应用领先,基础突破"为指向,与产业结构调整方向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13.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如何培养具有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精神、生态智慧、生态品德和生态文化的"生态人"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基本保障.本文对生态文明视角下普通高校专业硕士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旨在为培养生态学专业人才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施西部大开发、保护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内在需要和本质要求。贵州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西北民族地区包括甘肃、青海、宁夏、新疆4省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的地区,人口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十分突出。该地区人口密度相对低,土地承载能力差,人口增长快,少数民族人口比重高,人口资源容量压力大,人口文化素质不高,人口城镇化水平低,生态环境退化严重;人口环境问题类型多样、地域差异大,具有长期性和多重性的特征;促进西北民族地区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具体措施是:坚定不移地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与修复力度,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16.
什么是文明发展的道路呢?就是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局面。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思想是在立足国情、放眼长远利益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十分丰富,研究科学发展观中的人与自然关系,将"以人为本"与"重视自然、环境、资源"结合起来,对于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科学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强调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系统平衡,人口与资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要求人们彻底改变对自然界的传统态度,建立新的道德观念,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人口忧患意识贯穿于他的整个人口思想理论之中.他对我国人口数量之多、人口素质不高以及农民问题都表现出了深深的忧虑.这种忧患意识具有实事求是、忧患与进取相结合的特点.继承和发扬这种忧患意识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不仅能让我们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而且有助于我们变压力为动力,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干群关系.  相似文献   

20.
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社会经济规律系统中的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的规律和人口规律,推进社会建设、文化建设,遵循经济社会和自然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规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根据我国上层建筑和人口、自然资源、环境的基本特征,提出相应的战略性措施.在社会建设方面:第一,确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劳动者当家作主的指导思想.第二,实施计划生育的国策,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第三,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第四,建立全面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第五,从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出发,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第六,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强老龄服务事业建设.在文化建设方面:第一,确立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和道路.第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这是兴国之魂,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第三,制定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把文化建设落到实处.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第一,确立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中的指导思想.第二,实施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开发新资源的基本国策.第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第四,实施保护并优化环境的基本国策,着力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