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力先生主编的<古代汉语>文选部分选有韩非子<五蠢>篇.其对"患御者"的注释,笔者认为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各种版本的教材中,大多数认为<拿来主义>"这篇文章是鲁迅先生写的关于继承文化遗产的一篇文章".这一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也有根据.由唐弢先生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认为:"在<拿来主义>里鲁迅又从批判与继承的关系作了进一步发挥.他把遗产比作一所祖传的大宅子,认为重要的首先是把它‘拿来'!"结合当时社会历史现状,纵观全文内容和结构,<拿来主义>中的"拿来",当指"融合新机",以"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即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而不是"继承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中的"省"字注为"曾经".对此,笔者未敢苟同. 笔者查阅了<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古代汉语常用词词典>等工具书对"省"字的注释,未发现有"曾经"的义项;  相似文献   

4.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一联中的"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注为"曾经";吴先进先生认为此注"没有理由和依据",先后撰写<"省",字注释指误>(<语文学习>2009年7-8期)、<透过"省识"看同义复词现象>(<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4期)两篇文章进行辩驳,力主句中"省识"应释作"认识",其主要理由是:①<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及网上资料中,均不见"省"释作"曾经"之例证;②<辞海>、<汉语大词典>皆收有"省识"一词,释义即"认识".  相似文献   

5.
何为"佁然"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六单元的<小石潭记>中,"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中"佁然"注释为"呆呆的样子".笔者认为释义欠妥,注音为"yǐ"有误.查阅相关资料,答案也有异同.  相似文献   

6.
周波 《现代语文》2006,(1):74-75
每每教学苏洵<六国论>一文,讲到"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一句,对其中"速"字的注释总不尽满意.各家注释颇为纷纭:有的注作"招致";有的解作"使……加速",把它看作形容词活用作使动词;有的译注为"加快,加速".还有一种解释,认为"使……加速"是"速"字的直译,"招致"乃是"速"字的意译.这样的解释似乎可以敷衍了事,但仔细想来,"使……加速"与"招致"的含义是一致的吗?因此,我以为对"速祸"之"速"颇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1932年11月,鲁迅回北平探视母亲,并应邀作了五次公开演讲,即著名的"北平五讲".学界已基本理清"北平五讲"的前因后果,但因年代久远、材料匮乏,诸多细节还不为人知.笔者最近从北师大校友刘择之①的文章<牢记鲁迅先生的教导>(以下简称<教导>)中有了一些新发现.  相似文献   

8.
也谈"经年"     
<语文建设>2009年第4期刊登了黄仲舒先生的文章<(雨霖铃)(寒蝉凄切)中的"经年">.该文认为"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之"经年"为"(经过)一整年",非"年复一年".笔者以为,此说不太妥当,有讨论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顾炎武<音学五书·音论>卷中有"吕之代赢,黄之易"一语.江永<四声切韵表·凡例>中亦有此语,写作"吕之代赢,黄之易芊".张斌、许威汉二位先生主编的<中国古代语言学资料汇纂·音韵学分册>一书中引用顾、江二君语,写作"吕之代赢,黄之易羊",其中"羊"字有误,应为"芈"字.  相似文献   

10.
白居易《琵琶行》:“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高中语文教材把“回灯”注释为:“把灯心捻大些。”《高中生必背古诗文50篇》中提出了两种不同的注释:“回灯,一说把撤了的灯烛又拿回来;一说指为灯添油拨的更亮一些。”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回灯”注释为:“重新张灯”。  相似文献   

11.
欧阳修<醉翁亭记>:"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历来注家把"颓然"一词解释为颓唐、颓倒之意.如<中国历代散文选>(刘盼遂、郭预衡主编)解释为"颓然,醉倒的样子."<古代汉语>(王力主编)解释为:"颓,倒"等.<语文教师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将此句翻译为"一个面容苍老、头发花白的人,昏昏欲倒地坐在众人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其译句亦取"颓然"为"昏昏欲倒"之意.笔者认为,诸注不确."颓然"当是"安适、和顺的样子."其理由赘述于后.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选用了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其中有这么一个句子: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人教社不同版本对"惩创"均有解释,但不尽相同:2004年6月第一版的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文的注释中对"惩创"的"创"字作了注音,注为"chuāng",这个注释一直使用到2007年初;2007年6月第二版的高中第三册语文课文的注释中对"惩创"的"创"字重新作了注音,注为"chuàng";2010年6月人教版对"惩创"只是解释了意义,对读音未作任何标示.  相似文献   

13.
避讳学是中国的独门学问.事实说明,从避讳学的角度校注典籍是不可或缺的.中外学人也有从"避讳学"角度研究<诗品>者.有的用以校勘文字,有的用以考察版本,有的用以注释人物.但仍有不少遗留问题,须用此作进一步研究.如<诗品>里的谢胱,宋人引录<诗品>者,皆作"谢眺".有些<诗品>校注本以为"眺"是误作.其实,这是宋人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四世祖赵朓名讳而改,并非误作.另外,如<诗品下>之"殷不竞矣".宋人作"口不竞矣",此"口"当为宋人避宋太祖之父赵弘殷名讳所留.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必修)语文第三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6月第1版)课文<项脊轩志>(P96)对"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句中的"东犬西吠",注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对着西家叫".笔者以为,这种解释是不妥当的.  相似文献   

15.
<高祖还乡>: "[尾声]少我的钱差发内旋拨还,欠我的粟税粮中私准除.只通刘三谁肯把你揪摔住,白什么改了姓、更了名,唤做汉高祖."诸多元曲注释版本和重要语文工具书对于其中"白什么"的解释尤其是对"白"字解释,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其实, "白"即为"别".在<高祖还乡>这种特定语境中, "白什么"则具体表现为一种不屑一顾、不把对方当回事、不把对方放在眼里的语气.  相似文献   

16.
鲁迅先生在他的杂文<灯下漫笔>中呐喊"创造这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则是现在的青年的使命!".这一声呐喊,其意义不亚于当年的"救救孩子",把一个全新的思维、全新的世界展现在中国人民、中国知识分子面前一"第三样时代"究竟是怎样的时代?  相似文献   

17.
近读<中学语文教学>2009年第5期李耕拓先生的大作<"行""火"与"伍">,获益良多.李先生认为:行,"古代兵制","‘同行十二年'意即在同一个行里生活、战斗了多年.它与上文的‘火'相对应.因此,将它释读为‘行(xing)军打仗'是错误的".此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  相似文献   

18.
针对郭锡良、李铃璞主编<古代汉语>,洪成玉主编<古代汉语>,徐季子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对"先趋而后息""人趋己趋"中的"趋"的解释不妥之处,本文从上下文的照应、古文献的其它用例、词义引中的线索等几个方面证明"趋"应释为"以恭敬的姿势快步走".  相似文献   

19.
辛弃疾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向来以清新自然而被人称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更是描景的神来之笔,然而,对"别枝"的理解尚有分歧.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读本>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版)第32课<谈白居易和辛弃疾的词四首>(节选自朱光潜先生<艺文杂谈>)中认为"别"是"离开"、"落下"之意.朱先生说:"别是动词,就是说月亮落了,离别了树枝,把枝上的乌鹊惊动起来."朱先生的观点非常新颖(以致有的鉴赏辞典也沿用此说),但有失原意."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笔者不揣谫陋,试作以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大家知道,无论是原来的<教学大纲>还是现在的<课程标准>都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作为小学阶段必学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一内容如何进行教学,浙教版<数学>(张天孝主编)教材作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