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一、罗森塔尔效应与边际原理罗森塔尔效应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的,亦称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即教师的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学生的行为,使人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教师的期待。教育实践也表明:如果教师喜爱某些学生,对他们传递积极的期望,经过一段时间,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怀、爱护和鼓励,学生会更加自尊、自信、  相似文献   

2.
情感教学充满了教师对学生的爱,这是师德的核心,是搞好教学的基本出发点。很多教育学家都认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老师对待学生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爱护他们,时时处处表现出对学生的期待、信任和鼓励。这就体现了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情感效应”,也就是“爱的效应”,从而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和热爱,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了“罗森塔尔效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适用性,教师应充分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予学生关心和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信任的师生关系,一种充满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这种充满心理安全的课堂气氛就是师生间的最佳“心理场”。它让学生感到轻松、积极、无压力,让学生充分释放活力,舒展灵性,张扬个性。这种“心理场”的创设不仅要靠教师的新观念、高素质,还要教师充分发挥以下六大教学效应的作用,达到师生心灵的互动。一、期待效应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成才,这是教学的规律。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随机抽取了几位学生,用“权威的谎言”使教师对这些学生寄予期望。8个月后,像期待的那样,发展了这些学生的智力。可见,教师的期待会…  相似文献   

5.
暗示教育有尊重学生、潜移默化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在教育教学中有很多的实践空间,让学生在我们的积极暗示下茁壮成长。罗森塔尔效应能唤起学生的不懈努力,让期待变成现实。  相似文献   

6.
“罗森塔尔效应”已为很多教师所熟悉,不少教师也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其加以运用,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期待,并给予学生很多的肯定与鼓励,试图使学生树立起学习信心,从而期待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有不少教师抱怨说,自己已给予了学生不少的表扬与肯定,但学生就是不能按照自己的期望发展。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是“罗森塔尔效应”失效了吗?  相似文献   

7.
教师对学生的正面期待而导致学生进步的现象,人们通常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上的一个著名现象,它在教育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笔者从事小学班主任工作多年,经常将罗森塔尔效应运用到工作中,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浅见。1.罗森塔尔效应对学生成长的作用罗森塔尔效应特别适合应用在小学生身上,因为他们是可塑性极强的群体,更容易接受来自于教师的心理暗示和正面引导。  相似文献   

8.
曾在世界上轰动一时的罗森塔尔效应,也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它是一种期待效应,爱的效应。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借“权威的诺言”,使教师对自己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由衷地寄予期望,进而加倍关心爱护,  相似文献   

9.
孔子曾说:"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不难看出,学习一度在中国是一件快乐的事。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在现今的课堂中,却总是教师苦口婆心,学生无动于衷。如果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恰当地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将会激励学生学习,促其积极思考。一、罗森塔尔效应──鼓励期待,增强自信【罗森塔尔效应】1968年的一天,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  相似文献   

10.
“罗森塔尔效应”已为很多教师所熟悉,不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尝试对其运用,注意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表现出对学生的充分信任和期待,并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与鼓励,使学生树立起极大的学习信心,从而期待获得理想的教育后果。然而,也有不少教师抱怨说,自己已给予学生不少的表扬与肯定,但学生就是不能长久地被激励下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为什么“罗森塔尔效应”会失效?  相似文献   

11.
情感是人对于客观事物与主观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是人对客观事物态度的体验。在教学中,师生情感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是探索知识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师生情感的好坏与否是影响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师生的情感呢?根据情感的特征,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探讨。一、用“罗森塔尔效应”诱发情感 “罗森塔尔效应”是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在对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的试验后得出的结论。在这个试验中,罗森塔尔随意地按学生的花名册开列了一些学生名单,并声称他们是经过特别测验具有在不久的将来产生“学业冲刺”的潜力,而对教师绝对保密。由于教师  相似文献   

12.
<正>将学科教学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让学生自己体验所扮演的各种角色,用他人及社会对自己行为的期待要求自己教育是培养社会人的活动。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在课堂用社会期待的目光暗示学生,以此健全学生的人格。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严也是一种爱",课堂任务是让学生理解家庭关系。惯用的教学方法是通过备教材、备学生讲授,但  相似文献   

13.
金关信 《山东教育》2005,(13):47-48
“罗森塔尔效应”是著名心理学家、美国哈佛大学罗森塔尔教授对学生进行“预测未来发展”实验获得的一种教育效应,成功的关键在于自信心的树立和激励性的关注。反之,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会受到压抑,聪明才智的发挥将受到严重的制约。在基础教育新课程启动的今天.“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对实施现代美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孟丹  孟幻 《考试周刊》2009,(49):204-205
“罗森塔尔效应”即“期待效应”的启示是: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特殊的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和赞美时,便由此感觉获得社会支持.从而提高自我价值和自我认知,变得自信自尊。获得积极向上的动力。优秀的教师应善于通过激励机制将学生引入音乐殿堂,这既是罗森塔尔效应的精髓,又是教育学中的科学发展观。本文作者结合音乐器乐教学中的教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并将教态问题上升到师德的高度。  相似文献   

15.
一、本模式的理论依据 1.罗雅效应。教育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所做的“期待”实验.在心理学上又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该效应的心理学意义是:他人期待造成自我认可、自我强化,自我认可、自我强化叉使期待继续下去.这样良性循环下去,最终可以使被期待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6.
罗森塔尔等人的研究证明,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提高、培养正确的学习态度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深入学习和研究罗森塔尔效应,对于帮助我们中职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培养高素质职业技术专门人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运用“期望心理学”成功地调动了数十名儿童及他们的老师的主观能动性,使这些儿童学业超群,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说穿了是种“期望效应”。如何在作文教学中产生这种“期望效应”,提高学生尤其是中下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进行作文分层教学,是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具体操作途径如下:  相似文献   

18.
罗森塔尔效应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根据对小学生的实验得出一项教育心理学结论:教师对学生的关怀、爱护和期待能获得戏剧性教育效应。这项效应的核心内容就是关爱、赞扬与积极的期待,正确使用罗森塔尔效应,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外语的潜能,使英语教学成功地避免分化现象,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9.
教育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抱有较高的信心,期待他们向好的方面转变。实验证明这对成人高等教育也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方式。这是对传统的罗森塔尔试验的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做好相应的各环节的工作,并且要遵循试验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0.
“暗含期待效应”也称“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RobertRosenthal Efect)”,也有译为“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而这种暗示,正是让人梦想成真的基石之一……“暗含期待效应”留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