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山地处滦河流域,滦河哺育了唐山。唐山民众创造的丰富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是滦河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在相当长的时间引领着滦河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论滦河文化     
滦河发源于内蒙古,流经承德、秦皇岛、唐山等七个地区,形成4.5万km2的广阔流域。滦河文明发端于7 000-15 000年前。游牧文明、农耕文明以及近代工业文明构成滦河文化的三大源头。滦河文化内涵丰富,包括有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科学教育、文学艺术以及历史人物、事件、文物等形式存在的品类多样、内涵丰富的文化形态。滦河文化与周边文化融合,具有移民文化特征;在历史演变中,构建起多元一体的文化体系;拥有与时俱进品性,形成了开放兼融的基本特征。刚健自强是滦河文化的精神内核,开滦矿工“特别能战斗的精神”、“穷棒子”精神、沙石峪精神、唐山抗震精神,是滦河文化精神内核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3.
不可否认,唐山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不仅有农耕文化、边关文化、皇陵文化等偏重于历史的文化形态,还有以开滦为代表的近代工业文化,更有豁达张扬、刚毅自强、兼融开放的滦河文化,这些文化宝藏无疑对唐山经济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针对制约唐山建设文化大市的主要因素,提出应该从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唐山文化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唐山文化;加强唐山文化研究,强化文化队伍和文化设施建设;建设高校,发挥高校在唐山科技、文化、经济发展的作用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建设。  相似文献   

5.
从区域文化角度提出了滦河文化是独立而有特色的区域文化,简述了滦河文化研究三阶段的主要内容,进而指出滦河文化的六大亮点。  相似文献   

6.
唐山工业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和中华民族的探索、奋进、复兴、进取与创新的进程相吻合。洋务运动是唐山近代工业发展的起点,洋务人士在"寓强于富"的探索中兴办的一些民用工业,使唐山地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洋务工业文化,这种文化的主要特征是官督商办,肩负与列强抗衡的历史重任。辛亥革命后,唐山工业文化延续为资本主义性质,以实业救国为目的。这种文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传承为社会主义性质,开始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唐山做贡献。唐山工业文化经历了不断的延续与传承过程,呈现出开拓性与创新性、开放性与兼容性、传承性与继起性三大特征。研究唐山工业文化可为唐山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唐山城市文化形成的因素与脉络,认为唐山文化源远流长,农业文化是其基础,近代工业文化塑造了这座城市的品格。唐山城市文化的特征有四点,一是中原文化与塞北文化的交融,二是服务北京的邻都文化,三是再生城市文化与唐山抗震精神,四是保守与城市自豪感。唐山城市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推动力,其中的消极因素则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约束作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应当树立文化强市的理念,用优秀的城市文化推动唐山城市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8.
唐山北连燕山,南临渤海,滦河纵贯其间。唐山文化不仅是滦河文化的一部分,还包含山丘文化与海洋文化,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9.
滦河文化作为区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沉淀起来的,它的基本内涵、精神内核、表现形态等,都反映着那个特定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生存条件、生存环境、生存方式、生存欲望、生存能力等主观和客观方面的状况和要求。滦河文化在历史文化基础上不断发展,拥有与时俱进的品性,形成了开放兼容的基本特征。研究滦河文化的意义,在于探究滦河流域人民的精神世界,改善和提高他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0.
唐山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工业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的互动关系基础上,阐述了唐山利用工业遗产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现状,采用SWOT法对利用工业遗产发展唐山文化创意产业的优势、劣势、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旨在为工业遗产利用和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赵国英 《唐山学院学报》2018,31(5):24-29,51
文章从文化与精神的关系入手,分析了"唐山精神"的内涵与文化根基,梳理了"唐山精神"的历史脉络,阐述了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12.
滦县地处滦河流域,滦县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滦县文化。滦县文化具有本根性、兼容性、开放性、创新性的特点,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领着滦河文化的发展,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3.
唐山工业文化初论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唐山是一座重工业城市,工业发展是唐山城市发展的主脉,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唐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工业文化。唐山工业文化发展经历了初长(从洋务运动到20 世纪初)、进一步发展(从20世纪初到新中国成立)、成熟和创新(从新中国成立到今天)3个历史时期。唐山的工业文化有其深厚的底蕴和丰富的内涵,并能带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近代唐山文化体育事业的兴起与发展,是城市近代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涵。在唐山文化体育事业的发展中,近代工业企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是积极的建设者和参与者。  相似文献   

15.
唐山不仅是北方工业的摇篮,而且具有一部辉煌的文化史,许多领域在国内外处领先地位。本文阐述了唐山的教育、科技、文学、艺术、体育等文化事业的历史与现状。  相似文献   

16.
初步探讨了滦河文化的内涵、地理环境、创造主体、基本特征等问题。滦河文化有10万年历史,源远流长,多姿多彩,多民族和多种文化形态相互吸纳与融合,使滦河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7.
地震对于唐山有着极其特殊的意义,1976年的那场灾难不应当因时间而被遗忘,地震之殇、凤凰城的涅槃重生需要变成永久的、不断更新的文化符号来警醒世人,唤起我们对灾难的集体记忆。新媒体的出现把媒体发展带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速普及,给文化传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地震文化是唐山地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着的集体记忆使得其具有特殊的文化内涵,新时期,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发地震文化是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以唐山地震文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新媒体及集体记忆的分析,总结唐山地震文化和传播经验,提出应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特征,全方位开发地震文化资源,唤起集体记忆,从而达到弘扬地震文化、牢记历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唐山学院学报》2008,21(3):F0002-F0002
2003年9月,唐山学院敬邀国内著名唐山籍美术家和唐山市书画家创办了大唐画院,在全国高校开创了先例。大唐画院作为高品位的极富艺术美学含量的大学校园文化载体,为唐山学院实现科学与艺术教育的融合,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也为唐山文化艺术的交流与提高,弘扬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着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吴良镛提出的“京津冀北地区城乡空间发展规划”,建议对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保定等城市进行整体的开发建设,除有现实考虑外,也具有长期形成的历史文化基础。在元、明、清时期,就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的畿辅区域体系,在文化上也形成了京城、京郊、京畿三个相互关联的文化圈。在这些文化圈中,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与民俗文化形成多向互动,成为京畿地区的文化特色。无论建设“大北京”,还是研究北京文化,都不应脱离对京畿文化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正> 欣闻《唐山学院学报》"唐山经济社会与文化"专栏开办5周年,谨致以诚挚的祝贺!近年来,唐山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力加快科学发展示范区和人民群众幸福之都建设步伐,全市上下政通人和、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如今的唐山大地,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到处涌动着科学发展的时代洪流。硕果伴随艰辛,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取得今天的成绩,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