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清华大学图书馆古文献的传承、整理倾注了几代古籍工作者的心血。为使这笔宝贵文化遗产得到根本保护,又充分被利用,图书馆正致力于这批文献的数字化:从古籍书目数据库、古籍联合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到以中美百万册书数字化联合项目为开端,借助清华强大的理工科技术优势,引入国际合作,建立清华古文献数字图书馆。  相似文献   

2.
刘浏  齐月  刘雏菲  李文祺  王东波 《情报学报》2023,(12):1498-1512
古籍引书是古籍计算人文研究的重要内容,是探寻传统文化传承脉络的重要方式。本文阐述了计算人文下古籍引书研究的内涵,描述了该研究视角下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的引书和引典现象的异同,并以此为出发点,探讨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库构建的技术现状。本文围绕知识表示、知识标注、知识补全与消歧,描述了古籍引书全文本知识构建的框架流程,并就目录典籍、经学注疏、史书及诗词歌赋四类对象进行了引书知识库的构建尝试,分析了古籍引书知识库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地方志引书挖掘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籍文献普遍存在着引书现象,因而构建一套针对地方志引书的挖掘识别系统,对古籍的研究以及目录学史、藏书史、科技史,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地方志资料汇编<方志物产>为语料,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古籍引书挖掘系统.重点讨论了引书的模式提取、N-gram分词识别等功能算法.  相似文献   

4.
古文献整理是一门综合性学问。毫无疑义,首先要具备版本、目录、校勘、训诂等古典文献专业基本知识。在此基础上,还必须重视掌握职官、地理、年代学这几把治史钥匙。只有这样,才能尽量减少古籍整理中的失误。这些年来,笔者因从事《中国历代登科总录》课题的需要,经常翻阅相关的、经今人校注的古籍出版物,发现其中一些新差错,问题往往出在不谙官制上。兹揭示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子,期以与校注者商榷,并引起古文献整理与研究同行的进一步关注。 1.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选举志》一,页1677:"每月试经、书  相似文献   

5.
介绍古典文献学家王欣夫先生的生平;阐述他在补充和整理前人著述、整理编纂稀少古籍方面的代表作品与贡献;着重探讨王欣夫先生目录、版本、校雠三位一体的文献学思想与方法;最后综述其文献学成就。  相似文献   

6.
《增订四库简明目录标注》、《贩书偶记》和《书目答问补正》,皆属近代问世的版本目录学专著,不仅应为一般古籍管理工作者所了解,也是广大文史工作者必备的工具书。本文从版本目录的角度对三书的特点和优劣作一番比较。 1.关于古籍版本的流传收藏情况  相似文献   

7.
中西古籍出版中“牌记”与“书末题署”的比较研究□大连出版社许文彦王若“牌记”又称“书牌子”,是我国古籍印刷中记录刻书者姓名、堂号、刊刻年代的一种标志,一般刻在目录、凡例之后,也有的刻在书之卷末或者刻在书后边。在欧洲的古籍中,也有类似中国牌记记录出版年...  相似文献   

8.
肖荣 《图书馆学刊》2005,27(1):79-80
以今天的古籍目录著录规则去衡量古代目录作品的著录,可以发现各种目录作品著录所奉之体例并不一致.甚至同书中有时也不一致。因文言文习惯及古籍无标点等原因,使目录作品中书名的著录出现多种样貌。从书目之起源追论古代各种目录作品.可概括出中国古代目录书名著录的形式。  相似文献   

9.
依据彝族古籍目录整理和发表的时间,彝族古籍目录工作发展可以分为草创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彝族古籍目录编撰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研究工作,编撰者们通过目录著作的编撰,反映自己的学术理念,体现个人对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目录的收录范围、分类编排和著录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若将这些经验提升为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基本规范,还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积极探讨。  相似文献   

10.
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书库藏廖元善先生捐赠古籍两百余种,其中善本近六十种,不少是闽人名家故物。本文将这两百多种古籍目录按馆藏索书号次序著录。  相似文献   

11.
依据彝族古籍目录整理和发表的时间,彝族古籍目录工作发展可以分为草创期、恢复期、发展期和繁荣期四个阶段。彝族古籍目录编撰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学术研究工作,编撰者们通过目录著作的编撰,反映自己的学术理念,体现个人对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一些思考,尤其是在目录的收录范围、分类编排和著录方式等方面的探索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若将这些经验提升为彝族古籍目录编撰的基本规范,还需从理论层面进行积极探讨。参考文献6。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察了第一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各图书馆古籍文献资源的借阅服务、信息服务、原文传递服务、数字化及利用等现状,并从古籍基础整理工作、古籍数字化现状与利用、古籍学科馆员、古籍资源信息服务意识等方面探析了成因,同时介绍了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上海图书馆、高校古文献资源库文献传递实验服务等古籍资源服务的典型经验,以推进国内古籍文献资源服务.  相似文献   

13.
我一九七二年到图书馆工作,各项业务都不熟,尤其是对古籍的知识更是缺乏。而自己又快到五十年纪的人了,身体有病,文化程度也低,搞这项工作碰到许多困难。在党的领导下,在馆内老同志们耐心的指导下,经过几年的学习,现在已从一点不懂到基本能够搞古籍分类和版本的鉴别工作。中国古籍,浩如烟海。我们馆藏的古籍也比较多,各种版本琳琅满目。开始阶段,我只从目录着眼,后来发现只看目录,不看实物,还不能解决我想要知道每部书的基本情况。因为我馆过去所编的线装书目录比较简单,基本著录不全,刻本年代有的登录不准。特别是古籍书名和现代书名大不一样,往往只看书名,不解其意。例如:《班马字类》、《山堂肆考》等书,起初都不知其内容。有关版本、字体、纸张、装饰等更不能从目录上看明白。所以,我决心豁出时间,将全库藏书普遍看一遍,真正做到心中有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的古籍分类、编目工作是古籍整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馆古籍是根据装订特点(线装或平装)分编的。线装古籍基本上按全国古籍善本总目的“五部法”(部分增补)分类著录的,并改进了业务注记。线装古籍目录单独编排,图书单独排架。平装古籍和现代新书一  相似文献   

15.
古籍资源开发策略及案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古籍资源开发策略及案例分析钟稚鸥(中山大学图书馆)本文以羊城药厂的保剂九为例,试图从两个方面探讨开发古籍资源的意义及其策略。玉开发古籍资源的意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建设并不意味着对传统的背弃。相反应加以发扬光大.只有充分利用前人的智慧。才能促进生...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湖南图书馆古籍线装书目录》一书的编制体例、学术价值及其出版的作用意义等进行了评介。  相似文献   

17.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4):124-128
《中国古籍总目》是目前规模最大的中国古籍目录,对了解和利用中国古籍大有帮助。但因规模庞大,书中难免存在讹误之处。部分总集类书目被编入集部别集类,分类不当,对此予以考辨。  相似文献   

18.
论文从研究古籍版本学产生和发展的标准入手,在分析古籍版本学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同书异本的大量出现、校勘工作的蓬勃开展、善本概念的形成、版本目录《七略》的出现,都说明先秦两汉时期已经产生了古籍版本学。  相似文献   

19.
何灿 《图书馆学刊》2012,34(12):122-124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是目前我国最具权威性的善本古籍联合目录,但因为著录古籍数量众多,编纂工程浩大,书中难免存在一些值得商榷之处。如部分书名、作者著录有误,著者朝代不确,版本认定不当等。这些疏误之处有待修订。  相似文献   

20.
范希曾以张之洞的《书目答问》为底本,撰写出《书目答问补正》一书.范希曾采取补正的方法,保持原书体例,有所侧重,开展不少纠误补阙的工作,蕴含了丰富的编目思想,对于研究古籍的目录版本以及编写古籍举要目录,都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