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塑造了许多英雄好汉形象,其中多位女性形象的生动描绘,在揭示小说主题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但她们只是作为男性的陪衬和铺垫而存在。本文通过对书中女性形象的分析,展示男权文化背景下女性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2.
王熙凤、曹七巧都是在男权社会中苦苦挣扎的女性,她们最终难逃悲剧命运。本文从身份及地位、爱情及婚姻、金钱及权力、奋斗及复仇几方面阐述了二人的悲剧命运。她们终究是男权社会的从属者、压抑者和殉葬者。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金锁记》和王安忆《长恨歌》都是以传统女性为书写对象,展示她们在男权社会中的悲剧。通过对比曹七巧和王琦瑶性格命运的相似性,从男权社会意识和女性心理痼疾两个角度梳理造成她们悲剧的根源,从而可以看出两位不同时代的女作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与着眼点的承袭关系。  相似文献   

4.
张爱玲的小说中塑造了一系列暗含悲剧而又内涵深刻的女性形象,这些鲜活的形象引起了文学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和评论。她们在男权文化下被迫害凌辱,在不幸的爱情中妥协退让,在人性的欲望中压抑沉沦。张爱玲通过这些女性形象的刻画,探讨人性的弱点,揭示女性悲剧命运的痼疾,从而引起疗救的注意和唤醒女性意识的深刻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5.
端木蕻良的小说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其中有女贵族、下层婢女、都市少女等,她们都是生活在男权社会统治下的悲抑的女性.腐朽的封建制度的压制,自身对男性严重的依附心理都直接、间接地造成了她们的悲剧命运,她们要想找到出路、获得解放,就必须建立独立觉醒的意识.  相似文献   

6.
对女性命运的关注是苏童小说的主要特质,苏童笔下的女性始终充满着悲剧色彩,她们常表现为母性的丧失、对男权的依赖、同性的戕害与自我的放弃。女性自身的弱点是女性悲剧产生的原因之一,但男权文化则是女性悲剧产生的根源。要想摆脱这种宿命式的悲剧,女性更需要从观念上转变,以独立的性别群体追求人性的自主。  相似文献   

7.
阿来在小说《尘埃落定》中为我们精心营造了一个尘埃弥漫的女性世界,土司制度、男权思想、权力欲望与奴性思维等因素深刻地影响了她们的命运,演绎着一幕幕震撼人心的悲剧.深入探究这些女性悲剧命运产生的根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尘埃落定》这部作品.  相似文献   

8.
陈忠实和贾平凹在《白鹿原》和《废都》中都塑造了一系列形象生动的女性,并且试图通过这些女性悲剧来反思男权文化对女性产生的影响。由于男权文化的强大和根深蒂固,她们不可能完全走出男权文化的樊篱,因此作品反映了强大的男权文化对女性的压迫和侵害。同样是写男权文化下的女性悲剧,两部作品又各有其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伍艳妮 《培训与研究》2007,24(7):4-5,24
莎士比亚在他的戏剧中塑造了一系列女性形象。喜剧中的女性大部分处于主角地位,她们充满智慧、才能和美德,大胆反抗传统道德,追求爱情自由和婚姻自主,是体现人文主义理想的新女性。悲剧中的女性退为次要人物,她们要么是纯洁的天使,要么是狠毒邪恶的恶魔,体现了作者对英国社会现实生活的深入认识。喜剧和悲剧中女性形象的变化,反映了作者认识生活和创作思想的变化,也可以看出作者男权意识的自然流露。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哈代笔下几位女性形象,揭示了她们所处的时代和作者的男权思想是制约她们获得幸福生活的主要原因,她们的坎坷命运充分体现了哈代独特的悲剧宿命观。  相似文献   

11.
女性主义者认为,格林童话故事中渗透着父权文化的意识形态,其中公主的角色,是通过男性文学想象和价值取向所造就出来的。典型的公主,是父权文化操控下,理想女性的化身,在她们身上发展成为一整套关于理想女性的“女性气质”:美丽、忠贞、温驯、被动和顺从。格林童话正是通过如公主一样的女性角色的形塑,有意无意地强化了父权社会改造,以期她们按照男性所期盼的规约成长。  相似文献   

12.
通过细读海尔曼的《小狐狸》,发现家庭中的女性处于从属地位,男性对其施加父权压迫。父辈的财产传男不传女,女性的财产继承权被剥夺,女性在家庭中没有决定权。父权社会不给女性提供工作的机会,将她们的活动范围局限于家庭中,造成了女性对家庭中的男性的经济上的依赖。通过分析《小狐狸》中三位女性的人物形象,展现出由于父权价值观,三位女性均受到压迫和束缚,尽管个人的反应不同,但都变成父权压迫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3.
美国当代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一直致力于以她的小说文本消解父权文化。这不仅体现在莫里森的单部作品之中,而且纵向地呈现在她的诸多小说中。通过对莫里森小说文本的历时梳理,指出其消解父权文化的系列过程:揭示父权文化的危害、挑战父权文化男权中心思想以及摈弃父权文化的性别歧视思想。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了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可以吃的女人》和英国女作家多丽丝.菜辛《青草在歌唱》中女性与自然相似而紧密的联系,探讨了两位女主人公在父权制社会压迫下不同命运的形成原因、自然及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得出了女性只有与自然为友,不懈地抗争于男权社会的压迫,才能获得真正属于自我的人生,达到女人、男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曹园青 《海外英语》2016,(15):174-176
Louis Chu is a pioneer of the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whose only novel,Eat A Bowl of Tea has taken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and has even been reagrded as a literary landmark both in Chinese and in American literature.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fate of two female characters Lau Shee and Mei Oi in the patriarchal society and Louis Chu's ambivalence towards patriarchy reflected from his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female characters.The obedient Lau Shee embodies the patriarchal virtuous women.Mei Oi stands for the new-type women's immature rebellion against the patriarchal authority.They two are the representatives of the true Chinese women in the 1940 s.  相似文献   

16.
钱钟书《围城》中的知识女性,大多充满心计,内心世界复杂。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用尽手段。她们经常玩弄男人于股掌之中,但是由于当时的时代背景的限制,又无法摆脱父权的束缚,身上或隐或显的有一些小女人的气质。她们渴望自由,成为新女性,但又无法摆脱封建社会的限制。她们也试图积极的把握自己的命运,出国留学,独立工作,争取经济上和精神上的双重独立。可以这么说,小说揭示出了40年代中国知识女性的想要突破传统束缚的生存状态和又不得不向传统屈服的无奈命运。  相似文献   

17.
凯特·肖邦的代表作《觉醒》描绘了女主人公埃德娜想挣脱家庭的牢笼和社会强加给女性的重重枷锁而逐渐觉醒和反抗的过程。埃德娜的觉醒是全面彻底的。通过分析埃德娜三个层次的觉醒,即精神觉醒、女性角色和女性自我冲突的觉醒、性意识的觉醒,揭示男权社会下女性的困苦和挣扎,从而探讨女性追寻自我之路。  相似文献   

18.
爱丽丝·门罗的《快乐幽灵之舞》在表层意义上可以理解为女性在不幸生活中的自强和不屈。但深入到文本内部,可以发现一种强烈的性别政治色彩充斥其中。主人公马萨利斯小姐不幸生活的根本原因是男权社会对单身女性的摧残,这种不幸也体现出女性意识在男权社会中觉醒的艰难程度及由此引发的悲剧性。  相似文献   

19.
在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叙述者尼克在对女性人物尤其是对黛西的解读中潜存着男权意识及厌女症。尼克对女性的歧视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立场和态度,对女性人物性格刻画的不确定反映出菲茨杰拉德对女性的矛盾心理及双重女性价值观。  相似文献   

20.
向延斌的中篇小说集《欲望城》体现了强烈的女性意识和双性创作视角。在"看"与"被看"的欲望呈现中,向延斌在小说中既揭示和批判了男权主义思想,同时也站在女性的立场上,真实地展示了她们的情感、欲望以及欲望受到压抑的灵魂的苦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