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什么是心理教育——基于教育学反思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心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思想 ,也是一种教育制度。从教育学视角来看 ,心理教育是张扬人性的教育 ,体现在人的心力、人的潜能、人的德性三方面 ;心理教育是发展性教育 ,包括求上心态、自主意识、健全人格三方面 ;心理教育是幸福教育 ,主要表现为察知幸福、体验幸福、追求幸福三方面。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心理教育在中小学发展迅猛,但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本文在分析目前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中存在问题的同时,提出心理教育应促进学生的学习,认为这是中小学心理教育发展的动力,并探讨了相应的做法。  相似文献   

3.
王蓓颖 《教育探索》2011,(3):128-130
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具有多元心理教育能力.具体包括诊断学生心理、实施心理辅导的能力,组织会心教学、策划心育活动的能力,应用网络技术、进行心理咨询的能力,评估心育效果、优化心育环境的能力,等等.学校应努力探索教师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新路径,具体措施包括创新教育理念,强化继续教育;组织专题研讨,探究心育...  相似文献   

4.
《管子》的教育心理思想讨论了四个问题:(1)教育心理思想的基本观点;(2)学习心理思想,包括学习的意义、过程和方法;(3)德育心理思想,论述德育的意义、品德的结构、德育与赏罚、德育的方法;(4)差异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教育的误区及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人为本”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和坚定的理念。在教育实践中,实践“以人为本”之关键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哲学教育与心理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两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它们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共通。然而,在现实的中小学教育中,普遍存在轻视哲学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倾向。因此,要努力改变这种不良倾向,在中小学教育中积极践行哲学教育与心理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多数的教育类网站只注重网页的内容结构设计,而忽视了艺术性设计,形式单一、枯燥乏味,没有关注到浏览者的心理感受,从而使其功能大打折扣.所以,要想使教育类网站更好的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就不能忽视它的艺术设计.在艺术设计中点元素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掌握它的特点和视觉特征,研究它构成网页的艺术规律是网页设计者的基本功.在此基础上根据人的视觉经验和心理效应,从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世界,用一种全新的观念和思维方式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7.
陆品玉 《学周刊C版》2011,(12):119-119
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采用生动的、适合学生心理发展水平的学习模式,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可以成功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机盎然的课堂教学是教育成功的基石。  相似文献   

8.
当今教育在走向多元化。有了网络、多媒体、数字技术的更多参与之后,教育载体也在发生变化。从人们身边的行为科学,到对外层空间的理论与应用性研究的教育,更多的是,从容面对社会大舞台,对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人格心理、行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服饰的心理教育功能研究中,人格心理与行为教育显得十分重要。可以从中浏览到,人的心理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也都在其中的、高水平的、人类行为科学的管理系统之内涵,也可以看到如此透明的人类心灵的窗口与界面。  相似文献   

9.
缘于新课程爱国情感教育的需要,面对当下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差强人意的现实,本文基于学生“被爱”及“施爱”的思考,着力从心理层面寻找爱国主义教育的良方对策:一要准确把握爱国情感的心理成分,二是正确把握爱国情感教育的实施策略。  相似文献   

10.
用爱引领留守少儿健康成长,农村中小学教师要自觉充电,自觉升级思想观念,增强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同时农村教师要增强教育心理学理论的学习,掌握学生心理个性差异,用科学的专业理论来调控矫正自己的职业失衡心理,指导规范自己的教育行为。  相似文献   

11.
我的心理教育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教育实践迫切要求心理教育理论的指导,心理教育理论建设亟须加强,包括心理教育理论的一些基础性工作。心理教育与其他方面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心理教育就是要影响、作用于人的心理机能,心理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优化人的心理机能,提升人的精神品质。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心理机能,心理教育是作用于心理机能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2.
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很多,其中开设独立的具有职校特色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主要途径,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基本途径,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咨询是特殊途径,在班主任、共青团和学生会开展的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重要途径,优化学校和班集体的文化心理环境是有效途径,开展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是新途径,家庭、社会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支持性途径。  相似文献   

13.
论心理教育的分化与整合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化与整合是心理教育的发展道路。心理教育走向多元整合既是现实的需要,也是可行和可能的。整合论心理教育是心理教育发展的新范式,意味着心理教育观的转型与重构。整合论心理教育不同于复合论心理教育,不同于统一论心理教育,也有别于折衷论心理教育。有序的结构是整合论心理教育的基本内涵,有机的联系是整合论心理教育的本质体现,“在场”的系统是整合论心理教育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4.
研究心理教育的基本问题,应回到“原点”思考心理教育应该是什么。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积极实现人的心理发展,其实质是一种发展性的教育,而从哲学视野洞察,心理教育的未来走向就是:从“工具论”走向“目的论”,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关注和重视人的主体性发展,消解心理教育的“异化”现象,走向单一学科范式的“终结”。  相似文献   

15.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是构筑儿童心理健康的奠基石。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现教育目的、推行素质教育及学生心理发展的客观要求。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内客的厘定,许多学者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在分析借鉴的基础上,根据儿童心理发展特点,我们提出了构筑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6.
从高职心理教育过程分析可以发现,高职心理教育与普通学校心理教育有共同方面,也有独特之处。作为学校心理教育的一种,高职心理教育也有自己必须坚持的原则。高职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心理教育的方法和途径也表现出明显的高职教育特色。  相似文献   

17.
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要充分认识增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紧迫感;充分认识心理素质在人的综合素质结构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必须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新的思路,有计划、有目的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仅要完善教学体制和制度,而且还要加强心理素质教育的理论建设、教材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8.
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要进行整体思考和研究,要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内容,整合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因素,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要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在学校管理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建立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进一步做好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和辅导咨询工作。  相似文献   

19.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部分,心理育人对新时代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然而,当前不少高校仍面临尚未形成心理育人合力、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单一、心理育人成效不明显等困难。高校要采取将心理育人摆在突出位置、形成心理健康教育新格局、加强课程建设、丰富心理育人活动、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和咨询队伍建设等策略,努力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肖全民 《高教论坛》2009,(9):47-48,53
心理教育能力是教师素质结构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是全面推进中小学心理教育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基于对当前中小学心理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分析,本文论述了加强高师院校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分析了心理教育能力的构成,并提出了加强师范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