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政治史、经济史和思想文化史是传统的三大主要板块,经济史中有关社会生活史的内容较少。在教学实践中,社会生活史的教学一直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一个薄弱环节.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其实,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最终是要通过人们社会生活的变化体现出来。基于此,历史教学中对社会生活史的处理,应还历史以“血肉”,还历史完整全面的“面容”,使历史真正“活”起来。  相似文献   

2.
中学历史教材在学科体系上一贯坚持通史体系,其内容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但长期以来,在我国史学研究领域,重视政治史的研究,突出阶段斗争、农民起义,而文化史和经济史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反映到中学历史教材中,政治史所占比重就相当大,像农民起义,几乎是每朝第代都讲,差不多能够构成体系,而文化史、经济史则相形见绌。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历史教育界要求加强文化史、经济史的研究和教学的呼声越来越高,现行中学历史新编教材(人教版)顺应这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经济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占有一定的位置。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学中把政治、军事有关问题放在主要位置,经济史成了说明某些重大阶级斗争问题的背景、陪衬或铺垫。这种状况应当改变,经济史教学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4.
在现行的中学历史教材中,经济史、对外经济、文化交流史等内容充实、增加了不少。但因为这部分内容学起来比较枯燥、生疏,容易变成夹生饭。众所周知,对经济史内容理解、掌握得好不好,是搞好整个历史教学的关键。因为同学们只有从经济状况、生产力角度思考特定社会的落后与进步、停滞与发展等基本问题,才能纲举目张,把握要旨。因此,在讲授经济史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在长期的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中,本人摸索出几种简要教学方法,列之于后,以与同行探讨。一、纵横联系,明确概念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把握经…  相似文献   

5.
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有重视政治史的传统,与经济史和文化史相比.政治史的地位向来要重要一些.相关内容在历史教材和教学中所占的比重也要大一些、多一些。但是,在“斗争哲学”的导引下,长期以来政治史主要是讲政治斗争史.突出的是阶级斗争。现在.阶级斗争早已不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如果仍然坚持以阶级斗争为主线来贯穿中外政治史.其弊端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6.
中学历史教材是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在中学历史教学灾难教育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深入挖掘教材中政治史、战争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教学中隐藏的灾难教育素材,准确把握各个知识点的内涵,再进行灾难教育素材的扩充,使历史课堂变得更加丰富和饱满.  相似文献   

7.
<正>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政治的思想的斗争归根结底都要受那个时代的经济制约,只有研究、讲授好各个国家各个时期的经济发展史,才能最终解释清楚该国家该时期的政治史和思想史,才能阐发清楚历史发展法则,揭示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经济史的内容包括着人类在各个社会历史阶段所形成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以及它们之间交互作用的辩证发展关系和规律。在阶级社会里,经济史的重点应该是人与人的阶级关系。中学历史教材里的经济史内容,有的独立成章或是专题,有的是与政治史、文化史的内容交织在一起的,体例并不一样。但是,作为一种类型的教材,却有着自己的特点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环境意识教育——中学历史教学应该补上的一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代的历史教学中,环境意识教育严重缺失,因此,教师在进行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内容教学时,凡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环境问题的,都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以提升中学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的历史教学中,环境意识教育严重缺失。因此,提倡教师在进行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内容教学时,凡直接或间接涉及到环境问题的,都要有意识地进行渗透,以提升中学历史教育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0.
如果把历史教学的内容大体上划分为政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三个板块的话,应该承认,长期以来我国历史教学在内容安排上存在着重政治史(尤其是阶级斗争史)、轻经济史和文化史的偏颇。近年来情况虽有所改变,农民起义史压缩了一些,文化史内容增加了一些,但经济史薄弱的状态却依旧如故。主要表现是:除古代史按照经济、政治、文化二个板块安排内容,通史体例较为鲜明外,中外近现代史基本上是按革命史或政治史的框架来  相似文献   

11.
调查反馈得知,“经济史内容琐碎庞杂,不易梳理、归纳和系统化”是困扰中学经济史教学的一类难题。为了更好地开展中学历史教学,落实历史教育的效果,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进行了一定的探究和梳理,归纳出一系列相对有效的应对“琐碎庞杂”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呈现在这里,希望能给同仁以帮助。  相似文献   

12.
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学习专题的设置上,将文化史与政治史、经济史并列,可以说文化史的地位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怎样进行有效的文化史教学?怎样才能让文化史教学全面实现新课程的价值追求?我相信有相当一部分中学历史教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困惑。  相似文献   

13.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经济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其中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发展史又可谓重中之重。在经济史教学中,必须区分开经济史与经济学,这是因为历史学科必须突出时间线索和发展阶段。在当代经济史的教与研中.必须区分开历史与现实,这是因为历史都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沉淀期。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一个研究、处理教材重点、难点的问题。中学历史教材的重点、难点,涉及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重点、难点的确定,二是重点、难点的突出与突破。重点、难点的确定重点、难点是每节历史课的核心或灵魂。确定重点、难点的标准是什么呢?省编《中学历史教材分析》中有这么一段话:“确定历史教学的重点、难点,要以客观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事件,中学历史基础知识体系中的主要内容,学生的实际认识水平为依据。”作者分别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两个方面论述了确定重点、难点的观点。在教材内容上,作者又分别从贯彻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学历史教材中的历史地图既是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又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综合能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中学课堂教学对历史地图的运用情况却不容乐观。所以,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地图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加强这方面的教学。(一)历史地图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辅助工具每个历史知识都是由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因素构成,历史事件和人物都必定发生或生活在一定的时间和特定的历史空间中,这是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因素。中学教材中的历史地图主要展示出某些重要历史事件或历史时…  相似文献   

16.
在进行高中历史必修三的教学时,大多教师都会遇到两大困惑:一是包括思想、科技、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内容的文化史内容,在历史课中怎么教?二是对曾经在必修一(政治史)和必修二(经济史)中出现过的文化史内容又该如何处理?笔者根据中学历史学科的特点和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的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行,认为可以基于以下两个方面来解决上述两大困惑,一是从历史的角度学文化,二是从文化的角度学历史。  相似文献   

17.
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包含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三个方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的,教师需要用系统论的观点整体把握教材、整合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不断地总结和摸索具有扎实效果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8.
谈中学历史教学中的情境创设□刘鏖历史情境教学是促进学生学好历史并促进其各方面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历史情境是指历史事件发生以及历史人物活动所处的时间、地点、背景等。所谓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以教材为基础、以教学大纲为导向,把所讲教材的内容编制成有...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关于中学历史教材建设的讨论不绝于耳。中学历史教材的内容及其体系是否符合历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也一度引起了研究者的质疑与争鸣。笔者认为 ,中学历史教材建设理论研究的热点与中学历史教学方法改革彼此呼应 ,表明了当前的中学历史教育理论的研究者对教学实践的思考空间正进一步拓宽 ,中学历史教育需要标本兼治 ,以本治标 ,中学历史教材建设便是治本的具体表现。一、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的问题及改革意见中学历史教材作为中学生学习中外历史的主要工具 ,应该符合并体现中学历史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成为中学历史教师从事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20.
进行国情教育,是广大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光荣使命,要认真钻研《中学历史教学大纲》,学习国家教委颁发制定的《中小学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及国情教育的总体纲要》《中小学历史学科思想和政治纲要》,认真钻研历史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国情教育因素。在教学中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