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德育实效性是衡量道德教育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当前德育实效性存在的问题表现为道德教育形式单一;道德教育中“人的缺失”;道德教育体系不完善以及道德教育要求不一致等方面,、涂尔干道德教育的相关理论富有重要价值和启示:要提高德育实效性需要构建隐性与显性互补的德育课程体系;要建立“回归生活世界”的德育理论;要建设完善的道德规范和制度伦理体系以及保持道德教育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2.
在建设社会主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我国的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一直存在实效性差的问题,导致这种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德育工作者对社会的变化无动于衷。要改进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课,必须加强理论学习,转变对道德教育的认识;尊重学生的需要,改进道德教育内容;改进德育方法,走向引导和共同构建的道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3.
远离学生现实生活的传统德育已暴露出较大的局限性,不能很好适应社会及人的发展需要。德育本应源于社会生活,丰富的现实生活世界应是建构德育大厦的基石。道德教育只有与生活完全融为一体,才具有无限生命力。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让道德教育回归生活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举措。  相似文献   

4.
探索和挖掘新媒体环境下德育的特点和规律,对于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是至关重要的。新媒体环境下的道德教育,必须充分认识新媒体和当代大学生的特点,优化新媒体环境下的德育队伍,形成强大的德育力量,利用新媒体实现隐形德育内容的传递,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手段强化德育内容,这样才能实现与传统道德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校德育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是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我们认为,除了在教育过程中遵循原则、把准方向外,更为关键的是要探索出适应网络环境的德育新方法、新途径:要创新高校德育模式,提高网络德育效率;要尊重大学生这一网络重要群体的主体性作用,提高他们的自律意识和自控能力;要重视德育网站建设和加强网络活动监管,使网络道德教育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6.
德育实效性是高校德育的重点和难点,要切实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必须以人为本,立足于人的主体性,更新德育观念;立足于人的需要,全面审视德育的功能;立足于人的现实性,发展德育目标和内容;立足于人的实践性,改进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7.
提高德育实效性一直是德育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在教育方式和手段都极其专业化的今天,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却并没有随着教育的专业化得到相应的提升。此背景下,在看到思品课德育本身存在问题的前提下,本文以道德教育的独特性为立足点,从思品课德育中探究具体原因,对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对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8.
道德教育要讲究效益、效果、效率。但是我国的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却不理想,它对主体的需要的满足程度不到位,德育目标的实现不明显,德育过程中对经济性的考虑缺失。因此,对道德教育进行反思,使道德教育走出实效性低下的困境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聆听者与生命叙事者——论德育中的师生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德育过程中,我们是说得太多,听得太少,剥夺了学生的话语权,忽视了学生自身蕴藏的道德教育资源。要提高德育实效性,首先要建构教师作为聆听与学生作为生命叙事的师生关系,它是其他师生关系建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高校学生事务的最终目标是促进学生发展,而学生的发展离不开道德的拓展与提升。现阶段道德教育虽然已不是高校学生事务的唯一任务,但仍然是高校学生事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并没有因为高校的重视而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因此必须找到高校学生事务中道德教育的出路。习俗型德育从文化德育的视角提出了改善高校学生事务中道德教育实效性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