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生成性作文写作思维能力是指学生随着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认识发展不断深化,在互动碰撞中,生成写作思维的作文形态。其基本理念可以概括为:关注学生写作过程中目标性案例;关注学生在具体的写作过程中成功与失败形态,并从中调整作文教学的程序和难度;关注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典型事件,从而调整写作过程中对学生非智力因素引导方  相似文献   

2.
学生的作文过程是一个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直觉思维,兴趣、情感和认识活动,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活跃的创造的过程。课堂作文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能使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3.
<正>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的本质是创造,而当前小学作文教学大多把作文训练空间完全限定在语文课堂上,忽视内容,偏重形式。这就构成了学生趋同的思维模式,致使很多学生"谈文色变",无话可写,或者只会人云亦云。"作文要写好,创新很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挥学生潜在的创新才能,切实提高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呢?  相似文献   

4.
吴燕清 《学周刊C版》2014,(1):152-152
正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作文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听、说、读的思维延续和发展,同时又是学生多方面能力和水平的综合反映。因此,学生写好作文并非易事,基于此,怎样遵循小学生的认识规律,摒弃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弊  相似文献   

5.
陈喜荣 《考试周刊》2014,(55):52-52
<正>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新课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创造性表述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只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自己预先设计好的思维模式和思维轨道思考问题,只是通过反复操练,让学生掌握  相似文献   

6.
刘云云 《现代语文》2009,(2):117-117
个性化作文是指具有写作主体鲜明个性特征的学生习作,学生是写作的土体,作文训练是一种相对独立的个性化思维活动。学生书写自己的认识、感受,这种认识和感受是别人代替不了的,所以,在作文教学中应尽量减少对学生的束缚,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探索和创造潜能,构建“开放式”的个性化作文教学新体系,  相似文献   

7.
赵桂珠 《教学随笔》2011,(11):19-21
语文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要想在语文教学中达到这个目标,作文教学就要冲破传统作文教学思想的樊篱,摒弃单一化、程式化的作文教学模式,构建多元化、个性化的作文教学模式,置学生于写作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张扬其写作个性,培养其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作文教学与思想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文中的写作训练与思想道德训练过程是同步的。观察生活、认识生活、反映生活,既是作文的写作过程,又是提高思想认识的过程。高职学生的写作教学要重视思维训练,更要重视思想训练。  相似文献   

9.
<正>《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应通过写作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但是,现阶段,许多高中生思维比较感性,体现在作文中就是思想比较肤浅,不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如议论文中,存在"理不够,例来凑"的现象,常常是堆砌事例,没有自己的思想;记叙文中不懂得通过生动的故事来揭示生活的本质,人性中深刻的东西。所以,高中作文教学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等级的深刻性问题,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理性思维,一分为二的辩证思维,写出深刻的作文。另外,从高考的作文评分标准来看,近几  相似文献   

10.
写作是学生思维的一个过程,是学生在知识上的丰富和生活上的感悟.怎样避免作文内容上的撞车,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作文写作指导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求异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  相似文献   

11.
郭翠兰 《文教资料》2012,(17):63-64
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很多老师只注意对学生作文的技巧训练,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训练。要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达到像陶渊明所说"初极狭,才通人"然后"豁然开朗",联想和想象这两种思维方式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要对联想和想象两种思维能力进行有效训练,使得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重视"在表达实践中发展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议论文的写作训练正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缜密思辨能力、养成学生正确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之一。而良好的思维品质、缜密的思辨能力正是写好议论文不可或缺的根本性要素。反而言之,没有良好的议论思维品质,想写好议论文大概只是一种妄想。就实际教学而言,议论文是最常见的文体之一,也是学生作文选用最多的文体。探究学生的议论思维的培养对策,是当前议论文教学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命题。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将力求呈现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思维问题,并辅之以相应的对策,或许对破解此困局能有些许启示。  相似文献   

13.
正作文教学是启发、联想、领悟、写作相统一的过程。创新个性和创造性思维训练可以融会贯通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作文教学一般有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作文批改和作文评讲四个环节,这里仅从作文训练方式的选择、作文指导两个环节谈谈作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一、作文训练方式与创造性思维训练教师要恰当地选择作文训练方式,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1.在命题作文中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命题时应有所突破,必要时在时空上给学生留下"空白",把学生思维引向无限。全命题作文要"心理学化"。命题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因  相似文献   

14.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力‘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难点,如何做好作文教学,让学生有效地提高写作能力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广泛地进入课堂,在作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教媒体,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能力,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拓展思维空间,使作文课变得生动活泼,大大提高了作文教学法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一、高中作文教学的现状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在“关于必修课的教学”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由此可见,新课标着力强调学生习作的创造性的表述能力以及教师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16.
《考试》2008,(6)
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能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思维品质。其主要表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既合理又不定式的思维训练途径,它以联想性、多向求异性、创新性和集中最优性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17.
<正>写作是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运用,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活动。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有目的、系统地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激发情趣,训练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作文教学,首先要充分调动学生兴趣爱好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动态活动中,积极主动接受写作训练。  相似文献   

18.
在作文教学上有着这样一句顺口溜:"作文作文,两堂着急。"这反映出学生的写作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学生对写作没有正确的认识。同时,广大的语文教学工作者也深感作文的教学效率不高,作文指导的方法单一,在大面积提高作文效率、建立科学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方面还有待突破。要想彻底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建立科学而有序的作文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而"情境作文"正是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开源,全面提高学生观察、思维、表达等能力,从而达到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和学生写作水平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重视和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作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能激活学生写作思维,培养起学生良好的写作思维品质,其主要表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既合理又不定式的思维训练途径,它以联想性、多向求异性、创新性和集中最优性等为特征。  相似文献   

20.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自我倾诉的过程。它是思维的外化,作文能力不仅体现着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体现着学生分析、认识事物的成果。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认为作文“难教”,学生认为作文“难写”。有些老师甚至不教作文,认为学生的写作能力全靠平时的日积月累,所谓“功夫在诗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