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尹陆明 《学前教育》2022,(Z3):25-27
<正>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是落实国家关于传承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中秋节临近,我园将北京市西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彩塑兔儿爷”第五代传承人张忠强老师请进幼儿园,向老师和幼儿介绍兔儿爷文化。与非遗传承人结缘教师和幼儿兴趣盎然  相似文献   

2.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文明和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弥足珍贵的教育资源,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不仅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丰富幼儿教育资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本文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教育的路径包括提升教师传统文化素养,增强传承意识;深入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资源,包括加强幼儿园课程建设,丰富课程内容,精心设计学习活动,推动非遗创新性发展;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幼儿园的形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节日活动,融入幼儿园环境创设等。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不仅汇聚了民族特质与风貌,同时也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我国教育部门出台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强化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是推动我国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将优秀传统文化与幼儿课程教育融合具有重要意义,不仅可以丰富幼儿课程内容,还有助于幼儿爱国情怀、思想品质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就对传统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4.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富有民族价值观及民族特征的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之一流传至今,依然对现代农耕有着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二十四节气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价值观,是一种无形的精神财富,将之应用于幼儿课程资源建设中,可以培养幼儿的传统文化观念,是中华传统文化在新一代年轻群体中传承的重要举措。基于此,幼儿园需融合传统文化,并将二十四节气作为重要的课程资源,优化幼儿园课程建设,完善幼儿田园教育,以提高综合素养、塑造幼儿核心价值观念、培养幼儿传统文化意识为核心思想,打造具有特色的幼儿课程。  相似文献   

5.
马文香 《青海教育》2022,(12):55-56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幼儿基础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应为幼儿全面协调发展提供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内涵的课程支持。青海省委机关幼儿园在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中,以课程开发为抓手,以园本带教为研讨阵地,有针对性地持续搭建教研课程构架,开发了一系列传统文化教育课程。  相似文献   

6.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是幼儿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师是落实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力量,担负着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2017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要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那么,若要实现幼儿园教师的中华文化教育培训,就必须首先厘清幼儿园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传统文化素养,以及如何培养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  相似文献   

7.
民间故事是历史悠久的文化瑰宝,多少代中华儿女在民间故事的滋养中成长,但当前其正在远离幼儿的生活.为传承中华文化经典,研究者与幼儿园实践者历时17周合作开展了中原民间故事融入幼儿园课程的行动研究.该研究丰富了幼儿的地方文化知识,增进了其对乡土的情感;提升了幼儿园教师的传统文化课程开发和教育研究的意识与能力;增强了幼儿园管理者的课程领导力和管理效能.研究也引发了一些思考:幼儿园传统文化课程构建要以幼儿为本,顺时而为;应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自主权;要加强适宜于学龄前儿童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数据库建设.  相似文献   

8.
将传统游戏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并建构起幼儿园传统游戏课程是当前幼儿园课程编制的一种新理念和新思路。在传统游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的同时,幼儿园传统游戏课程在实践中仍存在教育性超载、遭遇现代文明冲击、缺乏资源开发与文化价值挖掘等困境。以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视角进行审视,传统游戏具有还原游戏本体功能、促进幼儿能力的自我建构、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等多重价值。基于后现代课程观,幼儿园传统游戏课程的建构应在价值观上避免教育功利思想,在内容上注重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充分开发游戏资源,在课程实施上应更多地关注课程的回归性,发掘游戏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9.
民族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将其开发和转化成幼儿园课程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全面发展,而且可以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幼儿的文化认同感与文化自信。瑶族传统的"棕包脑"舞蹈蕴含着丰富的动作、服饰、音乐、语言、道具等元素,将其应用于当地的乡镇幼儿园艺术课程实践,可以有效解决民族地区乡镇幼儿园文化资本阙如的问题,同时也可以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课程与文化环境。在应用过程中,无论是围绕传统舞蹈的某一特定内容设计单独的领域活动,还是将其不同内容进行融合开展模块化教学,乡镇幼儿园都应注意遵循目的性、适宜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原则,并将有关的文化与教育元素渗透在幼儿园环境创设中,帮助幼儿在学习和传承民族文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地方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将其融入幼儿园课程有利于继承与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高州地方文化融入幼儿园课程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幼儿园课程特点,坚持适宜性原则、生活性原则及活动性原则。教师应将高州地方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有机融入幼儿园课程,使儿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传承发展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全民提升文化和道德素养,规范道德操守,传递正能量,具有积极而重要的作用。"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是课程的重要价值取向,因此,语文课程的文化寻根是学生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文包诗《黄鹤楼送别》为例,浅析如何发掘、理解、传承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高邮市秦邮幼儿园作为江苏省第四批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园,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江苏省幼儿园课程游戏化项目实施要求》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及理念的指引下,从幼儿兴趣出发,结合课程的目标,充分挖掘和利用周边丰富多彩的自然、社会和人文资源,让幼儿在与这些资源的相互作用中获得多方面的发展。《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指出,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发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3.
孙菊文 《成才之路》2023,(18):109-112
幼儿传统文化课程建构是对幼儿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途径,也是幼儿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基础性条件。幼儿园要明确传统文化课程建构的重要性,应用浸润式教学模式,促进幼儿积极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并受到熏陶。教师要注重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对幼儿进行正确价值引领,提高幼儿对传统文化的践行能力和传承能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为幼儿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张晓华 《学周刊C版》2019,(17):164-164
中华传统文化拥有五千年历史,是我国最璀璨的明珠,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幼儿园在设置园本课程的过程中,并没有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是我国一笔非常珍贵的精神宝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大部分的幼儿园已经开设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园本课程。由此可见,幼儿园已经认识到了传统文化在教学中所起到的作用。基于此,文章就幼儿园园本课程与中华传统文化在主题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5.
<正>在社会发展进步推动作用下,愈来愈多的人意识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在幼儿园开展食育,能够帮助幼儿养成良好饮食习惯,而在幼儿园食育活动中渗透传统饮食文化内容,能够促进幼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与了解。在传统文化渗透作用下,食育的生活教育、礼仪教育功能更加凸显,对幼儿的成长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近代以来由于中国富国强民的需要,教育中对经济、政治的使命过于重视,导致教育传承传统文化使命的缺失。在世界多元文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历经几千年风雨的中华文化面对西方的文化入侵与演变显得苍白无力,中国人面对严峻的国际局势,对自己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有下降的趋势。肩负文化传承使命的教育必须坦然应对这一问题。幼儿园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基础,在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中肩负奠基的作用。幼儿园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的实质是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与自觉意识和培养幼儿学会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恩与理解。幼儿园主要通过开发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幼儿园文化课程和创设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环境来培养幼儿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感恩情怀。  相似文献   

17.
本土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是难能可贵的教育资源。融入本土文化,形成园本特色课程,成为当今幼儿园课程发展的又一大趋势。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纲要》也提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感受家乡的变化发展。只有立足本土文化,构建园本特色课程,才能使《纲要》《指南》的精神得以落实。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民族代代相继的血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实现中国梦的集中彰显.幼儿时期的学生,心智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幼儿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助于发展幼儿的人文素养,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本文从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出发,探讨如何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策略,推动学前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为了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性成长,构建幼儿园特色课程,幼儿园可以实施民间儿童游戏课程。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和现实依据,还需要相应实施路径。民间儿童游戏与幼儿园课程的融合可以通过综合主题教育活动、各领域教育活动、区角活动、幼儿自由活动等途径来实施。  相似文献   

20.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创生特色园本课程,是学前教育发展的时代指向。成语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教育内涵丰富。文章结合省级课题《幼儿园Q版成语情景剧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研究,就幼儿成语情景剧内容的来源、创编类型、创编策略等方面作了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