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近年来,未成年人弑亲案件、校园欺凌事件、未成年人自杀及违法犯罪案件等多次被媒体曝光。有教育界人士指出,此类案例和问题的背后,既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及安全自护等方面教育缺失的原因,更有生命教育亟待补课的警示。生命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加强生命教育,可以避免未成年人伤害他人或自身行为的发生。这一呼吁当然很值得重视,值得教育工作者深入思考。事实上,尽管没有冠以生命教育课程之名,但生命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并不缺失,相关内容融入了日常  相似文献   

2.
近阶段,诸多媒体纷纷报道校园伤害事件,在校学生惨无人道杀害同学、亲人等案件令人触目惊心.确实,近几年来,某些学生对暴力的麻木和对生命的冷漠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一些恶性案件的制造者或受害人正是处于花季的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急需关注的生命教育这个课题.为此,笔者认为,重视生命教育迫在眉睫,搞好生命教育,学校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3.
生命教育 急需关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阶段,诸多媒体纷纷报道校园伤害事件,在校学生惨无人道杀害同学、亲人等案件令人触目惊心。确实,近几年来,某些学生对暴力的麻木和对生命的冷漠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地步,一些恶性案件的制造者或受害人正是处于花季的未成年人。这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案例,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也给学校教育提出了急需关注的生命教育这个课题。为此,笔者认为,重视生命教育迫在眉睫,搞好生命教育,学校责无旁贷。那么,怎样在学校里开展生命教育呢﹖一、结合校园安全、学生自我保护,进行生命教育校园安全、学生自我保护意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许多家长在调查中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案件频发,其基本特征表现为低龄化、团伙化、男性为主、抢劫及故意伤害犯罪为主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中"爱的缺失";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与法律宣传教育不到位;心理健康教育的薄弱等。未成年人校园暴力犯罪的有效预防对策包括完善家庭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法律宣传教育、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等。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的生命安全问题日益严峻。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有近10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近2万14岁以下儿童非正常死亡;4050万儿童受到车祸、溺水、烫伤、触电等意外伤害。2014年中小学生寒假开学前后的近50天内,我国就发生了多起恶性未成年人安全事件及公共安全事故,为生命与安全教育再次敲响了警钟!生命需要敬畏保护,安全需要科学教育。呵护生命,关爱成长,居安思危,青少年生命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方斌 《教书育人》2011,(9):34-35
1968年,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从预防未成年人自杀、降低未成年人自杀率的角度出发,第一个提出"生命教育"这一思想。几十年来,各国对"生命教育"这一思想都有广泛的关注和自己独特的见解,并且尝试不同的途径去践行。美国诸多学校都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成立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各种专业  相似文献   

7.
黄耀武 《辽宁教育》2013,(7X):32-32
<正>生命健康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身体组织、器官的完整和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的健康所享有的权利。加强生命健康权的宣传教育并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是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一、学校要提高关注学生生命健康权的法律意识学生作为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由于年幼,他们能力欠缺、经验不足,生命健康权容易受到伤害。生命一旦丧失,任何权利都将失去意义。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权是我国法律规定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宪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刑法、民法通则和  相似文献   

8.
2005年,发生了数起校园凶杀案和一些中学生、大学生以及博士生的自杀案件。善良的人们痛心之余,不得不面对这些现象进行深刻的思考。结论之一,是学校教育体系的缺失和错位,体现在过多的重视学生的才能和成绩,忽略了对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生命是最宝贵的,人生的一切奋斗、成功与幸福都附在失而不能复得的生命上。没有了生命,一切都等于零。那么,我们该拥有什么样的生命教育课?该如何对我们青春年少的孩子进行不可或缺的生命教育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其一,对自身生命的珍惜。自古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之说,意思是生…  相似文献   

9.
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在我国有其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关于生命的理论与学说是源远流长的。进入社会转型时期后,受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命价值观再一次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相当一段时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成人教育,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人文自觉的形成和对生命价值、意义的认识,致使漠视生命,摧残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且问题越来越严重。有资料显示,在我国青少年死亡的各种原因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自杀。为什么这些未成年人面对宝贵的生命,会如此漠视?生命悲剧为什么屡屡发生?我们的社会和教育面对这些问题应该怎样办?党和国家采取了正视现状,积极行动的措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社会各部门“结合业务工作,发挥自身优势,明确职责,密切配合,形成合力”,作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生命教育就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出版部门重视生命教育是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初三学生因不堪学业重负而自杀 于家中”、“无知女生怀孕生产后将婴儿 杀死”、“中学生将乞丐殴打致死”…… 诸如此类的报道在我们的视野中并不 鲜见,当一个无知的生命陨落时,当一 起惨痛的悲剧发生时,人们总会感觉到 一种黑色的痛:为什么这些未成年人面 对宝贵的生命,竟然如此冷漠?我们该 如何拯救这些迷途的孩子呢? 令人心寒的恶性事件一次次地提 醒着人们:在未成年人中间开展“生命 教育”,尽快让青少年在人格上获得健 全发展,养成尊重生命、爱护生命、敬畏 生命的意识,已经成为迫在眉睫的大 事。 中央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 道德建设工作的要求中提出,要坚持以 人为本,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上 海市出台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 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中也强调, 要加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教育”,要通过 开展“生命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 命观,培养珍惜和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 的态度,增强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使学 生在人格上获得健全发展。在“生命教 育”先进理念的引导下,中小学校园里 掀起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活动 新热潮。 2005年秋季新学期,《上海市中小 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发, 包括青春期教育、安全教育、情感态度 等多方面内容的生命教育活动在全市 范围内逐步展开。包括虹口中学、交大 附中在内的“上海市首批生命教育试点 学校”,更是以自己的特色课程,走在了 全市各中小学校生命教育的前列。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的趋势。笔者从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厦门市两级检察机关公诉部门2005年受理案件3271件,涉案4998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23件,涉案418人,涉案未成年人占涉案总人数的8.4%;2006年受理案件3102件,涉案4970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36件,涉案497人,占涉案总人数的10%2007年受理案件3384件,涉案5455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00件,涉案428人,占涉案总人数的7.85%;2008年受理案件3685件,涉案5820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35件,涉案472人,  相似文献   

12.
问卷调查表明,目前未成年人生命意识较为淡薄,存在的问题较为严重。造成未成年人漠视生命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资源的特点和优势,形成教育合力,以增强未成年人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3.
未成年人人身损害案件是指诉讼主体一方或双方是未成年人的人身损害案件。由于这类案件主体的特殊性,在审理中常常出现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有些问题目前尚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相关的司法解释。未成年人人身损害行为有偶发性,特点即行为人事先无预谋或准备,出人意料突然发生损害行为的情况。这在未成年人人身损害案件中体现较为明显,具体表现为: 一、行为的随意性导致伤害。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由于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且居高不下的趋势.笔者从厦门市人民检察院了解到,厦门市两级检察机关公诉部门2005年受理案件3271件,涉案4998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23件,涉案418人,涉案未成年人占涉案总人数的8.4%;2006年受理案件3102件,涉案4970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36件,涉案497人,占涉案总人数的10%2007年受理案件3384件,涉案5455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00件,涉案428人,占涉案总人数的7.85%;2008年受理案件3685件,涉案5820人,其中未成年人案件235件,涉案472人,占受案总数的8.1%.  相似文献   

15.
湖蓝 《班主任》2004,(8):34-34
2004年6月召开的辽宁省中小学德育工作会议提出,为了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工作,辽宁省将在未来3年全面实施“四个未来工程”。一个是实施生命教育工程,用3年时间在全省100个县(区、市)建立未成年人生命教育机构,对未成年人的危机状况实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中小学生中践踏生命的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自杀成了第一死因,凶杀和意外死亡也屡屡发生,对未成年人加强生命教育已是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未成年人践踏生命的原因,论述了生命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探索了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陈芳 《宁夏教育》2014,(12):12-13
生命教育的目的,是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人的生命,培养珍惜、尊重、热爱生命的态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促使其善待生命、完善人格、健康成长。文章由案例出发,从四个方面对生命教育展开论述,认为开展生命教育要从小抓起,要以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提升师生生命尊严和意义认识,提高生命的保护技能,为师生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的生命,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媒体曝光未成年人性侵害案件不断增多,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未成年人进行性侵害防范教育刻不容缓。各项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教育的责任主体,但在现实中却存在着严重的责任主体缺位现象,尤其是作为主要教育责任主体的教育行政部门严重缺位与不作为,导致普遍的未成年人性侵害防范教育缺失。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发挥部署、协调、管理与监督作用,创造条件,赋予学校与家庭实施预防性侵害教育的能力,在保护儿童免受性侵害的系统工程中发挥预防与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学校与未成年学生之间是一种教育、管理、保护关系,学校对未成年学生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未尽安全保障义务,造成他人人身或者财产损害的,学校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何承担民事责任,承担怎样的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条作了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依法负有教育、管理、保护义务的学校、幼儿园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职责范围内的相关义务致使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或者未成年人致他人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赔偿责任.第三人侵权致未成年人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学校、幼儿园等教育机构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补充赔偿责任.这是我们处理学生伤害事故的基本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