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方法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成败攸关的最基本问题。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既要大胆,也要慎重;既要创新,也要继承;既要直面冲突,更要追求和谐。为此,宜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传承”而不是“颠覆”、“多元”而不是“一统”的基本方略,走比较稳妥的变革与发展道路。否则,我们很可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相似文献   

2.
回眸语文课改之路,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小学语文在课改路上的建树,教师们与新课程共同成长着。但是,我们又看到一个不争的事实,由于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的解读不够深刻透彻,在思想认识上产生了一些误区。例如:对课程改革是在传统教育的基础上的“继承”、“发展”、“创新”这一本质认识不清,导致语文教学在落实“三维目标”时顾此失彼。对此,我们应该冷静而理性的审视、探索、反思。首先我们要坚定课改的信念,走改革之路;另外必须正视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不断地深入学习、实践、完善,使课程改革健康发展。笔者在一线的教研工作中,对目…  相似文献   

3.
新课程实验的中考命题,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持继承创新,体现课改理念,既发挥着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又体现了对教学的“检测”作用。新中考的导向作用和检测作用,表明教学和考试不是两张皮,我们不要为应付中考而改变课改的方向。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坚持课程改革实验,提高复习备考效率。一、加强语文积累,夯实语文基础新课程实验的中考命题,将“基础知识”的考查变为语文“积累”的考查,加大考试内容的文化含量。以往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中大多是单纯的语文知识内容,导致教学中把语文当成纯工具的技术训练。…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标准的颁布,是中国基础教育新的里程碑。它要求我们的基础教育回应世界教育的走向,课程要从封闭走向开放,从单一走向综合。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需要进行一场大的改革。但是改革并不意味着舍弃传统。传统的精华,往往是规律之所在,需要我们去继承,去发展。但是,我们又不能因循守旧,必须勇敢地摈弃传统语文教学中的弊端,大胆地创新。这就需要我们在实践  相似文献   

5.
中考的"导向"作用影响着教师的教,也影响着学生的学.特别是在新课程实验的最初几年内,由于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考试在新课程评价中还将产生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认真研究中考语文命题.命题要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持继承创新,体现课改理念,既要发挥中考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又要发挥中考对教学的"检测"作用.要让在课程改革实验中的师生感觉到,教学和考试不是两张皮,不要为应付中考而改变课改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实验的中考命题,遵循语文教学规律,坚持继承创新,体现课改理念,既发挥着对教学的"导向"作用,又体现了对教学的"检测"作用.新中考的导向作用和检测作用,表明教学和考试不是两张皮,我们不要为应付中考而改变课改的方向.因此,在复习备考中,我们要把握中考改革的方向,坚持课程改革实验,提高复习备考效率.  相似文献   

7.
方法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成败攸关的最基本问题。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既要大胆,也要慎重;既要创新,也要继承;既要直面冲突,更要追求和谐。为此,宜采用"借鉴"而不是"移植"、"传承"而不是"颠覆"、"多元"而不是"一统"的基本方略,走比较稳妥的变革与发展道路。否则,我们很可能会为此付出昂贵的代价。  相似文献   

8.
胡冰:我记得,在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初期培训阶段,有一句话说得很精彩,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大概意思是:课程改革不是对过去的完全否定,相反,应该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改革和创新。我认为:语文教学就是要强调继承和创新。语文是传统学科,历史悠久,前辈们给我们积累了大量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去继承和发扬,但传统的语文教学有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是必然趋势。在继承的基础上推陈出新是语文教学在本次课程改革中必须坚持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对传统教学中的合理部分不加选择地放弃。盲目地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是当前课程改革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于是。教师们不敢再理直气壮地张扬传统教学中仍然行之有效的经验了。新和旧似乎成为了判断好坏的标准。这种做法看似彻底的“课改”,其实与“课改”的实质相悖。“课改”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本身就是现代先进教育理论与中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经验的结合体,它的体内本身就蕴涵着传统的东西。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十分关注。但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难以把握的。为此,我部与宜宾市教科所共同举办了“课改,不是否定传统”专题研讨会。对此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研讨。现将有关观点辑录如下。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进而深入思考,积极实践,不断反思。使我们的教学行为更加理性,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语文教学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崭新面貌,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突破。然而应该看到,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倾向。不少语文教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产生了诸多的困惑和迷惘,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当前语文课程改革正面临一系列“两难”挑战。这表现在多方面,比如,在课改实践中.既要重视基础工具性,又要对人文性给予更多的关怀;既要让学生自由释放个人阅读文本的体验,又要尊重文本的特定指向性;既要强化横向的借鉴,又要注重纵向的继承;既要学习外国的教学理论,又要以“我”为根,以汉字、汉语特点为根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王毅 《现代语文》2004,(6):36-36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当代社会对语文教学提出的一个新课题,我们要大胆地去探索和研究.但是,强调"创新"并不是要完全否定"传统".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观念中有许多符合语文教学规律的思想和做法,象重视诵读教学,重视语感的培养,重视对意境的欣赏、领悟,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新时期语文教学中要继承和发扬的精华.笔者把重视古诗文教学、学习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成功经验叫做"传统回归".  相似文献   

12.
方法问题是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成败攸关的最基本问题。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既要大胆,也要慎重;既要创新,也要继承;既要直面冲突,更要追求和谐。因此,面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变革这一复杂系统,我们必须运用复杂思维方式,确立恰当的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育情报参考》2005,(10):42-43
对传统教学中的合理部分不加选择地放弃,盲目地追求形式上的花样翻新,是当前课程改革进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突出问题。“课改”不是横空出世的,它本身就是现代先进教育理论与中国传统的优秀教育思想、经验的结合体,它的体内本身就蕴涵着传统的东西。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的关系,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十分关注,但又在教学实践中感到难以把握的。为此,现将有关观点辑录如下,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与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9,(23):64-64,F0003
“希望你们继承北大人薪火相传的服务社会.报效国家的理念,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志存高远,又要一踏实地:既要虚心请教,又要大胆创新:既要坚持学习,又要思考实践:既要努力工作.又要学会生活,早日成为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国家的栋梁之才。”  相似文献   

15.
随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新的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课程改革逐步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和方法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新一轮的课改便成为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所以面临课改的浪潮,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大胆创新,勇于实践。走出一条真正适应我们甘肃省民勤县小学语文现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崭新道路。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实施中,近来的理论界提出了教学“回归”。为什么呢?这并不是说课改的失败,也许是当前的课改步伐太快,或者是虚化现象、形式主义严重了点。教育专家提出教学要回归传统、教学要回归生活、教学要回归自然,其目的显然是从新的历史高度对以往教育观念进行的理性审视。事实上,也只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课程改革的立足点,找到新的审视角度之后,才可能将课改稳步而又扎实地推进。  相似文献   

17.
自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省的改革步伐正逐步加快。大庆市萨尔图区、宁安市这两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经过一年多的实践,为我省的课程改革闯出了一条新路。2002年9月,我省在宁安市召开了全省课程改革实验推进与培训会议,大庆市萨尔图区和宁安市两个国家级课改实验区在会上介绍了经验。本期,我们将以“走进宁安课改实验区”为专题,重点介绍宁安市课程改革的经验。 我们将以“教学模式”牵头,而后是“课堂实录”及“课例评析”,目的是向读者介绍宁安市课程改革的成果,给读者一个课程改革的样板。“课程评价”、“龙江师表”、“教学随笔”和“教改研讨”这几个栏目,旨在通过课程改革评价体系的建立,课改教学过程中涌现的优秀教师,教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的心得以及对学习课程改革的点滴收获,全方位地展示宁安市的课改。尽管新的课程理念反对教师教学有固定的模式,但我们认为:在改革初期,在没有形成一定规模之前,还是要有典型引路的,要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作为样板,使课程改革扎扎实实地进行。 此外,我们还通过“专家视点”、“课改对话框”、“课例评析”、“研究性学习”等栏目,刊登了专家对课改的认识、大庆市萨尔图区课改实验区的教学实录,以此全方位地反映我省一年多以来课程改革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2004年是中考命题呈现多元化的一年,在众多的省、市中考试卷中,倍受关注和最值得研究的是首批国家级课程改革实验区命制的课程改革中考卷(以下简称课改卷).考试改革作为课程改革中重要的一环,除了要有利于选拔,还要有利于给中学教学以正确的导向.落实到中考命题上,课改卷既要求稳、继承,又要求新、求进,体现新课改的理念,因此,精心命制的课改  相似文献   

19.
我国有优秀的语文教育传统。建国50多年来有许多成功的语文教学经验,涌现了一批大师级的语文教师,我国的语文教育、教学是成功的。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跟在外国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这就是说,在课改中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没有继承谈不上创新,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创新。  相似文献   

20.
张玲 《陕西教育》2006,(7):28-28
一、改革与继承关系 教育改革必须继承教育传统,成功的改革不是一种新“老”置换,而是一种有机融合和整合。我们提倡新理念,实践新思想,但绝不矫枉过正,轻意丢弃我们在几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积累起来的成功经验,抹杀基础教育中业已被实践证明是真理性的东西。教师作为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在处理课程改革与的传统教育关系时,应做到该否定的要摒弃,该继承的要弘扬,并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承担起课程改革的历史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