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武亚丽 《科教导刊》2024,(7):112-114
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是高职英语教学的重点,阅读对于将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生来说也是一项基本而重要的技能,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带动其他学科成绩的提高。作者运用调查问卷、课堂教学实验等方法,调查和检验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语言、内容、形式图式的应用情况,指出图式理论与高职英语阅读教学的关联,探索了图式理论在高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启示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在高中阶段,英语是比较基础和重要的学科,也是应对高考的主要学科。英语作为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并且以目前的教育条件来看.我国的英语教育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写作环境,这就给学生的英语写作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对策,希望更好地应用在高中英语写作中,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3.
李惠 《家教世界》2013,(8X):91-92
在高中阶段,英语是比较基础和重要的学科,也是应对高考的主要学科。英语作为中国学生的第二语言,能够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也能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但由于英语学习存在一定的复杂性,并且以目前的教育条件来看,我国的英语教育不能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英语写作环境,这就给学生在英语写作的过程中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本文仅针对高中英语教学中英语写作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几点对策,希望更好的应用在高中英语写作过程中,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整理英语为母语及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儿童在阅读能力发展方面的相关研究,简要分析了影响以英语为第二语言儿童阅读水平的关键因素及有效指导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英语已经成为第二语言,很多知识内容都是以英语形式出现的,因此,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可以为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发展做好铺垫。本文结合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阐述,旨在说明提问教学与提高英语学习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传统的第二语言的教学是一种语法—翻译法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法及其教学模式无法胜任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第二语言教学所应发挥的桥梁作用。四学一体的大学英语的教学模式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产物,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旨在培养学生的第二语言的交际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在分析研究了大学英语四学一体的综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强调大学英语教师要重新调整教学心理,反思与界定在第二语言教学的有效教学活动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的职能和角色。  相似文献   

7.
徐娟 《中学教学参考》2012,(31):126-126
英语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开设英语课程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综合运用第二语言的能力。学生是教学实践和语言应用的主体,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课堂参与度决定着最终的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8.
自然拼读法主要是针对以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学习英语发音方法与拼读技巧的教学手段。在英语教学中利用自然拼读法,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拼读热情,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单词,提高学生的英语拼读能力和阅读能力。教师应积极探索自然拼读法在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以促进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所谓"英语汉硕生"就是本科为英语专业,硕士读"对外汉语"的学生。"对外汉语"从学术上精准的指称这一学科内涵和性质的,应当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无论是教留学生汉语,还是教中国人英语,都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第二语言教学有其共同的教学原则,如系统原则、交际原则、认知原则、文化原则和情感原则等。因此,对于已经熟练掌握英语并熟悉第二语言学习过程的人来说去教授外国人(尤其是初学汉语的学生)学习汉语,是非常有优势的。笔者以本文浅谈一下英语汉硕生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劣势。  相似文献   

10.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其本质是一门语言学科。在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基础的英语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英语技能,尤其是语言技能,即听说能力。在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活动开展中,学生只需要掌握其中的词汇、语法等内容即可,忽视了对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这就使我国的大部分初中生所学到的英语是"哑巴英语",听不懂,说不出,学生无法得到全面发展。针对这一情况,重点从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来谈一谈如何进行初中英语教学。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教学实用性的不断改革与发展,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只学不用,只写不说"是现在小学生学习英语需要克服的一大难关。作为一门实用的语言学科,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语用意识以及语用能力的培养。两者的正确培养对学生学习英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英语是国际通用语言,在中国被大多数学校认定为第二语言,在教育中逐渐向年轻化发展,大多数小学开设了英语课程,来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然而,小学英语教学以句子为主,而忽视了课外英语阅读。本文就如何加强小学英语课外阅读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3.
徐强 《时代教育》2010,(9):109-110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和结果,其目的是对语言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进行客观描述和科学解释。早期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是教学法的附属,为服务提高教学质量而存在,1967年Larry Selinker在《语言迁移》这本专著第一次提出中介语理论,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的研究领域而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中克拉申的监控理论对英语教学具有重大的启发与指导意义——英语教学必须从英语教学的具体情况出发,建立符合实际的英语教学理论体系,在吸收和借鉴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英语的特殊情况。  相似文献   

14.
刘婷  杨哓艳 《考试周刊》2007,(41):81-83
第二语言的习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母语的影响。语言环境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尤其是在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第二语言习得的理论为依据,分析了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中所存在的文化障碍,结合教学中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一些简单的对应方法以望能提高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个体差异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有很大的影响。个体差异因素包括认知风格、语言学习能力、学习动机、性格和年龄因素等。英语学习者存在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到他们的英语学习。因此英语教师必须重视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因素,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与学习效率,英语教学才能逐步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英语是初中一门重要的学科。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其能力体现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能力。对于把英语当作第二语言学习的中国学生来说,要培养"用英语交流信息的能力",主要问题是缺乏语言环境。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课堂教学。因此,我们要尽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融视、听、说于一体的语言环境,而营造这个环境的有效教学手段就是情景教学。情境教学法自20世纪70年代形成以来,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语言教学中的基本思想和教学方向。  相似文献   

17.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全面体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以儿童发展为中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英语阅读课教学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渠道。文章结合笔者执教的一节阅读课,对如何在阅读课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进行了尝试。  相似文献   

18.
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在小学阶段具有一定难度,小学生独有第二语言学习特点和规律本身就让英语教学充满了困难,一直以来,小学教师都在寻找更为有效教学策略。影响语言学习存在多种因素,针对年龄较小、还在探索学习规律、培养学习习惯的小学生,小学英语教师要开展符合学生身心成长特点的教学,探索更适合学生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模式,以学生终身成长为目的。在新时代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师需要注重时代特征与英语教学更好的结合,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去升级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更加有效的学习。  相似文献   

19.
刘惠娟 《山东教育》2013,(11):36-37
阅读是获取知识的主要手段,也是在第一语言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获取国外信息的主要途径。教育部制定并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高中阅读教学是高中学生学习英语、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巩固和扩大英语词汇量、获取英语信息、增进对英语使用国文化的理解、发展英语的思维能力等的最主要的途径。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使学生形成终身受用的阅读能力和习惯,英语教师应以正确的理念和科学的途径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应有效实施英语教学策略,拓展学生的阅读体验,有效提升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由此可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一门语言科学,与其他学科有本质的区别,对于学生们来说英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他们通过母语的知识和科学思维能力来接触和使用第二语言。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会受到母语的影响,学习难度加大。高中英语教师应根据高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把新的理念引入教育教学,在教授知识的同时将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情感态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