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我在拙作《关于哲学体系的几个问题》(《中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79年第1期)中曾提出,哲学的体系“要体现辩证法、认识论、逻辑三者同一性的原则,即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一致,逻辑与历史统一的原则”。那篇文章主要是评论广东一本高等学校哲学教材,对于哲学体系的若干主要问题并末展开论述。现借《陕西师大学报》开展哲学体系问题讨论的机会提出一点具体看法,就教于关心这个问题的同志。  相似文献   

2.
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一九七九年第二期发表了薛志贤同志《对改革现行哲学体系的意见》一文,读了很受启发。薛志贤同志提出现行的哲学体系要改革,这个意见很好。他不同意把哲学体系概括为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认为自然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都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些我都同意。但是,他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哲学体系说成是“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总论;历史辩证法(即历史唯物主义)、自然辩证法和思维辩证法(即辩证逻辑),作为三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3.
我曾撰写《论霸上的位置及其交通地位》一文,在《陕西师大学报》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发表后,马正林同志在同年第三期中发表了《也论霸上的位置》一文(下简称《也论》),对拙文提出不同看法。我认为,其中某些看法对于深入探讨霸上及其相关交通  相似文献   

4.
和平过渡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期以来在国际共运中争论不休的问题。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缺乏研究,存在许多模糊认识,近年来,学术界解放了思想,在对无产阶级革命道路问题进行重新探讨的过程中,对马克思主义的和平过渡理论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些新见解,力图正本清源,恢复马克思主义和平过渡思想的本来面目。其中,朱本源同志的《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普遍规律吗?——马恩的暴力革命论与和平过渡论初探》和《列宁的暴力革命论与和平过渡论初探》二文(见《陕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二期和1982年第一期,以下简称“朱文”)比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这个问题。文中一些观点我们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5.
在《陕西师大学报》一九七九年第三期上,孙达人同志著文对戎笙同志进行了尖锐的反批评,断言戎笙同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的观点,是“从所谓‘贯串于人类历史的根本性的客观规律’中产生出来的动力论,其实是用三段论式把马克思主义的若干术语拼凑在一起,要旨无非是否定列宁概括的阶级社会的历史动力论和毛泽东同志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动力论。”我赞成戎笙同志的观点,并难以苟同孙达人同志这顶大帽子,所以提出几点意见,同孙达人同志商榷。  相似文献   

6.
最近,哲学界对评价唯心主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陕西师大学报》(1980年第1期)发表了陈俊民同志的《唯心主义平议》一文,提出了不少有益的见解,但是也有一些观点我们是不赞同的。这里谈几点粗浅的看法,和大家共同讨论。一如何正确评价唯心主义,这是我国建国以来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播有了巨大的发展。从国民党反动统治下解放出来的广大知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五章“劳动过程”一节中明确指出:“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并且指出:“如果整个过程从其结果的角度,从产品的角度加以考察,那末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表现为生产资料,劳动本身则表现为生产劳动。”(《资本论》第一卷202,205页)人们通常把马克思的这一观点称为“劳动过程三要素”说。薛志贤同志在《陕西师大学报》一九八○年第四期上发表了《论生产劳动的要素及其产品》一文(以下简称“薛文”),对劳动过程的三要素说提出了疑义。薛志贤同志认为:“生产劳动的要素不只有三个。固然,劳  相似文献   

8.
三年前,湖南一些同志重新发起了李自成归宿问题的讨论,他们的“禅隐夹山说”先后受到不少学者的反对,为此,“禅隐说”者近来又发表了一些新作。穆长青同志的《试揭李自成隐终夹山之迷》(载《陕西师大学报》1984年2、3期。以下简称穆文)堪称其中的代表作。我是不接受“禅隐说”的,并认为争论中暴露出方法论与学风上的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9.
我曾在《关于〈长恨歌〉的新探索》(载《文学评论丛刊》第五辑,以下简称《新探索》)一文中探讨了李杨爱情传说产生的历史原因,指出《长恨歌》的主题在于通过描写李杨爱情故事,寄托对他们的怀念与同情。李慧同志在《关于〈长恨歌〉的主题》(载《陕西师大学报》1982年第3期)中对我的观点提出了批评,认为《长恨歌》的主题只能是讽喻,对李杨不可能有怀念与同情。仔细拜读李文之后,我感到我们之间在如何确定一篇作品的主题等问题上存在着重大分歧,需要澄清,因写此文,与李慧同志进一步交换意见。  相似文献   

10.
我校举行纪念《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出版100期座谈会《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已经走过了36个春秋,本期是出版第100期。为了总结经验,发扬成绩,把学报办成有国际影响的全国一流师范大学学报,1月25日,我校隆重举行了“纪念《陕西师...  相似文献   

11.
面向21世纪办好有国际影响的全国一流师范大学学报──纪念《陕西师大学报》出版100期张积玉自1960年4月创刊至今,《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已经走过了36个春秋,正式出版100期。回顾学报走过的道路,面对今天事业的发展兴旺,我们已有的每一点...  相似文献   

12.
百尺竿头 更进一步──《陕西师大学报》出刊百期感怀石鸣作为陕西师范大学教学与科研的历史纪录,作为三秦大地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轨迹之一,作为汉唐京之地近几年前进步伐的一方面理论反映,《陕西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已经出刊百期。这是十分值得庆贺的。百期...  相似文献   

13.
《陕西师大学报》1987年第2期发表拙文《布哈林并没有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认为金雁同志在该刊1985年第4期刊出的《谁最先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一文中所说布哈林于1922年共产国际四大上最先提出“社会主义的民族模式”,应译为“社会主义民族类型”。“类型”与“模式”虽然涵义相近,但还有区别,此处二者不能混用。学报编辑部把拙文送交金雁同志看过,她当即写了一篇《再谈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问题》的长文,与拙文同期发表。她旁征博引,坚持为自己的见解申辨。  相似文献   

14.
一九八一年第一期《陕西师大学报》载陈俊民同志《论哲学史研究中的党性原则问题》一文,读后颇有启发,然稍假思索,亦不乏疑义。现将笔者不解之处,具列于后,并略陈己见,以就教于陈俊民同志。一、根本分歧何在?陈文的第一部分写道: “长期以来,在哲学和哲学史研究中,通行着一个相沿成习的说法,认为要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哲学史,就一定要坚持唯物主义对唯心主义的斗争,即必须坚持所谓的‘党性原则’,否则,那就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和哲学史了。”陈文第四部分,又以《通常所谓的“党性原则”根源于“政治斗争”的需要》为题,专门论证了这个“所谓的  相似文献   

15.
读了高放老师针对拙文《布哈林与社会主义模式理论》(见《苏联历史问题》1985年第3期,并以补白形式摘要刊登于《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第4期)而写的商榷文章,很受教益。例如文中介绍的塞顿—沃森的有关观点等等,均为我所未闻。但在受益之余,对文中一些看法仍觉有进一步商榷之余地。兹作此文,略抒浅见。高放老师说,我把与当作“同一个词”是“不符合实际”的,这是误解。我只是说布哈林文中被人译为“民族模式”与“民族类型”的“模式”与“类型”是“同一个词”(即,由于技术的原因,《苏联历史问题》付排时去掉了原文字母),  相似文献   

16.
《陕西师大学报》1985年笫4期发表金雁同志的读书札记《谁最先提出“社会主义模式”问题?》。她读到苏联1972年出版的B·B亚历山大罗夫著《列宁与共产国际》一书中译本(郑异凡、杨光远、郑桥译,求实出版社1984年5月版),书中引证并批判了布哈林于1922年11月在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上所作《关于共产国际纲领的报告》中的一段话。作者亚历山大罗夫这样写道:布哈林声称“在不同国家将产生不同的‘社会主义模式’。布哈林对这些问题以及其他一些问题的提法和分析同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说毫无共同之处。”苏联学者至今还按苏共中央于1929年和苏联最高法院于1938年对布哈  相似文献   

17.
致读者     
自一九七三年复刊以来,我们《陕西师大学报》(社哲版)已经出版五十三期。这十多年来,如果说她在反映我校教学科研成果、促进学术繁荣、发现培养人才方面尽到了一定责任,做出了一些成绩的话,这首先是与广大作者读者的爱护、支持分不开的。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谨向同志们表示诚挚的谢意。  相似文献   

18.
读了黄永年同志《论李勣》一文(载《陕西师大学报》1981年第一期,以下称黄文),感到其基本论点似难成立,主要论据也不尽如实,很有商榷的必要。一、关于李勣的军事才能和战绩黄文认为:“李勣有军事才能当然是肯定的,但如何卓越、无人企及恐怕还很难说。”论据是在各次战役中李勣很少担任主帅,“实不如李靖来得显赫”。唐太宗所说李勣“不能大胜,亦不大败”云云,实际只算个中上的评语,“李勣的战绩确难比美李靖”。  相似文献   

19.
《陕西师大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发表了拙文《关于物质定义之我见》。我自知两年前的那篇文章是不很成熟的,但所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哲学界的关注和讨论还是令人高兴的。本文试图以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为依据,揭示物质概念的内在规定,对于问题的研究和讨论希望能够有所帮助。(一)恩格斯和列宁关于物质概念的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20.
《陕西师大学报》一九八一年第一期《关于物质定义之我见》(以下简称《我见》一文,对列宁《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以下简称《唯批》)中的几处物质定义提出了质疑。我们认为《我见》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我见》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结为如下三点:其一,列宁在第一处物质定义中,既说物质是一个哲学范畴,又说物质可以为人们的感觉所感知,这是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其二,列宁在第二处物质定义中说“物质是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而引起感觉的东西;物质是我们感觉到的客观实在”,这不仅没有与旧唯物主义划清界线,而且也为唯心主义大开了方便之门。其三,在讲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概念时,不能把认识论问题扯进去,否则怎么也不能成为科学的概念。下面我们就上述观点逐一试加分析。一我们认为,《我见》之所以会得出第一个观点,是由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法造成的。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在形而上学者看来,事物及其在思想上的反映,即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