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玩中学     
孩子爱玩,怎么利用孩子玩的机会进行智力训练? 在我们幼儿园里,有些孩子下棋入了迷,一玩就很长时间,我们想,孩子们愿意下棋,何不利用棋子作一些对孩子智力发展有益的训练呢?于是就在准备下棋时,随意拿出几个棋子,如:工兵、炸弹、军长、师长、团长、旅长、排长……排列在一起,让孩子们看半分钟,然后捂住棋子。让他们说刚才看的都有哪几个棋子。谁记得多,谁可以下棋,记得少的只能当观众。这样,孩子就努力去记。  相似文献   

2.
淘气,是他生活的全部有人说,男孩子贪玩不是坏事,不爱玩的孩子就是生病了。我的儿子小亮没生过病,所以他的生活内容就是玩。小亮5岁那年,我家外边正修路,他总是跑出去玩沙子。有一天,他用废弃的沥青块做了个“钢盔“戴在头上,美得四处炫耀。不久“,钢盔”晒化了,跟他的头发粘在了一起,怎么也弄不下来,没办法,只好给他剃了个光头儿。别人家孩子的童年都充满了故事,可我儿子的童年却有太多的“事故”:他从头到脚,处处有伤痕。旧的未愈,新的又添。对他的玩,我从来没限制过,有时还陪他玩。我认为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家长只要正确引导,让他在玩中学…  相似文献   

3.
我的孩子今年上小学二年级,各方面的表现还不错。回顾一年多孩子的成长过程,处理好“玩”和“学”的关系,确定好“看”的内容,对孩子的顺利成长起了一些促进作用。玩我的孩子从小爱玩、好动,上学以后,要保证学习时间,玩的时间必然就少了。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他想玩,你就是硬按着他去学习也按不住。考虑到这一点,孩子一上学,我们就给孩子走了一个规矩:上课必须注意听讲,回家以后,给家长当3分钟的小老师,把当天课堂上学的内容讲给家长听,讲完后,再学习15分钟。因为要把课堂上学的内容复述给家长,孩子就必须认真听讲,复…  相似文献   

4.
要关心孩子玩的内容。在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中,一位电脑专家说,他的孩子爱玩电脑游戏,但不影响学习。因为他对孩子所玩的软件都检查过,适合的才让他玩。孩子玩些什么,是一个应该关心的问题。要关心孩子在玩中的表现。孩子在玩中会全面地表现自己。当孩子和其他孩子一起玩时.家长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孩子的应变能力如何,语言表达能力如何,在群体中所处的位置如何,处理问题的能力怎样,等等。这有利于家长在生活中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要为孩子创造玩的条件。有些家长认为给孩子买了高档玩具就是  相似文献   

5.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过,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但最近的一项调查显示,主动给孩子创造机会与伙伴玩耍的家长只有37.9%,经常一个人玩的孩子达46.7%;14.8%的孩子"没有知心朋友",17.6%的孩子"常常感到孤独"。孩子没有玩伴,会失去很多对社会规则的学习机会,体验不到交际的快乐,难以形成健全的人格。帮助这些孩子走出"伙伴危机"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6.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他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南京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对于他们而言,最佳的玩伴无疑是同龄人。调查发现:一般情况下,43.7%的学生放学后经常和同学或邻居家的小朋友玩;节假日里,37.9%的家长会让自己的孩子和小伙伴玩。但是,也有46.7%的孩子经常是一个人玩,他们缺乏玩伴。这往往是由于家长一厢情愿地出于卫生、安全等因素的考虑,担心…  相似文献   

7.
三、孩子爱玩危险的游戏小T是个6岁的男孩,因他家附近没有操场,也没有其他玩的场所,所以他就和邻居家的孩子一起到路上扔球玩。那条路上车辆不多,但有时也有出租车通过。父母担心路上危险,所以不让他到那儿玩。妈妈经常喝斥小T:“不要在路上玩!”挨批后,小T老老实实地回家了。但当妈妈不在或看不到他时,小T又在路上玩。危险的玩耍,如在公路、铁路线上玩耍或玩刀、玩火等,一定要严加管教。当孩子屡教不改时,家长有必要打打孩子的屁股或手心。一旦事故发生后,大人往往会后悔自己没有批评得更严厉一些。  相似文献   

8.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发现不少托班孩子经常咬人,而且很多时候是毫无理由地咬人。我们在向家长了解情况时,发现爱咬人的幼儿在家里经常被“咬”:那就是大人和孩子逗着玩时会假装咬孩子的手、脸或是胳膊。有的家长说:“我们有时觉得孩子长得胖嘟嘟的很好玩,就假装咬他一  相似文献   

9.
要想让孩子丧失学习兴趣,大人可以这样做: 孩子一放学进家,就对他(她)说.快,快做作业去。孩子刚进屋准备,你就指责:“还不快做!磨蹭什么? 孩子边思考问题,边在手上玩笔.你看见了.就又气冲冲地说:“又玩上了,这孩子真没办法,总老玩不够!”  相似文献   

10.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有哲人说:“小孩子不玩是长不大的,只有让他去玩,才能健康地成长。”但是,据南京市的一项调查发现:将近一半的孩子没有伙伴一起玩,伙伴危机正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几乎所有被调查的孩子都说,同伴的参与会使他们的玩耍更加精彩,会使他们玩得更加快乐。对于他们  相似文献   

11.
刘明的父母一直挺支持我班的工作。今天早晨孩子们正在各个区角玩着,我也正忙着为他们提供材料,刘明的爸爸领着刘明气冲冲地找到我说:“老师,刘明说不拿拼图老师就批评他,他要把家里的小电脑搬来,我不让搬,他就哭。”我一听是刘明把老师说的话错误地传达给家长了,就心平气和地向他说明:最近我们发现孩子进入大班下学期后,不爱玩角色区,就想把角色区换成益智区,在和孩子们商量投放什么材料时,孩子们提到喜欢玩智力拼图,有几个小朋友自告奋勇地要把自己的拼图带来和大家一起玩,我表扬了这几个孩子。刘明的爸爸余气未消地说:“…  相似文献   

12.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面对市面上琳琅满目的各种玩具,让孩子玩什么和怎么玩,是很多家长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们为大家介绍一种玩乐项目,供家长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3.
前段时间,我们有许多家长在一起讨论了一个类似的问题:我的孩子不爱学习,做作业特别马虎,不是少题就是丢字落字,这是怎么回事?应该怎么办呢?有的家长问:孩子平时对什么感兴趣?爱干些什么呢?一个家长说,我的孩子爱看童话,一看看几个钟头,吃饭都不情愿,童话中无论什么细节孩子都清楚,甚至能背下来;另一个家长说孩子爱做飞机模型,各种各样型号的飞机都清楚,俨然是个飞机情报专家。还有一些家长说:孩子喜欢玩玩具,总是将玩具拆下来又装上去,不厌其烦的没完没了,真是没办法。听了这些回答,我就对他们说:这些孩子没有问题。他对感兴趣的东西就能专…  相似文献   

14.
洋洋指着玩具柜对妈妈说“:妈妈,我想玩……”“噢,我知道,洋洋是想玩电动汽车。”妈妈一边说一边毫不犹豫地从一堆玩具中取出电动汽车塞给了洋洋。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长喜欢代替孩子说话,因为他们觉得自己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熟悉孩子的一切。其实,你对孩子的需求可能是一种想当然,或者仅仅是一知半解。因为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个性、思想。你不可能知道孩子所想表达的一切。另外,想当然地代替孩子说话剥夺了孩子说话的机会,经常没有机会说话的孩子会变得不愿表达,因为他逐渐习惯了成人替他说话,替他作决定。这不利…  相似文献   

15.
阿辉 《小学生》2005,(1):10-11
我是家里的独生子,很想交一些朋友,趁(chen)着元旦这个节日,我请了几个同学来家里玩。“叮咚,叮咚!”是阿亮他们来了。我边吃着小吃边问他们:“玩什么呢?”“我们玩下棋(pi)!阿亮建(jian)议道。大家都同意了。下棋的时候,我在旁边看着他们下,看得我着急,我就一会说这个该走这步,一会说那个走了一  相似文献   

16.
吴军 《成才之路》2012,(15):98-I0018
培养孩子的责任心,也就是要求孩子勇于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论孩子有什么样的过失,只要他具备承担责任的能力,就要勇敢面对,不能让他逃避和推卸,更不能由大人越俎代庖。 有一次和家长聊天,一位家长说:“孩子不喜欢收拾东西,给他买的那套玩具他很喜欢,可是玩后又丢得到处都是。”我就问这位家长:“那你接下来是怎么处理的呢?”她说:“我只能帮孩子收拾好呀!”很多家长都是这样,在遇到孩子不负责任的行为时,基本上都是先讲道理,不听就批评,再行不通就责骂,接着就自己无奈地收拾。  相似文献   

17.
《家庭教育》2011,(11):12-13
很多家长都发现自己的孩子身上有马虎的毛病,如:考试时列完算式,忘记把答案写上去了;上学去,带了10支铅笔,回到家就只剩下了4支……为什么孩子会这么马虎?为什么父母用心地纠正了很多次都不奏效?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不马虎?为此,我们来到建德市明珠小学,和该校的老师、家长共同探讨孩子“马虎”的话题,很多家长献计献策,讲述了他们应对的良方。现摘取其中的一部分,和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18.
从出生到三岁,是一个人心理发展极为重要的时期,父母一定要重视这一时期对孩子的教育。从我们幼儿园的情况看,那些懂礼貌,守纪律,对同伴友爱,学习兴趣高,智力发展好的小朋友,家长都重视三岁前孩子的教育。如有位家长说:“我们从小不娇惯孩子,孩子做错了事,与他讲道理,让他自己想通,认错,这样才会知错改错。”又如有位家长是这样做的:从小给孩子准备足够的玩具,让他学会玩,大人有空时陪他玩,玩时有始有终,使孩子慢慢地养成做事认真的  相似文献   

19.
说日记     
从幼儿成为小学生,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个重要转变: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如何帮助孩子度过这个“转折期”,是学校和家长都非常关心的问题。作为家长,我想出了一个帮助孩子“说日记”的办法,使家长在了解孩子学习的同时.让孩子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为了帮助孩子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刚开始的几天,他一放学,我们就问他:老师是怎么上课的?今天学了些什么呀渐懂了吗?等等。天天的询问把孩子问烦了,不再愿意回答了。不了解孩子就无法教育他。于是,有一天晚上,当孩子写完作业想玩一会的时候,我说:“咱们…  相似文献   

20.
对孩子的玩,家长究竟应持何态度?我认为主要在于引导。首先,看孩子玩的性质。总体上说,孩子一出世,除了吃和睡,其他就是玩。玩是孩子的天性,也是进行早期教育的重要手段。曾有人研究统计,一个孩子从出生到6岁,大约要玩一万五千个小时,平均每天六七个小时。所以,家长完全没有必要为孩子的玩担心,而是要对孩子的玩进行教育和引导。玩有两种:一种是象征性活动的玩。象征性活动的玩,具有模仿性,如“娃娃家”、“开汽车”等。非象征性活动的玩,不具有模仿性质,如孩子们一起赛跑、打雪仗或到野外活动等。对孩子的游戏,家长应舍得放手,让孩子“玩个痛快”。因为这类玩大多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孩子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