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走出小说教学套路化的一个重要途径是研究文本体式,解读每篇小说的独特性,即作家的个性化创作风格。“寻根文学”派作家阿城擅长笔记体小说创作,主张发掘“世俗文化”和“古典诗”两大资源,将古典诗歌建构意象的手法运用到笔记体小说创作中。以《溜索》为例,引导学生探究阿城运用渲染、白描、对比等手法建构意象,凸显人物精神风骨,有助于学生理解其营造笔记体小说“诗的意境”的个性化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野性的呼唤》是杰克·伦敦的代表作,小说以十九世纪美国的淘金湖为背景,讲述了一只名叫巴克的狗离开人类文明世界,历经艰险磨炼而最终野性复苏,回归狼群的故事.本文运用经典叙事学理论,从叙述视角、形象塑造和叙事语言的陌生化对小说进行解读,试图揭示出这部小说在叙事方面的独到之处以及其对小说主题表达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藉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空白”范畴来观照连姆·欧弗莱赫狄的著名短篇小说《春播》。从故事情节的“空白”、人物语言的“空白”和人物心理描写的“空白”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小说所具有的含蓄隽永、主旨深远的美学特征以及“空白”在营造小说审美空间和激发读者审美联想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笔记小说”是80年代中期出现的具有古代笔记体神韵的小说,其语言形式的显著特点是既“简约”又有“韵味”,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这得益于它的语言策略:自觉的向文言传统学习,寻回汉语的活力和灵性,有力地反拨了此前文坛上语言的单调、枯燥和模式化的倾向。具体表现在吸收文言及其叙事传统中有益的东西两方面。  相似文献   

5.
对於可训的作品集《乡野传奇集》进行解读,发现其形式与内容两方面的独特价值。《乡野传奇集》章节划分中“起承转合”的场次安排,及小说集中近似“传奇”的写法,存在局限性的同时也为当代小说创作提供了新的可能。从具体内容“乡野”“传奇”中,可见水乡平和下的苦难以及生发出的野性,乡村教师与小人物们的无力与伟大。文章独特的写法,为小说创作古典与现代的结合提供了新的路径;鄂东南的描写与表现,则是作者为故乡谱写的一首赞歌。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俄国形式主义的“陌生化”理论对蔹拉·凯瑟的《一个迷途的女人》进行解读。在该小说中,薇拉·凯瑟对小说的叙述视角和语言等均进行了“陌生化”处理,从而增加了作品的审美难度和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法国新小说大师、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克劳德·西蒙的成名作《弗兰德公路》为研究对象,从小说的主题、“诗画结合”的形式技巧及叙事风格等几个方面进行文本细读,对这个号称“天书”的实验文本进行了个人解读。  相似文献   

8.
《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自发表之日起,就引起了社会各界,尤其是文学界的关注。评论界对它的解读一直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小说刚发表时,特定时代的文艺政策和文学大环境的限制使得大多数批评家都把它解读为对官僚主义的批评。到了新时期,对小说的评析终于有了新的思路和突破。最具代表性的是从心理角度、成长角度来解读它。面对多年来对《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的多重阐释,笔者试图从三个方面对小说进行再解读:“新来”和“青年人”所包含的意义,作者的时间点设置,以及小说中重复出现的意象——春。多次的解读再一次证明了小说细节描写的功力和对多重阐释空间的预留,也让这篇小说不断沉淀新的内容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该文对詹安泰先生《论声韵》一文如何从声、韵及平仄等深入论述古典诗词的声韵美,学词者如何从音(包括方音)的叶律和叶韵进行把握,以及“严协”和“宽协”等,作深入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叶相国 《文教资料》2007,(11):162-164
古典诗歌鉴赏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生开展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有效载体。古典诗歌美的形象构成,大致包含“言”、“象”、“事”、“意”、“旨”五个重要层次。高中阶段的审美鉴赏教学应大胆走进“深水”,精选部分佳作进行深度切入和示范性解读,把学生带入古典诗歌美学的纵深地带去获取美感和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11.
英国新浪漫主义作家罗伯特·史蒂文森的代表作《金银岛》是全世界流传最广的海盗探险小说之一,整部小说充分流露着主人公对海盗、寻宝、海上探险的热爱与神往。该文以《金银岛》为例,从对大海的向往、对冒险精神的追求和对财富的渴望三个方面来解读西方人长久以来怀有深刻的“海盗情结”的原因所在,以及这种情结所产生的各种影响。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以来,中国小说园地出现了有着传统笔记体小说神韵的作品,这就是“新笔记小说”。新笔记小说是古代笔记小说潜移默化影响的产物,也是新时期特定人文环境中激发、催生出来的一种小说体式和文学现象,它极大程度地承续了古代笔记小说的文学精神和艺术旨趣,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鲜明的传统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赵前宁 《文教资料》2008,(28):171-174
笔者有意绕开所谓流派思潮的拘囿,无意对苏童的流派归属再做无意义的辨析,只拟从四个方面解读和阐释苏童小说独特的审美价值,即苏童小说聚焦的颓靡与残酷的叙事主题,彰显的古典与唯美的叙事风格,回荡的哀婉与感伤的情绪特征,经营的倒错与精巧的叙事时间.这一切完美地统一于苏童一个人身上.可以说,凭借这四个方面的独特书写,苏童小说在一定程度上为当代中国文坛标示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14.
壮族作家李约热是近年来活跃在中国文坛上的广西本土作家,他的小说作品具有一种野气横生的审美特质。李约热小说的语言特色可归结为混沌中的野性、悖谬中的野性、荒芜中的野性、感官世界里的野性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王静 《青海教育》2023,(11):40-41
新诗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新诗专业理论知识水平,在教学过程中体现新诗的时代性特征,用现代性审美而非古典审美标准来解读新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注重诗歌本位教学、注重新诗朗诵教学、适时使用情境教学、提倡个性化解读等方面探讨了基于诗歌本位的多元化新诗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何小平  曾艳 《文教资料》2007,(19):73-77
汤显祖的《牡丹亭》系明代传奇,其戏剧情节中的喜剧穿插和喜剧结尾形式,根据西方的戏剧理论解读,极易被人误读为喜剧或者正剧。本文立足于中国古典悲剧理论与西方悲剧的差异,依据中国古典悲剧的“苦乐相乘”、“悲喜交错”的民族特色的审美风格,对该剧的情节结构中喜剧穿插、喜剧结尾的悲剧内核、悲剧意蕴、悲剧效果史、悲美的语言色彩和作者的悲剧创作理念进行分析解读,以对《牡丹亭》的悲剧审美形态重新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17.
“直观、印象、顿悟”是解读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方式。这是由诗的共性以及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性所决定的。“诗之所以为诗,是因为诗歌借助语言抒发的是诗人真挚浓烈的情感,传达的是诗人对于自然、人生的深切体验和对人生真谛、美的真谛的诗意发现”(王耀辉《文学文本解读》),可见,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解读重要的是“悟”和心灵上获得启迪。而“悟”的获得则依赖于审美主体的艺术感受能力、成熟的审美心理,即需要一定的内在文化心理结构,奇特、丰富的生活积累,思想的执著追求和感情的奇异体验。否则,审美主体无法与诗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18.
运用西方文论中的结构主义批评理论对西奥多.德莱塞的《嘉莉妹妹》进行解读,即运用兹韦坦.托多罗夫的结构主义语法范畴理论解读小说中人物的“追寻”主题;运用二元对立法解读作品中存在的二元对立及其深邃涵义;从视点和视角的角度解读小说的艺术手法。通过从结构主义批评理论的以上三个方面,对《嘉莉妹妹》进行解读,强调对这本小说的复义性与多层次性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9.
时代呼唤对文本的多样解读,池莉小说历来被认为是“新写实”小说的代表,但当我们试图从叙述学角度对其重新进行阐释,就会发现其小说含有相当数量的评论话语,这将为我们重新解读池莉及其叙事作品提供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希望与绝望——约瑟夫·赫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是“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哲学、美学解读。文章分两大部分,一部份着力分析小说营造的三种生存环境和人物形象背后的存在主义意蕴,探究存在主义哲学、美学对“黑色幽默”小说的影响。二部份从小说的结构、语言、修辞及小说的整体风格分析探讨“黑色幽默”小说的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