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2年10月,《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简称《中化参》)将迎来创刊50周年华诞.在过往的50个春秋中,《中化参》一直坚持科学性、知识性、前导性和实用性原则,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服务、为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服务,深受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及化学教研人员的喜爱和支持,有种说法就是"哪里有中学,哪里就有《中化参》".  相似文献   

2.
2022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创刊50周年。50年来,《中化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内部资料到国家学术期刊……不断发展壮大;50年来,《中化参》作者、编者、读者联动,牢记初心,担当使命,锐意进取,共同谱写化学教育发展之历程,创造化学教育发展之辉煌;50年来,《中化参》汇聚教研成果,传播教育智慧,繁荣教育文化,推进教育发展,服务教师提升,为中学化学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业界广泛赞誉和认同,“哪里有中学,哪里就有《中化参》”。  相似文献   

3.
2022年,《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创刊50周年。50年来,《中化参》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区域内部资料到国家学术期刊……不断发展壮大;50年来,《中化参》作者、编者、读者联动,牢记初心,担当使命,锐意进取,共同谱写化学教育发展之历程,创造化学教育发展之辉煌;50年来,《中化参》汇聚教研成果,传播教育智慧,繁荣教育文化,推进教育发展,服务教师提升,为中学化学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得到业界广泛赞誉和认同,“哪里有中学,哪里就有《中化参》”。  相似文献   

4.
为了帮助广大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更好地学习、使用《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提高其教学和教研工作能力和水平,促进其专业化发展,我们特邀请了3位专家型教师和1位优秀教研员,结合他们自己的教学和教研实践,论述《中化参》在他们专业成长中的作用。4位专家以各自不同的角度,从不同方面讲述了自己如何与《中化参》结下了不解之缘、《中化参》如何促进其发展,等等。我们真切地希望4位专家的经历能够对广大教师认识《中化参》、阅读《中化参》、使用《中化参》有所启迪和裨益。10月份是2012年的期刊征订时期,我们也真诚地欢迎广大读者积极订阅《中化参》、科学使用《中化参》、踊跃赐稿《中化参》!  相似文献   

5.
1979年秋季我进入扬州师范学院(现扬州大学)化学系读化学教育专业,之后不久在学校图书馆认识了《中化参》(以下简称《中化参》)杂志,从此我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她伴我成长,使我熟悉和胜任了化学教育教学工作。而与她更亲密的接触则起始于2001年,那年我从工作了18年的师范学校调入普通中学,同时又恰逢新一轮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一、初遇,完成角色蜕变第一次看到《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是2010年,在高中化学老师的办公室。那个时候的自己并没有想到,她将成为我以后学习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有属于自己的第一本《中化参》是2012年,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入校半年的免费师范生,自己迫切地想完成从一名学生到预备教师的角色转变,但却又不知从何做起,就在茫然无措的时候,突然想起了老师桌头的那本《中化参》。那时候没有智能手机,也不会网购,在东北的冬天里磕磕绊绊走了近半个小时才找到中国邮政,订阅了一年的《中化参》。  相似文献   

7.
<正>很久之前就看见《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在征集读者与《中化参》的故事,我犹豫了很久,迟迟没有动笔。我不知如何用略显苍白的文字来描述自己和《中化参》之间的故事,我和《中化参》之间的感情,有初识时的热烈辛辣,有相伴时的醇香绵长,像一杯久酿的酒,如何将之一点一滴地诉诸笔尖文字?我们的故事很长,听我慢慢跟你讲。  相似文献   

8.
以与《中化参》杂志的初识、重逢、久处为时间轴,记录了自己从学生到教师、从教学新手到教学新秀再到教学骨干诸多角色转变过程中《中化参》所起到的赋能作用,也凸显了《中化参》对有志于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青年教师所具有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哪里有中学,哪里就有《中化参》”。长期以来,《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坚持为中学化学教育教学服务、为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其刊登的教研成果具有科学性、知识性、前导性和实用性,深受广大中学化学教师及化学教研人员的认可和欢迎。作为高校化学教学论的学生,  相似文献   

10.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创刊于1972年10月,至今已有40年历史。《中化参》经历"文化大革命"的折腾,逆流而上,迎来了教育改革开放后的春天,从"三十而立"到了"四十而不惑"时期。想当初,《中化参》创刊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全面否定建国后17年的教育工作,"教育要革命""教材要彻底改革",原有教材受到批判,废除通用教材,有些地区甚至取消了物理、化学课,改设"工业基础知识"课,强  相似文献   

11.
<正>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50年过去了,迎来《中化参》创刊50周年,这是激动人心的事,不由得思绪万千,忆往昔岁月如歌,看未来前程似锦。50年前,我正是一个年轻小伙儿,也是一名没有受过专业培训的民办教师,当时中学的课程基本都带。虽然教育教学热情很高,但却没有经验,尤其在教学上,一没有相关可参考的书籍,二没有相关指导文件,有的只是课本,于是我就跟其他同仁一样,照本宣科。当年年底,学校来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期刊,这真是久旱盼到的及时雨,  相似文献   

12.
2020年11月1日《中化参》举办在线公益活动,舒常青老师作了《以<中化参>为学习平台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的讲座,以此为契机结合个人在实践中的认知和思考,阐述教师加强阅读、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建议教师通过精读、研究《中化参》内容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13.
<正>不知不觉工作近二十年了,但我觉得自己并没有陷入职业倦怠,而是愈发热衷于研究课堂教学与撰写教研论文,这一切都要从我与《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政参》)的美丽邂逅开始说起。[注:若无特别说明,文中提到的2011年后的论文均发表在《中政参》(中旬)上]相识——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2001年,我在参加工作的同时订阅了《中政参》,开始了我与《中政参》的亲密接触。每每翻开《中政参》,流连于震撼心灵的《卷首语藏》、聚焦热点的《前  相似文献   

14.
在喜迎《中化参》创刊50周年华诞之际,提出了《中化参》是化学教师“诗和远方”的观点。讲述了《中化参》点燃一名普通教师教研梦的故事、助力其成长成名的心路及受《中化参》启迪创建工作室特色活动的历程。  相似文献   

15.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自1972年10月创刊至今已有35个春秋。35年来,《中化参》始终坚持为中学化学教育服务、为中学化学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服务的办刊宗旨,融科学性、知识性、前导性、实用性于一体。35年来,在广大读者作者朋友的关心支持下,《中化参》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我国的化学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中学化学教  相似文献   

16.
<正>2022年11月26日,面对疫情严峻复杂,防控要求提高,在克服各种困难的情况下,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陕西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主办,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编辑部承办的“核心素养教育时代中学化学教育教学研究——庆祝《中化参》创刊50周年公益学术活动”开幕式成功举行。千人相聚云端,共庆《中学化学教学参考》(简称《中化参》)创刊50周年华诞,共话核心素养化学教育教学发展的美好未来。整个开幕式既简约又庄重,承载了编辑部对50年来为《中化参》发展做出贡献的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17.
<正>一、初相识——教学启蒙的“孵化室”我与《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的缘分源于大四实习期间,那时我跟岗实习的师父王老师桌上放着一份期刊,他经常翻阅甚至下班时也顺手带回家,说是晚上睡前翻看。王老师告诉我:经常研读这份期刊,可以找到更好的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新思路……后来我知道,这份让王老师爱不释手的期刊就是《中化参》。  相似文献   

18.
我是《中学历史教学参考》的忠实读者 ,从 1 987年至今从未间断 ,中学时代她是我的良师益友 ,从教后成为我的得力助手。每册到手必先读之而后快 ,尤其是《中史参》2 0 0 0年第 6、7、8三期连续刊登的“商榷与正误” ,道出了广大中学历史教师的心声。我为《中史参》叫板权威机构的勇气而振奋 ,为《中史参》坚持科学与理性的精神而欢呼 ,同时令我欣慰的是 ,“商榷与正误”为我洗刷了多年来的“耻辱”。这事还得从 1 993年谈起。 1 993年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我 ,首先接触的是所谓“高中历史新教材”( 1 992年 1 1月第 1版 ) ,刚走上讲台的老师势必…  相似文献   

19.
中史参》的“商榷与正误”专辑,在中学历史教育界内外所产生的巨大反响,我是始料不及的;而权威人士对《中史参》和广大一线教师的纠错行为所持的态度,我更是始料不及的。在读了《中史参》第10期的“卷首语”和黄安年教授的争鸣文章,知道内幕以后,我彻夜难眠,只是忧虑:怎么会这样?“舌战”本属正常,但“战”之倾向明显有违正常的争鸣氛围。《中史参》堪称历史教育改革的“《革命军》、《新青年》”,此次作了一件功德无量的善事。《中史参》和教师纠错可以做到“三个有利于”:有利于教材更符合史实和时代特征;有利于中学的素质教育、创新教育;…  相似文献   

20.
<正>到2022年8月,正好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五年,到2022年10月,正好是《中学化学教学参考》(以下简称《中化参》)创刊的第五十年。五年与五十年,于彼此而言是成长路上的重要节点,于我们而言相伴的征途还有很远。一、读研时的相遇2014年的秋天,我开始了硕士研究生生涯。从本科的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到研究生的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全新的领域让我茫然失措。如何快速地转变角色,进入专业学习和研究,这是我当时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